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者是如何解释“天人合一”这个词的

天人合一的诠释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一种主客关系,而是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始学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道家、儒家、佛教。

儒家

儒家认为,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人被赋予道德原则,这是一种自然但无意识的统一。但是,由于人类被各种名利和欲望蒙蔽了双眼,找不到自己的道德准则。人类修行的目的是摆脱外在欲望的蒙蔽,“求其心安”,达到自觉履行道德原则的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人为所欲为而不逾矩。”

禅宗

在禅宗里,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是执着于世俗的观念和欲望而没有意识到。一旦意识到这些想法和欲望不是真实的,就会达到成佛的最终境界。所以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实现后是什么状态?从一定的尺度上来说,还是有点像道家顺应自然的本意。所以禅宗语录里有这样一句话:“得道开悟,担柴挑水,妙哉。”“禅就像这头老牛,渴了喝水,饿了吃草。”

道家学派

道教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孔子说:“人有,天也;一天,也是一天。”天人合一。但是,由于人们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人们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本性,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的目的是“弃智”,打破这些强加于人体的壁垒,解放人性,重新回归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唯物主义的

天人合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

季羡林对“天人合一”的新阐释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管理中国哲学史的中外学者都无法回避。但对这一命题的理解、解释和阐述却大相径庭。学者之间理解的深度、广度和角度也不一样。这是自然的,哲学史上几乎没有一个命题有相同的解释。

下面先简单说一下这个命题的由来,再介绍几个有影响的学者对这个命题的解释,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称之为“新解”。对于哲学,包括中国的哲学,我只能说我是一个站在哲学门外朝里面看几眼的好奇的人,即使我不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很奇怪。真正的专家是“庸常无知”的,对一些最常被谈论的问题视而不见,而外行人看到一些门道却带着新鲜的感觉,难免幼稚却简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很容易解释,在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也不少见。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门外汉。

《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

摘要

标志着中国医学从经验医学上升到理论医学的医学经典《内经》主张“天人合一”,体现在“天人相应”理论中。《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对应,与四时相合,参与天地”(灵枢刺真邪),“人与天地相合”(灵枢念录,灵枢水镜),“与天地为一”(苏文,脉要精微)。认为“天”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的客观存在,与“人”作为具有精神意识的主体,具有统一的起源、属性、结构和规律。所以《内经》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黄帝内经》天道观念的宗旨。

《内经》的“天人相应”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从宏观生态环境,即天地(宇宙)的本质和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第一,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和现象,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地之间的对应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膨胀,或者地球是天体的收缩。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南北极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形成的地轴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6.5度,即无论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的哪一点,地轴与黄道面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天地感应最本质的表现。

而且这一理论也得到了现代天文磁学理论的支持,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的南北极就是南北极;地球是天体之间的小磁铁。地球的南北极也是南北极,分别与天体的两大极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倾角是一样的,而且在一条直线上,这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1】黄帝内经所述的五运六气的各种归纳法,都是基于这种归纳法。这种感应或磁性属于无形的能量,中医的名称叫“气”。

天人合一

气沟通的本质是天地以气为基础,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与气的和谐。苏文刘玮志大论提出了“气通”的概念:“言天者求基,言地者求位,言人者求气通。岳:什么是气通?”俗话说“上下位,人和为贵。”求的基础,求的位置,求气的沟通,都是指求气的基础。天、地、人是它们分布在不同领域的结果,所以可以被认识和掌握。“在舒天上空,天气是主宰;在舒天的统治下,地球被气体所主宰人与人交流,人气随之而来,一切也随之而来。“(同上)即人与万物皆生于天地之交,人由此而生壮老,万物由此而生采。虽然人们有自己特殊的运动方式,但他们的基本形式——上升和下降、进出和关门——是相同的,并与世界上的一切相连。

气沟通的产生,是由于大地的寒热与天空的阴阳节气三节之差。按理说,冬天的是一年中的阴极,气候应该是最冷的,夏天的是阳极,气候应该是最热的,所以天上的太阳是夏天的,太阴日是冬天的。但实际上地球有一个白天吸热,晚上散热的过程,所以在冬季至日之后,通过小寒、严寒、立春三个节气达到蓄冷的高峰,即地球最冷是在冬季至日之后的三个节气,立春一到,气候就开始变暖。张介宾很重视这三节的区别,他的《论语·图说》:“然而一岁之气始于子,四时之春始于,何以为之?在建子的那一天,阳气虽始于黄钟,但仍潜伏地下,并无生化功能及其向阴的丑恶转化。三阳开始有所准备,于是风来了,万物有了...故阳虽始于子,春必始于阴。”即天之温始于子,地之温始于阴,天地之气相差三段。由于三段气体交换的不同,天地之间气体的“涨跌”和“气体交易位置”也有变化。所谓“气体交换位置”,是指气体交换的位置因上下气候而移动。因为阴阳之气与寒热之气相差三段,“有一定的定位,气不一定到”,即一年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冷暖顺序没有错。但是,气体不到却不到的现象经常发生。

