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起源和传说

简介: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著名的忠孝节义大臣介休而设立的,至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最早的传统节日,比端午节早约200年。以下是我收集的关于寒食节起源的传说。欢迎阅读参考!

寒食节的起源与传说1起源:寒食节文化起源于介休吗?

相传春秋时,有“削股护君”之功的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立下大功,与母亲(今山西介休市)关系亲密。晋文公不能要求它。无奈之下,他把火烧山放在三面,试图逼他和母亲一起离开大山。但与重耳一同逃亡的赵飞、胡琰两位大臣自知贡献不及介子推,暗中放火烧四面百姓,最后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上。后来,为了悼念他,晋文公禁止中国人在烧介子推的那天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后来成为习俗,这一天被定为“寒食无火节”。

寒食节促介子的记载见于后汉《周举传》、《魏武帝(曹操)明刑令》、《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等。更早的记载见于2000多年前桓谭的《新论》。书中谈到太原郡的风俗,不仅提到“隆冬五日不食食”,还提到这是“为中介之推,故也”。

如今,清明节扫墓、插柳、踏青、含泪祭奠亲人的习俗,都起源于古代寒食节的活动。寒食节是古代专门为纪念介休而设的节日。一开始节日的内容只是要求大家禁火,吃冷食。汉魏六朝时,寒食节设在寒冷的冬季,长时间禁止寒食(有“寒食一月”、“冬至日后火灭一百五十天”等记载),造成了“老弱”(用魏武帝禁火令的话说)、“残害百姓生命”(用后汉周居专的话说)等严重后果。为了革除这一习俗,政府在此期间实施了许多禁止措施。为了适应生存,寒食节在南北朝时期逐渐避开了寒冷的冬天,并基本固定在至日入冬后的第105天。这个时间恰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时期。南朝梁宗谷《荆楚纪年》说:“去冬有风雨连雨,谓寒食三日无火”;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中说:“烹食之谓寒食,盖清明前一日。”

寒食节虽然选在清明节统治时期,但直到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在内容和时间上都有明显的界限和区别。这种划界和区别主要表现在寒食节要禁火,清明节要改火;寒食节为冷灶灭烟,清明节在这一天重燃新火。这种现象被古代的学者和诗人描述过。大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密切关注每年的清明节改火,写下了《别门改火》《新火改新茶》《茶火改粥》《活火作新春》等大量诗篇。对于两节中的冷热食,诗人是这样描述的:南宋诗人陈在《应天长》中写道:“又见杏浆粥,家家不准吸烟”;韩侃《金门》诗云:“榆火鲜烟为熟食”。唐代诗人杜甫也将清明改为热食、熟食。他的诗《熟食是宗文宗武的一个标志》中说:“每几年熟食,万里逼清”;我们远古的祖先也利用清明与寒食之间的火的变化,创造了许多奇招。比如,为了满足贵族们用清明新火烹新春新茶的习俗,民间也产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产品。明代五色行记载,隆安(今四川)有“骑火茶”之说,其独特之处在于“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骑火茶。”这种茶最贵的记载《北京绥化记》说,清明时节,“新茶即刻到。至日宫的价格是五十金,对外的价格是二三十金。两天就是二三金。”

得益于冬季至日后150天的时间和唐代生活环境的改善,寒食节很快成为唐代最大的民间节日之一。日本和中国的寒食节活动很快增加了许多内容,如斗鸡、插柳、扫墓、登山、荡秋千、摆宴席、生火、品新茶、饮酒、雕鸡蛋、蹴鞠等等。其中扫墓(又称展墓、扫墓)到中唐时期已经成为皇家礼仪。唐朝皇帝开辟新园,说:“寒食入墓,礼不成文。从近代流传下来,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为什么用孝?”宜上坟祭礼。“经过皇家批准,寒食节扫墓已成为全国普遍的礼仪。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被贬到广西柳州,回不了山西老家。他给岳父徐孟荣写信说:“近代,礼重于扫。每逢寒食,田野里的男女遍地的时候,全国的乞丐都去给父母上坟,田野里因劳作而死的野鬼可以享受儿孙的祭祀。但我不能在寒食四年后回老家尽孝心。这时,我只有一支长号到北方,带着第一餐...“唐代对朝官员有很多关于‘假内访朝,不限日’和‘表情’的法令。五代时,有几个皇帝每次寒食都亲自祭祀烧纸钱,称为“破离”。唐的二公主,把小儿子李长期留着,直到执行死刑,这样每年寒食节的时候,她都可以带一盆麦饭,洒在的坟前。

