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知识
作者:游(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年0: 53: 19发布)
一,农业谚语的起源
农业谚语已经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比如“种稻半年”“浇麦芽,浇菜花”“夏天根白,农民吃一小时”“稻红如莺,只需水供应”等脍炙人口的农业谚语,在明末沈氏农书中就有:“一寸麦不怕水,一寸麦怕水”。“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可以在16世纪初的《方便编图》中找到。“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果”,“六月盖被子,地里无米”等。,均见于天加五行14世纪初;“欲麦则能见三白”“正月三白,天公笑灿烂”,见于8世纪初唐朝的《君主论》一书中。“欲知五谷,观五树”和“暴不如不劳而耕”,见6世纪《齐·姚敏书》。古籍中引用的农业谚语常被冠以“谚云”或“古人云”,说明所引用的农业谚语起源较早,何时有,文献中未必总能找到。至少就我们所知,有些农业谚语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比如浙江农业谚语:“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这在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也看到:“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阵雨不终日,飓风不朝止”,类似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的“风不朝止,阵雨不终日”。因为农业谚语的起源可以不断追溯,我们有理由认为农业谚语的起源与农业的起源是一致的。农业的起源比文字记载要早得多,所以农业谚语的起源一定是在有文字之前。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源于劳动,那么农业谚语确实是区别于歌谣的农业劳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民谣和农谚的区别在于,前者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眼于社会关系;而农业谚语则是描述劳动人民与自然的斗争,即以生产为中心。这种区分是逐渐发展的结果,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为农业谚语还可以包含农业生产之外的“立于天下”的经验,除此之外,农业谚语还可以包含农业生产之外的“立于天下”的经验。况且农谚旋律和谐,押韵和谐,形式动人,充满生活气息,很难完全脱离民谣。在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如《诗经》中的《七月》、《福田》、《大田》、《朝臣》等,既歌颂农耕作业,又抒发农民情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谚语逐渐从歌谣中分化出来。与此同时,属于纯生产经验的农业谚语也在不断增加和丰富,成为指导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谚语在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的结晶,对农业生产必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写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承,农业谚语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比如封建社会,没有温度计、湿度计等同代的仪器,农民就以宿根树的生长状况作为预测农时的依据,因为宿根树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所以农业谚语“欲知五谷,先看五树”就应运而生了。在指导播种期中,有很多反映物候的谚语,如“梨花开白,黄豆种”;“樟树叶桃花红,白豆籽好”;以及“青蛙呱呱,谷子落”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期:比如“白露早,寒露晚,秋分草正好”;“白露是白的,只是种荞麦”等等。有了这些农业谚语,农民就能掌握适时播种。此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抓不住”;“十月种油,不足为妻摩发”等谚语是对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住季节,不要错过农时。
