石楠的历史
舞狮历史悠久,汉代《礼乐史》中记载的“象人”就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关于舞狮的生动描写。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舞狮运动在全球华人的传播下走向世界,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表演和比赛。舞狮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体育艺术。关于舞狮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根据最早的传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运动也逐渐在中国兴起。因此,舞狮是中国与西亚、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产物。
根据更多的传说,舞狮最初起源于中国。因为狮子力量强大,被誉为百兽之王,中国一般不会受到狮子的伤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怀有友好的感情,将其视为力量和好运的象征,希望借助狮子的强大形象来驱走邪灵。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业为主,随着节气和农耕生活的变化,各种迎神的节日或仪式应运而生。在这些节日里,为了祈求平安祥和的生活,人们用神灵或吉祥的野兽来驱鬼娱神,这种形式逐渐具有了娱人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门道、屋檐、石栅栏、印章、年画中狮子的静止形象。他们想让狮子活起来,于是创造出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然后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汉代起源论。关于舞狮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的《乐记》,其中提到了“象人”。按照三国时期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是一个玩鱼、虾、狮的艺人。可见三国时有舞狮。相传汉高祖张年间,西域越国曾向汉朝献上一只金狮。使者威胁说,如果有人能驯服狮子,就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就断绝外交关系。月亮的使者离开后,张寒皇帝选择了三个人来训练狮子,但没有一个人成功。后来金狮猛烈攻击,被宫人杀死。宫人为了躲避张皇帝的惩罚,剥下了狮子皮,两兄弟扮成金狮,一人戏弄,引起舞蹈。这不仅骗过了月氏使者,连张皇帝也信以为真。这件事之后,就出了汉宫。人们认为舞狮是国家荣耀和好运的象征,所以他们模仿狮子表演舞狮。从那以后,舞狮一直很受欢迎。
南北朝起源论。南北朝时,舞狮在民间也很流行。相传北魏时期,屡遭匈奴侵扰。有一次,匈奴专门刻了一个狮头,用金丝麻缝成狮身,并派好舞女到北魏进贡,意图在舞狮时刺杀魏帝。好在忠臣识破,匈奴使者放弃了。但北魏皇帝爱上了舞狮,下令模仿,舞狮流传到后世。也有人说舞狮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是南北朝元嘉二十三年(446),交州(今两广)刺史谭奉命攻克,林逸王范阳指挥士兵,骑在一只又高又大的大象背上,手持长矛,令宋兵无可奈何。宋先锋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害怕狮子,大象也不例外,所以他命令士兵制作许多假狮子。每只假狮子由两个士兵装扮,一个跳狮头,一个跳狮尾,躲在草丛里。双方交战时,宋军放出许多假狮子,张牙舞爪,直奔大象而去。大象害怕地转过身来,临沂全军覆没。此后,舞狮在军队中流传,后来又流传到民间。五代以后,从中原传到岭南。
唐代起源说。传说唐明帝梦见一只彩色的宽嘴大鼻子的独角兽正对着他。这个怪物是无害的,在台阶前滚着球,姿势很可怕。唐明帝一觉醒来,想再看一次这种现象,就让大臣们按照他梦里祥瑞兽的样子制作,同时让乐部编了一个锣鼓喧天的舞蹈。从此,舞狮流入民间。到了唐代,舞狮已发展成为数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也作为乐言舞在宫廷中表演,被称为“太平乐”、“五方舞狮”。当时舞狮也传到了日本。一幅日本画中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日本音乐和舞蹈场景,这与唐代的类似,但规模要小得多。
唐朝以后,舞狮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东京梦中国》记载,一些佛教寺庙在节日期间举行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事讲经。在《陶安之梦》中,阿明王朝的人张岱介绍了浙江元宵节的盛况,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舞狮表演,锣鼓声响彻大街小巷。南粤大地,以其北隔五岳,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文化。
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岭南地区的舞狮运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南狮脱胎于北方的黄狮(北狮),与北狮相似。南狮头上有角,雄浑粗犷,精神细腻,鼓乐激越,令人警醒。所以南狮也叫醒狮。
传说在古代,广东南海出现过奇形怪状的野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如铜铃,面青牙利,头上有一只独角兽。这种奇怪的野兽在除夕夜出现,来去如风,破坏庄稼,包括水稻,蔬菜等等。村民和村民们都觉得无聊。因为他每年过年都会出现,所以人们都叫他“年兽”,村里人商量着消灭它。
一位智者提出了一个计划,把竹签和纸绑成一个奇怪的野兽的形状,然后给它染色。他用各种形状的布把野兽的尸体编织起来,然后召集了十几个武士,拿着锅等响器,其中一个人拿着双菜刀站在圆形铁砧旁准备挨打。大家按照计划,他们埋伏在“年兽”必经的地方。