由于寒食节期间活动增多,唐代的寒食节也由两天增加到四天,农历新年期间增加到五天。唐德宗贞元四年寒食节,皇帝和大臣们在林德厅举行内部鞠躬会议。寒食节五天假期用完了,鼓掌活动还没结束。唐德宗暂时给官员们放了一天假。贞元六年三月九日,唐德宗干脆下令全国: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连,春节前后放假三天为宜。

据宋史正史记载,宋代的寒食节也规定为七天。因为有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在七天的假期里,久而久之,从北宋开始,有些人对寒食和清明的区别和划界就不那么认真了。比如流传千余年的寒食节禁火,介休绵山会鸾寺碑文写的是“逢节清明,禁土火”;寒食扫墓的习俗,经过几百年的称谓,如南宋的孟良陆、东京花梦陆,在官员外出到郊外扫墓或救坟时,被写成“清明节”。这种现象也是反过来的:比如有一种很有名的牡丹花叫“满园春”,在清明节时盛开,宋人把它命名为“15000叶”、“寒牡丹”、“火前花”。但总的来说,寒食称谓逐渐被清明节所融合和取代已经成为事实。要了解这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就不难看出:寒食节在唐代就有皇室祭祖墓的习俗,历代皇室都有沿袭。五代时期,有几个朝代的皇帝在这种“破离”活动的文献中,都用“寒食祭天”。辽朝皇帝也用“寒食”饮酒。元明清基本用“每年清明”;再来看诗人对同一件事同一话题的表达。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何处能忘酒?”诗中,酒的难忘瞬间是“寒食月前。”明代诗人周先旺也曾在白居易的韵后写下“何处忘酒”,但在诗中,把酒的难忘瞬间改成了“清明已过”;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北邙行》中有一句“逢寒食者赐纸钱”,明代诗人张凯也根据此韵写了一首诗《北邙行》,但韵句却变成了“愁杀清明二三月”。

另一个例子是摇摆戏,这是古代寒食节中一种受欢迎的妇女娱乐活动。唐代《开元天宝遗》中记载“自宫至寒食节立秋千”,宋代“寒食宫内不准吸烟,于进堂北画秋千”。文彦博以“宫中寒食之需”为由,将成都织造的锦缎呈献给朝廷。但到了明代,在《论衡策》中改为“清明节也是秋千节”,明代诗人朱日凡的诗也说“水国人民植柳,清明女子竞荡。”

元代以后,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即不吸烟,不吃冷食,开始逐渐消失。寒食称谓逐渐被清明取代。然而,清明节的活动起源于寒食节的事实并没有被人们遗忘。直到清代,一些诗人每逢寒食节(如康熙皇帝的《过谷关》)照例吟诗抒情;寒食节扫墓的活动至今仍被写进重要的诏令(如清李彤甘龙Xi)。一些明清编纂的地方志(如安、渝、杭、皖地方志)记载了当地清明节习俗的活动,都表明这是“寒食禁烟”的意思;有些民俗专著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清明是寒食”(满族民俗学家夫差·敦冲的《燕京年》)。

今天,寒食节的习俗已基本被中国人遗忘,而清明节的习俗仍是中国人寻根祭祖、缅怀英灵和亲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虽然不是当年寒食节的标志,但毕竟源于寒食。

寒食节的由来与传说第二章寒食节,又称“无烟节”、“寒食节”、“百日节”。至日入夏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两天。这一天禁止吸烟,只吃冷食,所以被称为“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祭扫、徒步、荡秋千、蹴鞠、抱钩、打蛋等习俗逐渐增多。寒食节延续了2000多年,一度被称为最大的民间节日。

寒食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他国,流亡19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跟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炒股”。

重耳努力成为一代著名的君主“晋文公”。但是介子推并不想发财,就和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下令释放火烧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介子推决心不出山,最终死于火灾。

晋文公记住了他的忠义,把他葬在绵山,建了一座神龛,建了一座寺庙,并下令在介休之日禁止寒食,以表达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后两天。唐家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一天。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义沿用唐的,所以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的习俗——不生火

寒食节在古代也被称为“禁烟节”。每个人都被禁止生火和吃冷食。但由于国人对圣贤的执着追求,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不止,到了唐代才得到皇室的认可和参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工》中的“试新火新茶”,讲的是诗人寒食后烹茶的行为。山西禁火寒食的民俗大多是一天,只有少数地方还习惯禁火三天。

吟诗

寒食节期间,文人或思乡亲人,或借景有情,多有感慨,多有灵感,多有诗词,多有吟咏者。据调查,仅《全唐诗》就收录了唐玄宗、张硕、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的诗歌300多首,以及宋金元时期的诗歌100多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冷食诗

冷食

春城繁花似锦,

寒食东风柳斜。

日落时分,在汉宫里,人们分发蜡烛。

轻烟散入武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