如果把农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业谚语。比如从水稻的播种开始,良种的选择包括“种好稻,爱母”等等;培育壮苗包括“种半年稻”等等;插秧技术有“能不能插,看脚”,“早稻浮在水面上,晚稻插齐腰高”,施肥有“早稻泥送下来,晚稻抱三次”,“中间轻两头重”等等。田间管理包括“夏天摸根,一把泥一把粮”等等。以大米为例,浙江大约有500条农业谚语。农民有这些农业谚语,就像他们现在有技术指导手册一样,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一些老农民中,这种习惯依然存在。1959我们向一位老农了解了当地溧水县播种谷子的经验。他引用农业谚语“一颗红谷子头上的针,怕浅,却不怕深”,与芝麻相比较,说:“芝麻头上有两片叶子,却怕深”,形象地解释了单子叶植物(如谷子)和双子叶植物(。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谷子(当地称黍)的经验时,农民们还引用了农业谚语“稻半收,麦不值得看,黍一把收”,可见黍的特点就是不怕倒伏。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证明了农业谚语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指导作用。
三,农业谚语内容的特点
农业谚语是关于农业生产的。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农业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在农业谚语中找到。况且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甚至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在农业谚语中占据了大量的内容。农业生产是靠人来进行的,所以农业谚语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管理的经验。费杰新收集的解放前中国农业谚语由季节、气象、作物、养殖和谚语五部分组成。虽然并不理想,但我们可以从这种分类中看出农业谚语的几个特点。根据作者对本书中5953条农业谚语的统计。【1】属于季节部门的有2961项,占总数的40.45%;气象部门1556篇,占比26.22%,农作物部门1020篇,占比17.18%;育种部位251,占4.23%;谚语707条,占11.91%。从这个分布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气象和季节性的农业谚语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及时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机器耕作,农业技术变化很大,只有适时播种,不能随意改变。为了正确把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吸取了足够的教训,所以以季节为中心的农业谚语约占40%。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威胁,所以试图把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业谚语也占了1/4。
限于个人条件,费杰新只收集了5953条农业谚语。新中国成立后,以鲁平为主的农业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计划的农业谚语征集,* * *获得65438+万篇。经过合并整理,* * *得到了31400多篇文章,分两卷出版:《中国农业谚语》。第一卷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籽、花卉等。据笔者统计,* * *约为16200;第二册是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壤、肥料、物种、田间管理、水利、气象等,15200余篇。分别对该书上下册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归类,大体与前面提到的费杰新的结果相似。但规律性更明显。也就是说,在所有的农业谚语中,气象类的农业谚语最多,* * *得到了7903条,占全部的25.6438+06%。其次是大米,***4573,占总数的14.56%;第三是小麦,***3596,占总数的11.45%。剩下的分散在各种作物上,条数比稻麦少很多。稻、麦、粟的农业谚语数量比例与《古今图书集成》作者文献的统计结果非常相似。在整合中,水稻的文献量也是第一位的,各种小麦次之,小米次之,三者所占的比例比其他任何作物都多。[2]文字记载的比例与农民口头谚语的比例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真实反映。只有65,438+0,576,5438+0果树和蔬菜供不应求,占总数的5.00%。谷物方面,如玉米、红薯等,直到明末才传入并推广。玉米迅速积累了222块,当然比例不高,只占0.70%;累计甘薯366个,占1.16%。自古农桑并重,棉花与蚕桑相比是后来者,但普及得很快,积累的农谚比蚕桑多,棉花1243,占3.95%;蚕只有355只,占1.13%。关于蚕的农谚应该不会这么少,原因还有待考证。在作物和牲畜两条腿中,牲畜部门的农谚要少得多,只有1,433,占总数的4.56%。这是我国农业地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业地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业地区无法提供更多的土地来饲养牲畜。在家畜的农业谚语中,猪是最常见的,猪在南方是杂食性的,所以不需要牧场来放牧土地。《畜类农家谚》的一个突出点是,识别牲畜的农家谚很多,形象生动,有理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但句子很少。
