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的过年习俗

安徽新年习俗

(1)安徽过春节,俗称春节,节日气氛浓厚。无论你的家人在哪里,你都应该在除夕前回家与亲人团聚。

(2)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皖南人则在吃饭前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很讲究。先上菜,10菜,一定要有鸡有鱼。

(3)吃饭前,长辈要给每个孩子用红纸包好钱,叫“压岁钱”。晚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到天亮,这叫“守岁”。

(4)大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拜天地要放鞭炮。有的地方叫门神。家人一起拜年,互相祝贺,吃枣、栗子、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去给其他长辈拜年。

(5)第一天不扫地,把茶倒在专门准备的盆里,意思是不扫(洒)财。这一天一般没有劳动,所以有“三十夜赶,初一闲”的说法。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而盛大的传统民间节日。这个节日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夏商时期,人们称木星为岁星,木星走一周就叫一岁。每年年初,广泛开展各种庆祝活动,称为过年。到了周代,我们的社会由游牧转变为农耕,人们都希望一年五谷丰登,六畜丰收。收获叫“有一年”。人们庆祝“酉年”作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之后就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两个“年”,也因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正好在农历年前后,所以农历新年改为春节。

春节是寒山人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很长一段时间,腊月二十三,祭灶是春节的前奏。那天之后,人们几乎全力以赴准备过春节。腊月二十三晚饭后,全家人洗了脸、洗了手,在灶台烟囱旁的灶庙上贴了一张灶神的画像,并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水银高照”,提醒注意防火。然后点上三炷香,准备好茶叶、大米、碎稻草,这些都是灶王爷坐骑的饲料。居士放鞭炮,从厨房走到天井,边走边撤菜撤草,口中念叨:“天演善举,下界保平安。”跑江湖做生意的,还有乞丐,腊月二十四送灶。

寒山以北的六横山区的农民,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搬到了这里。他们保持着在北方腊月二十三庆祝农历新年的习惯:家家户户从山上搬来一块石头放在香案上,然后点燃鞭炮,全家人吃一顿丰盛的饭菜,从此,中国新年开始了。

在寒山民间,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的夜晚被称为“三十夜”。“年三十”(除夕),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俗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除夕那天早上,家家户户都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挂上钱(喜庆的剪纸)。在家里的主房准备一个炉子和火盆。居士在香案和灶庙上烧香,用小碗盛菜祭拜灶神。这时,农民家庭会用木箱(托着盘子)将猪头捧到土地庙,烧香放鞭炮跪拜,祈求丰收。从下午四点开始,各家各户放鞭炮,烧完香,全家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吃年夜饭。酒菜充足,大多是十碗菜(完美)。你必须有一碗鱼,但是你不能吃。正月十五以后才能吃。这叫“剩”。希望家里一年比一年多。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要花很长时间边吃边聊,讨论农事安排和生活规划。晚饭后,长辈用卫生纸和吸管给孩子擦嘴,防止孩子说不吉利的话。每个房间的木柱上都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童言无忌,妇言无忌”。晚上八点左右,父亲和爷爷给晚辈压岁钱。之后,孩子们出去玩,燃放烟花爆竹,大人们打牌、四字宝、牌九。晚上12点之前,大人小孩都要回家,关上门,在门栓上贴上“开门发财”和“XX年印”的印章。元旦清晨,居士洗脸,穿上新衣新鞋,点上香烛,然后开门,说“开财门”。户主站在门外,先放一个大鞭炮,再放一个小鞭炮,中间放一个大鞭炮,最后放一个大鞭炮。这是一个完整的“吉凶吉寿”的开门炮。这个时候,农村的农民为了当年的丰收,都会去土地庙烧香放鞭炮。

在新年的早上,全家人都穿新衣服。鞋袜,戴新帽子,姑娘头上要戴鲜艳的花和红绳,晚辈要给长辈磕头。初一晚辈不出村,孝敬长辈;第二年初二,开始拜舅舅;第三天,第四天,我会给我的叔叔,阿姨,阿姨和叔叔拜年。在农村,大年初二不放鞭炮,有“闹大”的意思。此时,城镇的商家在第二天早上开门放鞭炮,数量超过第一天。初三在农村叫“送年”,俗称“过了三天,恢复原套”。农历七月初七称为“男人节”,传说“正月初七如一年”。此时,居士点上香、点上蜡烛,家中不允许有刀、剪、铲、锄、针等铁器。他早上不去池塘洗菜和淘米。还有一天就是过年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