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智慧

二十四节气的设定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中的一个独特创造。它正确地反映了一年中四季交替和寒夏交替的客观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体系是在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交确立的。二十四节气的设定方法是将一个太阳年的长度分成24等份,平均分配在一年中。这种方法称为平气法。

中国的传统历法(称为“农历”或“阴历”)有两大缺点。第一,12月搭配春夏秋冬四季,一次是三个月,但是有闰月的时候就是四个月,太不规律了。第二,春分、秋分、冬季至日、夏季至日等节气在月中是不规律的,一般人都把握不住。

在传统的阴阳历中,太阳运动所设定的节气和月亮运动所设定的月份(称为“农历”或“阴历”)并不固定,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经常会出现季节已经进入春天,月份还在冬天的情况,也就是季节和月份不符。加闰月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矛盾无法消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大胆创新,创立了《齐十二历》。

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创造了一种类似于现在阳历的历法——十二齐历。

“十二年历”:实行阳历,无闰月;月亮不是由它的第一眼决定的,而是由节气决定的。就是把一年分为12气,取消65438+二月,“以立春为孟春(正月)之一日,以惊喜为仲春(二月)之一日,三十一日尽(大月),三十日尽(小月),所有的年都在一起度过,没有任何闰。十二气往往是一大一小,即使有两个小相,但一年一次。”即有“两小相合”的一年是365天,没有“两小相合”的一年是366天,与今天的阳历相同。

12年历法是一种完全基于节气的历法体系。它基于12节气,即立春是孟春的第一天(正月),立春是仲春的第一天(二月),以此类推。大月亮31,小月亮30。一般大月亮和小月亮交替,两个小月亮一年最多连一次。月亮的盈亏虽然与节气无关,但在历法中可以标上“新月”和“希望”。

这是一个纯阳历的历法系统,简单方便各种生产活动。

12年历既能与天文实践相吻合,又便于农时的掌握和安排,是一种极具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历法。但当时没用。

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实施的历法命名为《授时历》,以元世祖忽必烈命名,在原著和史书中称为《授时历》。该方法以365.2425为一岁,与现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其精度与公历(指1582公历)相当,但采用时间比西方早300多年。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命许衡“掌管国子监事务”,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由王迅、郭守敬为副主任,* * *为合著。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专家。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历经四年,制定出计时历法,沿用360多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许衡,精通天文和历法计算。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混沧海而宇宙,故须时日相合”,故须弃用沿用已久、错误百出的晋朝(大明历),创制新历。于是,许衡受命“掌管国子监事务”,全面负责这项工作,以王迅、郭守敬为副手,* * *为研究伙伴。通过他们的积极努力,这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终于在元朝十七年(公元1280年)完成。

传统历法一直沿用到明朝。然而,太阳每年的视运动实际上是不均匀的。6世纪北齐时,发现太阳的运动是不均匀的。“太阳在春分后运行得较晚,在秋分后运行得较快”。因此,从隋代开始,就有人主张用太阳黄道的位置来划分节气,即将黄道周从冬季至日开始划分为24等份。这样,太阳在每个节气中的位置是固定的,而每个节气的时间长度是不相等的。例如,太阳绕着冬季至日快速运动,每次只有14天;在夏季至日周围,太阳移动缓慢,接近16。这种方法叫定气法,直到清朝颁布才被采用。今天我们常用的历法也是采用恒气的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或阴历)和二十四节气是有矛盾的。

早在隋代就有人主张用太阳黄道的位置来划分节气。

北宋沈括为了方便二十四节气的计算,创造了类似阳历的十二气历(但当时并未使用)。在元朝,1281实现了更精确的时间服务日历。

但直到清朝颁布,才采用二十四节气大气测定法。定气的方法和公历并不矛盾。今天我们常用的历法也是采用恒气的方法。

(信息:/view/300854.htm。

/view/62315.htm#4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