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农业谚语的内容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和六点:
区域性和普遍性。农业谚语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比如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不同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等等。浙江农业谚语:“麦黄籽麻,麻黄籽麦”,而陕西农业谚语是“麦黄籽醪,醪黄籽麦”,这是因为各地农作物不同。中国北方的农业谚语“七金八银九铜十铁”和“秋天不收割农田,来年下不了决心”反映了北方的冬闲和一年一作制,南方则不然。浙江的农业谚语“种草三年,坏田变良田”“烂冬油菜干冬麦”反映了浙江要么种绿肥,要么种大冬麦。最大的地区差异是播期。华北种植小麦的适宜时间是“早露晚寒露,秋分正当时”,而浙江是“早寒露晚立冬,初霜前后正好”。对于种芝麻和谷子,华北是“满谷芝麻芒”,浙江是“满谷芝麻”。
但是,在很多农业谚语中,虽然不同的地区、条件不同,但都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大豆的“干花湿荚,八亩石”,南北各地都这么说;浙江农业谚语“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业谚语“收麦如救火”是一样的;“一寸麦不怕没水,一尺麦怕没水”,浙江、苏北等地也有同样的农业谚语:“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果”,“有钱难买锅肚”...等等都是通用的农业谚语。这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自身遗传的表现,所需的环境条件和栽培原则往往是相同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肥、中耕,这些都在农业谚语中有所体现。比如华北、陕西的农业谚语“种田不施肥等于得过且过”;苏北农业谚语“不施粪肥,胡搞”,浙江农业谚语“种田不用大叔,只要有足够的肥料就行”;以及北方的农业谚语如“锄头三分水”,浙江的如“锄头遇旱必出水”,都有同样的意思。
不考虑地域性和普遍性,其表述的相似性说明,某一农业谚语一开始可能起源于某一地区,随着它的传播,各地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如农作物、耕作制度、季节、口头习惯等)对其进行了改变。),还有最明显的一个,比如播期,差不多是“××××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月×日
概括性和科学性。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业谚语最重要的特点。因为农业谚语是口头传下来的,所以一定要简短、通顺、好记。但是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一定要简洁深刻,发人深省。很多农业谚语看似简单朴素,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需要我们去分析解释。比如种绿肥的农业谚语:“草好则常干。”一般来说,草喜欢湿土,但喜湿不代表不需要空气。农民们特别指出“这里经常很干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籽田土壤湿度在70%左右。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氧化层厚度增加,还原层厚度缩短,可以使根系和根瘤发育良好。这就是农业谚语的概括性和科学性。其他如“小麦浇花,蔬菜浇花”,总结了两种冬季作物的施肥要点;指出甘薯应根据不同的水分条件采用不同的扦插方法。牛粪是冷的,马粪是热的,这似乎不合理。事实上,由于牛和马的饮料不同,粪便中微生物的活性也不同,发酵产热的能力也大不相同。一些栽培措施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质量。比如农业谚语指出“九耕无毛,三耕不烂”,很有道理。如何彻底解释,值得进一步思考。有些农业谚语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示其理论意义,如“种稻难种三黄道”、“有钱难买锅肚”。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了“三黄三黑”问题。近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的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色是晚稻个体发育中代表转折点的一种生理状态,每落一次黄,植株就转入另一个新阶段”。这可以算是对三黄问题的初步说明,但目前仍有不同意见的争议。有许多农业谚语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的实验研究来分析和改进。
