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确定时间的?

论中国古代计时方法。

1.主分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个地名和“时”字来表示。即子时、丑时、印石、石矛、陈石、施思、午时、魏时、申时、尤时、齐时和石海。每一刻都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个时辰与现行计时方法的关系是:子时-23时至1时,丑时-1时至3时,印石-3时至5时...以此类推,海上时间为21点到23点。

在《取智生辰纲》中:“杨志欲以陈氏证起床,故施之时必歇”中的“陈”字,是“陈氏时”,古代总用“证”,故常用其代替时。早晨是早上7点到9点;申请时间为下午3点到5点(15点到17点)。

2.十二周期计时法

这个方法把一个昼夜分成十二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间段的名称有:子夜、乌鸦、平旦、日出、食时、角落、日复一日、日复一日、黄昏、人定。“子夜”相当于“子夜”,即23点至1点;“鸡鸣”是1到3点;“平旦”是3点到5点;“日出”是从5点到7点...诸如此类。

《孔雀东南飞》有两句诗:“暮死之后,落寞人定。”“黄昏”是从19到21;“人的命令”就是21到23点。

3.更多时间方法

这种计时方法出现的比较晚,专门用来计算夜间时间。“更”和“点”是两个时间单位。

说“更”先古人把一个晚上分成五个小时,晚上的每个小时称为“更”。一个晚上是“五班”,今天每班两个小时。一个是从19到21,另一个是从21到23,以此类推。

《祝福》最后一段写道:“我被巨大的爆炸声惊醒,因为我就在附近。我看到豆大的黄光,然后听到剥下来的鞭炮声。是四叔一家在‘祝福’,知道该上连班了。”这个“五更临近的时间”是凌晨将近5点。

再说一遍“点”。“点”是比“更多”更小的夜间时间单位。“典”原本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形状像一个小铜钟。中间突出,两边有洞,洞可以用绳子系住,把“点”绑在看守人手上,这样就可以用手敲了。古代习惯报时敲钟击鼓,报时击“点”,“点”成为时间单位。在古代,为了精确计时的需要,每个“更”被分成五个“点”。按照计算,今天1个“点”等于24分钟,5个“点”的时间正好是1个“多”。

4.错过时间法

漏雕是一种古老的计时方法,“漏”是一种盛水计时器,一般用铜制作。把一天一夜分成一百份,每一份都是一瞬间。不过这种方法早就不用了,所以文中出现的“错过时间”这个词并不是有意的,只要是“多点”的代名词就可以了。

在谭嗣同那里,“八月初三夜三漏”,这里的“漏”也是“多”的意思。“刻”在“急”、“一次三刻”等现代常用词中的意义就更虚了。

参考资料:

/index.php?show topic = 13751 & amp;pid=80918。模式=线程& ampshow = & ampst = & 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