天人合一,天地同律

天地的规律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法律原本属于声学。因为古代天文学在制作历法的过程中需要数学运算,所以用律数来完成这个过程,从而产生了律和历法的结合。“法历合一”的思想与古代的气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气论又反过来促进了《黄帝内经》对气的规律性的研究和对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1)节奏对应天道精神。《史记·律本纪》中说:“王立法事,事之规则以六律为基础,六律是万物之根本。”在古代,根据“同类相动”的理论,相互运动的事物通过气来传递它们的相互作用,从而将气质与“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汉代有一种“等齐之法”。根据后汉书律的记载,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可以看到末端塞有灰的法器管中的灰,在一定节气后会逸出[2]。这个把乐器的长短和天地之气联系起来的实验,对我们理解五脏六腑五音非常重要。这样,人们就把同一年的不同季节与该季节的气候和物候联系起来了。所谓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无非是天空的“气”,在一个回归年有二十四、七十二种表现,同时在不同的季节造成不同的声音和味道。所以五音十二法可以说是“气”的量化的另一种表达。十二法的名称表明了“气”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和作用。如:黄铃:黄,中色,铃,植也。...阳植于死,孕育万物,也是六气元素。(《汉书·律历》)南吕之行者说,阳之旅也在西藏。(《史记·货殖列传》)如果你是客人,你会说杨会引,使事情水到渠成。(《韩曙·李贽》)夹钟者,说阴夹助丛,宣四方之灵而出种。(《汉书·律令》)(2)时间段(历法)对应天地之气的运动。古人很早就发现,地球独特的时间段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具体位置有关,如昼夜、二十四节气、四季、年等。白天和黑夜是地球自转的周期。2008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期。节气和季节的变化是由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夹角引起的。在这些时间节奏的背后,是地球上太阳能辐射的周期性变化,人类生活的节奏也是由地球的这一特性造成的。因此,天地四时气的运动变化是相互一致的,人体生理机能的节律也随着天地四时气的运动变化而变化。于是,《黄帝内经》以天地同律为原则,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五运六气”历法。这部历法特别重视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现象和时间周期的关系,是《内经》学术领域时空一体观念的集中体现,从非常广阔的时空视角反映了天地一体,反映了顺应需要、驾驭天道的天人合一的存在。就一年四季而言,“春生、夏长、秋收、冬储为常。”人们也应该做出回应。“(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人的生理机能和活动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就十二月而言,“正月二月,天气开始说话,气氛起源,人气在肝。“三四月,天晴,大气定,人气在脾。五六月,天气强,气氛高,人气在第一位。七八月份,殷琦开始杀人,流行在肺里。9、10月份,殷琦开始结冰,大地齐开始合拢,让人感觉到了人气。十一、十二月,冰复,地和,人气在肾。”(《苏文姚震经》终论)随着几个月的流逝,人气在不同的部位发挥着作用。就一日而言,“一日之阳主,平旦之民兴,而日中阳强,西阳弱,阀门闭。”(《苏文·怒天》)随着自然界阳气的盛衰,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变化。

编辑此段落

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

《内经》天地人系统中人与天联系的总原则是:求同灵,对应同类。顺则利,逆则害。《淮南子灵修》说:“天地相通,万物常一”。“运与通”指的是运动过程中的沟通,而不是静态空间中的结构联系。“总体上的统一”是指在运动方式上追求同一精神,而不是物质结构上的平等观。

即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如何与天地大宇宙相对应。其中,天人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表层,天人相似是中医学类比思想的具体体现,天人相似是人与天气的数学对应。总之,这是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的类比,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人事规律为基础的系统理论。

人与自然的同态

人与自然的同构性是《内经》天人合一观念的最表层。《内经》认为人体结构体现天地结构。

如《灵枢·邪客》说:“天圆的地方,头圆得可以回应。天有日月,人有两只眼。地有九州,人有九招。有风雨,人有喜怒哀乐。天有电闪雷鸣,人有人声。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院。现在是冬夏,人有寒暑。天有十日,人有十指。陈有十二,人有十指、茎、坠回应;女人不到四分之二,为了装一个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年有365天,人有360天。地上有山,人却有肩有膝。地球上有深谷,人有腋窝。地有十二水,人有十二经。大地有泉有脉,人有戚薇。地上有草,但是人上面有毛。有白天有黑夜,人都是躺上去的。天上有星星,人有牙齿。地上有山,人有段。地上有岩石,人却有高骨。地上有树,人有筋。地有聚集地,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四季无草,人无儿女。”这个人也是天地的对应者。"