大众和人气。农业谚语的作者大多是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农业谚语的思想感情甚至表达方式一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充满生活气息和泥土气息的,容易记忆和相互传播的。其中,最常用的是解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最容易被群众接受。比如拔苗前,要施一点肥料,帮助根系生长,但不能太多。农业谚语说“苗起来了,要吃零食”,用“零食”来比喻肥料的作用和重量,正合适。冬天种小麦没有灰肥是个大问题。农业谚语强调灰肥的重要性,说“无麦无灰,无酒无客”。水稻缺氮肥,叶子发黄,急需肥料。农业谚语用“米黄主人欠豆饼钱”来比喻。玉米打顶后,植株长势旺盛,茎秆粗壮。农业谚语用“玉米壮如牛”来比喻。其他的,如“地瓜不羞,一直种到秋”,“耕田草泥,小儿糖梗摇曳”,“显米黄,吃一块糖;秀米是黑的,不能吃”等等都是生动有意义的好农谚。我们在继承遗产、总结农业谚语特点时,必须把握农业谚语的群众性和通俗性。
第四,农业谚语的结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业谚语,有必要解剖流传千年的农业谚语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为发展和创造新的农业谚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
(1)农业谚语的句法农业谚语的句子相对简洁,但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农业谚语可以发现,农业谚语的句子也是相当复杂的。首先看每句话的字数。根据中国15823条农业谚语(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3]最少三个字,最多的是196个字。如果把每一个用词不同的句子称为一个“句类”,那就从3个词到58个词。* *有56个不同的句类:从60字到196字,而* *有34个句类,从3注到196注共90个句类。值得注意的是,这90个句类的句数是不平衡的,大部分集中在10,8,14,12,7,6,13,5,16,20,9,65438+。在这12句类中,10、8、14、12、7、6最多,其中***11857,占总数的74.93%。另外,根据《浙江农谚》对农作物的统计,也存在同样的分布情况(表17)。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要点:
1,农业谚语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谚语。除了少数情况(如九九歌)外,每句话的字数不能太多,否则不方便口头流传。虽然有些农业谚语能达到100字以上,但其实大部分不超过20字,更多的不超过14字。因为农业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太短无法表达更多的内容,所以6个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不多。在全部15823条农业谚语中,5字句只出现在468句中,占2.95%。句子4只有150句,占0.94%;3句更少,只出现6句(限于篇幅,此处不列各句类分布)。
全国农业谚语和浙江农业谚语的句式分布
句子|全国农业谚语90句出现次数|浙江农业谚语24句出现次数|出现次数|出现次数|出现次数|出现次数|浙江农业谚语90句出现次数|出现次数%。
10句子| 3899 | 26.64 | 324 | 30.00
8字| 2185 | 13.80 | 151 | 13.96
句子14 | 2149 | 13.58 | 113 | 10.45
句子12 | 1335 | 8.43 | 12 | 10.36
7字| 1182 | 7.47 | 11 | 10.26
6字| 1107 | 6.99 | 92 | 8.51
以上六句是| 11857 | 74.93 | 903 | 83.54。
13,15,16,20,9,11的句子是* * *计| 2667 | 16.86 | 127 | 168。
以上12句为* * * | 14524 | 91.79 | 1030 | 95.28。
其余句子类型* * *计| 1299 | 8.21 | 51 | 4.72。
总计| 15823 | 100.00 | 1081 | 100.00
注:全国农业谚语包括农作物、果蔬、畜牧、气象、季节等方面,浙江农业谚语仅针对农作物种植。
2由20个字或28个字组成的句子(类似于旧诗中的五句七句)在农业谚语中并不占优势(20个字* *出现373句,28个字* *出现132句),相反是20个字28个字的一半,即10句,65438+。
占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6、7、8、10、12、14等六个句类中,偶数句有5个,奇数句只有7个,这也符合中国人在口头或书面中经常成对表达的习惯。