当“年兽”出现时,所有的武士都冲了出来,用“铿锵”“咚咚”的声音敲击乐器,如雷。年兽一听,吓坏了,逃跑了,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为了庆祝赶走奇怪动物的成功,也为了纪念纸扎动物头的贡献,村民们方便在春节期间拿出来跳舞。有人建议命名为舞狮: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是勇敢的代表,是好运的象征。后来,除了在新年期间舞狮,村民们还在庆祝活动中表演舞狮,以增加热闹的气氛。
有关史料记载,广东南海是石楠最早、最真实的出生地。明初南海就有专门制作舞狮、锣、鼓、钹的能工巧匠。舞狮必然会在附近的集市、村落、节日或重大节日上演,成为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四乡及邻县大多购买佛山的狮子和锣鼓,使得南海的舞狮技艺得以传播和普及。
经过多年的发展,南狮在种类上可分为四大流派,包括大头南海狮、鹤山鸭嘴狮、清远英德鸡狮和雷州半岛鹦鹉狮。各地特色不同:广州、佛山的大头狮俗称“佛祖山庄、笑狮”。其造型取唐代石狮之精华,特点是额头高,眉毛细,眼睛大,笑容可掬。鹤山的鸭嘴狮头稍长,俗称“鹤庄、彩绘、鸟形或豹形”。它的特点是眼睛、吊眉、鸭嘴、蛙嘴。清远英德的公鸡狮、雷州的鹦鹉狮等。,有大的,第二个,第三个狮头,他们的外貌通过颜色显示他们的性格。
南狮最显著的特征是神似。南狮如果强调“醒”字,那就要在跳、扑、拴三个方面下功夫。技艺高超的舞狮者舞狮,达到了睡狮清醒,动作清晰,刚柔并济,形神俱备,人狮合一的目的。
南狮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在广东,每当有节日或重大活动时,舞狮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每个自然村每年都会举行舞狮游行,放鞭炮,打武术。* * *祝大家万事如意,新年快乐。广东南狮,脱胎于唐代宫廷舞狮,轻松过滤了宫廷艺术的萎靡,在广东田野的自娱自乐中注入了草根的热情。
明清以来,随着珠三角人到南洋谋生,南狮像照顾家人一样被带着漂洋过海,成为维系当今华人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是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最生动的样本。现在,“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舞狮”。在日本横滨中华街的中文学校里,舞狮是男生的必修课。2007年,“舞狮”被正式列为马来西亚50大民族文物之一,并得到政府的固定资助,成为维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又一纽带。
另一方面,流传海外的舞狮运动也在推动中国舞狮运动的更新。20世纪末,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中国舞狮界通过研究中国的舞狮运动,做出了惊险刺激、更具观赏性的舞狮运动。脱胎于广东南狮的高赌注舞狮回到中国,诞生了现在的“竞技南狮”。如今在各种舞狮比赛的赛场上,在2.5 -3米高的桩上表演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已经成为夺取金牌最有力的法宝。湛江的徐吾、太平镇等舞狮团,甚至发展出高桩单狮“飞火圈”的绝活。湛江群众艺术馆馆长朱卫国总是感慨万千,因为他知道这是舞狮运动发展的一大飞跃。
石楠文化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是中国众多民族体育中的一朵奇葩。舞狮文化内涵丰富。狮子是英雄主义、无畏、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载体。这项运动是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的结合。它通过人体之间的搭配和密切配合,模仿狮子的各种动物形态来表现其身心。是最能体现我国民俗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南狮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它不愧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以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还可以展示我国人民的尚武爱国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当代西方流行体育无法比拟的。
南狮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石楠文化也是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寄托了岭南先民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甚至可以从石楠的演变发展轨迹中看到岭南文明不断进步、冲突、融合的轨迹。石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各种文化特色,形成了岭南文化先进而鲜明的文化品格,成为岭南文化的缩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石楠文化被海外华人带到东南亚、欧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粘合剂”,为促进国家认同、民族和解、跨文化交流互动、人类文明进步、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突出贡献。
南狮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目前,以南狮为代表的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亟待抢救和维护。保护和传承南狮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保护运动,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专门的南狮研究保护机构,逐步实现南狮文化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使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相得益彰,永葆中华文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