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算法怎么算?

太阴年为12或13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为29或30天,闰年为13个月,我国平均太阴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365.2422天(即地球绕太阳一周)。

农历基本以19为一个周期,对应公历的同一时间。例如,在公历中,2006年5月27日5438+0、5月27日1982和5月27日1963都是闰四月的第五天。

加入闰月的月份是根据农历的规律推断出来的,主要是根据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重合来确定。自冬季至日以来,奇数为节气,偶数为中性。如果是月之交,只有节气不中性,那就是上个月的闰月。?农历闰月数和正常月份一样,都是29或30天。

扩展数据

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也有阴历、中历、夏历、汉历、中历之称。农历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阴阳合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作为月的长度,加上树干历法的“二十四节气”成分,参照太阳的回归年长度作为年。通过设置闰月,平均日历年可以适应回归年。农历是以农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的历法。所以严格来说,中国农历不应该叫阴历,应该叫阴阳历。

农历属于阴阳历的一种: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均一年是十二个月;闰年是十三个月。一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其平均历月等于满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是通过计算决定的。

农历是一种考虑到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关系的历法。农历没有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所以四季的变化在农历中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365天或366天的固定太阳年不同,太阳年有时与太阴年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太阴年和太阳年之间的天数,用“闰法”将太阴期的总天数调整为阳历回归年的总天数。

参考:百度百科-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