在每个字数相同的句类中,有几种表达方式,比如属于10句类,表达方式可以是5字加5字(用5+5表示,下同),3+7,4+6,6+4等等。下面是常见的五种句式:8字、9字、10字、11字、12字,图示如下(表18)。
农业谚语各种句类中包含的句型举例
8个单词
句子|示例
4+4|清水播种,混水移栽。
3+5|秋天了,小了。
2+2+2+2|旱种,早活;快速成长,快速成长。
九句话
句子|示例
4+5|不怕干旱,就怕锄头坏了。
5+4|七十天荞麦,八十天雨
3+3+3|六月到,卖被子,买灰料。
10句子
句子|示例
5+5|能不能插,就看脚了。
4+6|留一斤不如买百斤。
3+7|七月的秋天,布施是由内而外的。
3+3+4|一季草,双季稻,好草好米。
4+3+3|夏季至日过后,一个扛秧苗,一个扛土豆。
11句子
句子|示例
5+6|会有各种各样的山头,不是各种各样的千岗。
6+5|花花草草地种白米,山中有谷。
4+7|一千个粪田胜过一个粪苗。
7+4|立秋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3+3+5|把粪缸打碎了,就不用扔了,可以多吃点饭。
5+3+3|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12句
句子|示例
6+6|荞麦不霜不老,小麦不吃风不黄。
5+7|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谷物,有两种玉米绿豆。
7+5|种植红薯和水稻,一年比一年产量高。
4+4+4|第一麻见苗,第二麻见糠,第三麻见霜。
3+3+3+3|春天,夏天,太阳的春天,太阳的夏天。
根据上表中的例子,作者尝试对浙江农业谚语Crops+0081的24个句子进行分类,结果得到64个句子。如果我们把民族农业谚语分类的话,句型肯定更多。需要指出的是,常用句式基本集中在常用句类,其余的不太重要。而且由于口头背诵或书面记录的错误,只要有一个字或一个音的差异,就会引起句型的变化。比如上表11句类中的4+7型去掉“来”字,就属于10句的4+6型。因此,从继承遗产和创造新的农业谚语的角度来看,值得注意的是,不是问农业谚语中有多少种句型,而是要注意那些最常用、最容易记忆和背诵的。比如9句话《米咸肉之谷》《春之萝卜秋之初瓜》里,10句话《不论大小都是秋》《冬天的时候,只要梳头吃饭就行》里,13句话《是秋,有雨收,有塘有坝快修》《春天的时候,就是春天。
(2)农业谚语的修辞方法除了句法结构的复杂变化外,农业谚语还具有丰富的修辞表达方法。农民群众知道如何通过各种修辞方法来表达他们在生产技术方面的经验。以下是一些例子:
比喻:农业谚语善于运用比喻,所以容易理解和接受。农业谚语中有两种隐喻,一种是明喻,一种是隐喻。明喻很多,比如“人弱,龙眼荔枝;地弱,河泥为草”,“熟土加生土,像病人吃猪肚”,“冬雪是麦被,越压越长”,“蚕豆盖泥,像三月九盖棉衣”。比喻就像:“小草长大了,就需要零食了”,意思是用零食长胖。无论是明喻还是暗喻,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使用,都是比较亲切,容易理解的。
转喻:在农业谚语中,经常使用转喻,以部分代表整体,以具体代表抽象,比较形象。比如“如果你没有泥腿,你就会饿死。”在这里,“泥腿”代表劳动人民,“油嘴”代表剥削者。再比如“隔一重山,多载,隔一河,多苇”,意思是异地种植可以增产,种植的距离和原则很难具体规定,所以农业谚语用“一山一河”来表示。
万曲:这是一种在农业谚语中广泛使用的技巧。农民喜欢用含蓄的词语来衬托自己的本意,比如“断麦之根,断磨之心”,意思是小麦需要勤耕,耕完了就可以增产,但他不一定要用增产之类的露骨的词语,但涉及到小麦加工,磨很多小麦粉,就可能会断磨之心,以此来激励人们搞好田间耕作。其他的如“麦田里舞龙,小麦也一样”,指的是小麦苗期的压制;“暑无底,谷无米”是指不烤田会引起倒伏和痱子;“芝麻田三天将晴,回家洗油瓶”表示干旱有利于芝麻丰收;“立冬用一根筷子种豆子,两个豆子一对”是警告不要及时播种;“黄金来自田角”鼓励人们充分利用空隙种植各种作物;“伤心地割下油菜籽,含泪收获芝麻”,意思是芝麻和油菜熟了容易脱粒,损失很多。
夸张:这也是农业谚语中常用的手法,常用来强调某一措施或某一环节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油菜蜡肥的重要性:“不如浇一次蜡肥”;强调酷暑前后水稻灌溉的重要性,我们用“酷暑千车不如一车”;他在强调稻田施肥的重要性时说:“我们将给予一座小山而不是一千座小山。给一座山,不如给一千座山。”当你遇到这种夸夸其谈的农业谚语时,不能直译,而要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字的夸张。
类比:一般来说,把事物比作人,是有感染力的。比如:“大豆聋,越锄越打通”;其实就是说大豆需要中耕,根和根瘤才能长好。“小麦屁股痒,越长越心甘情愿”就是抑制促进分蘖。
重叠:是农业谚语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比如:“多掌掴,割米;多摇,切米切酒”;“头堆平,二挖根,三抱圆”,“饭黄了,主人欠它豆饼钱”;“各种红薯和大米,一年两头好”;“玉米嫁人,儿孙满堂”;“麦垄窄窄,半亩麦也没有,小麦赤霉病宽荡,一亩抵半亩”;“长夏播下,摘下的棉花朵朵肥,播下的小饱满,摘下的棉花垮了”;“白露迷人,秋分稻香”...诸如此类。
省略:为了便于口头背诵,省略是农业谚语的重要技巧之一。大部分名词作为主语词都省略了。比如“一千个篮子不如根部的一个篮子”,指的是给草籽施灰肥,省略了草籽和草木灰这两个术语。“早疫晚冻,无疫不冻,立冬初霜”指的是油菜播种与毒素病、冻害的关系,省略了油菜播种二字。“天花不要娶婆婆”救玉米。也有省略的动词,如“冬天的至日,天暖地暖,冬天的至日,牛快冻死了”,表示冬天的至日在月中或月初。
对比:有些人将两种作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放在一起比较。比如“小麦小米是干的,大米要泡;麦怕泡,米怕晒”,“红黍田三暮,回家换盆;芝麻田会晴三天,回家洗油瓶”“倒了一半米没倒麦子”“烂冬油菜干冬麦”等等;有的比较同一作物的不同技术要求,比如“早稻造一个,晚稻插一个”,“早稻浮在水面,晚稻插一个腰”等等;有的比较不同的技术要求,比如“清水种植,浑水移栽”,“冬至日前犁黄金,冬至日后犁铁”等等。
农业谚语还有一个突出的表达手法,就是主语和宾语的互调位置或者定语的互调位置反映完全不同的意思。比如“田不等于苗,苗不等于田”,“麦离不开豆,豆离不开麦”,“麦种黄麻,麦种麻黄”,“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等等,都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调制而收到效果的。有“一寸麦不怕水,一寸麦怕水”,“黄老90%的收益是100%,黄100%的收益是100%”。
从以上对农业谚语的句法和修辞方法的初步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农业谚语不仅内容丰富实用,而且在表达内容的句法和修辞方法上也富有创造性。这无疑会启发我们今后如何总结、分析和创造新的农业谚语。
五、如何正确理解农业谚语
前面提到的农业谚语的一个特点就是群众性和通俗性。农业谚语通俗易懂似乎不是问题,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由于农业谚语的地域性和概括性以及历史因素,有些情况发生了变化,有时要完整正确地理解一句农业谚语并不容易。例如,笔者在一次油菜高产研讨会上听到平湖县一位农民说了一句农业谚语:“隆冬至日,香菜赐杯”。他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请大家解释一下。还有一次,我听一个河南的农民介绍农业谚语“不忘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对于农业科学家来说,以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理解农业谚语应该不成问题,但也不尽然。如果没有完全熟悉农业谚语的各种特点,很容易“前车之鉴”,理解过度。比如“暑热不见底,白露废心”,原指单季晚稻排水烤田。有的同志联系水稻的人口结构,认为暑热不见底,这个时候就该收了。如果夏季高温不到,就来不及到达白露,叶面积系数太小,不能充分利用光能...这是一个做过头的例子。“不如浇一次蜡肥”,本来是想强调蜡肥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同志就是理解这个农业谚语,一个蜡肥就够了。显然,他们从来没有从农业谚语的特点中理解过。在整理的过程中,也出现过自作聪明,把原来的对改成错的例子。比如“三月清明节不慌,二月清明节早播”,“三”和“二”两个字在排列上颠倒了,变成了“二月清明节不慌,三月清明节早播”,但是错了。如何正确理解农业谚语,根据我们的初步经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天文、气象、历法、节气等常识。正如农业谚语分类一节所指出的,其中三分之二属于气象和季节性。所以,要正确理解农业谚语,必须具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包括常见的计算年、月、日时间的星宿、天干地支,以及“九九”、“三伏”、春舍、秋舍。这些东西越来越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这些常识,就不容易理解这类农业谚语。比如“人参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一”,这是一句以人参不倒为标准来确定小麦播种期的农业谚语。“簸箕与风,碧与雨”,“簸箕里月美,风吹沙”等。簸箕和簸箕也是星座的名称。“分合作社,天熟了,合作社分了,没有啃”,指的是春分前后的春社和春分与五谷丰登、谢罪的关系。“分了之后,晚稻没有起伏;社后晚稻长大。”这里的社指的是秋社和秋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你不理解分会和俱乐部的含义,你就无法选择。这样的农业谚语还有很多。[4]
(2)要注意农业谚语的省略。由于英语口语的限制,农业谚语往往需要缩写,省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主语。这不是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的问题,而是对于收集、整理、注释的人来说,数量太大,往往说不清楚,或者说需要我们有更广泛的生物、农业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