在这里,人体的形态结构对应着世间万物。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它的对应物,人体似乎是天地的缩影。其目的是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

人和自然是相似的

我们知道,讲天人,古今,求相通互鉴的* * *同律,是汉朝的精神。《韩栋中书传》说,“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学春秋,是天道,人情之道,是古有所指,今有所考。”《苏文气交替大论》说:“说天好的人,会回应别人。那些说过去好话的人将在今天受到考验。那些善于言辞和气的人会在事情上表现出来。说好话的人,是因为天地转换。善变之言者,必明神明之理。”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总是与古今相连的。这种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相融合的现象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内经》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相似性,与董仲舒对人与自然的神秘感应不同。《苏文金匮严阵》和《苏文因杨颖想达论》对五行的分类是基于对事物内部运动方式、状态或表现形式的认同。比如《苏文金匮严阵》说:“东方之蓝,入肝,开目...应该是四点了,应该是老星了...臭死了。”就是将方位、季节、气候、星辰、天上的世代数、地下的类别、五谷、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味在人的五脏、五音、五志、病变、五行病位中进行分类,通过类别间的普遍关系来识别相似运动模式的* *。是“求同气”,而不是物质结构的同观。

此外,《灵枢·田童》还根据阴阳原理将人分为五类: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认为太阴之人“满阴无阳”,少阴之人“满阴少阳”,少阳之人“满阳少阴”,阴阳平和之人“阴阳和合”。这种作为人性基础的先天阴阳之“气”,在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中是不涉及的。《内经》作为一部医学著作,对人性的社会性和人性是否可以改变并不太重视。而是以气论人性,从先天生理因素中寻找人性的根据,关注人的五态发病和治疗,为保健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人和自然是一样的。

建立在“天人合一”理念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和中医,其特点是重道、重神、重虚无、重和谐、重势,其核心是“象”和“数”。对“象数”的无知,就是对中华文明的无知,更不可能全面理解和解读中医。[3]

所谓“形象”,是指经验的形象化、系统化。“象”的特点是动态的,不是简单地模仿它的形状,而是模仿它的变化。图像还是全息的,一切都息息相关。就《内经》而言,藏象系统是通过生命活动的象的变化和象的比较来解释五脏与其他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

其中“形象”分为法象、气象、形象。比如《太阳里的太阳与夏日的空气相通》(苏文《藏象六节》)就是法界形象;阴阳四时,“其荣在面”(同上),是所见之气象;“它充满了血液”(同上)是看到的形象。藏象理论是《内经》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是由五脏六腑、五官、五身、五志、五声、五情五个“象”组成的系统,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充分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综合功能。“这是一种有意识而非自发的努力,旨在指出人体的内外是根据‘阴阳五行’这一基本规律统一一体的。”[4]可见,藏象是一个兼具哲学和科学含义的概念。

总之,《内经》对人与自然相似性的描述旨在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来推断隐藏的隐藏功能。比如借助天动地静的认识,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些像天一样的器官作为腑脏,来控制腹泻而不藏;静如大地的心、肝、脾、肺、肾为藏,主藏不泻。

人和自然一样。

象与数的关系正如《左传》所说:“物以象生,象以养,养以数。”《内经》认为生命运动和自然一样,是理性的、生动的、可数的。通过取像,对比类,可以知道气体输运的数学。《苏文六杰藏象论》先论数学,后论藏象,蕴含深意。

“数”是形象和符号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运用和实用。它不同于西方的数学概念,它不描述空间形式与量的关系,而是通过类比来描述时间模式与运动的关系。

《内经》的藏象理论是用五行序列来表达的。自然界以四时阴阳为核心,四时阴阳包含五方、五气、五味等五种自然因素及其类属和调控关系。人体以五脏阴阳为核心,五脏阴阳包含五体、五感、五脉、五感、五病等物理、生理、病理因素及其类属和调控关系。自然界的阴阳四季和人体的五脏阴阳相互接受,相互交流,* * *在阴阳五行的处理上遵循协调克制的规律。

所以人与自然同数,是《内经》把时间的周期性和空间的有序性有机结合起来的理念的体现。强调人体的自然节律是与天文气象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节律,故有运化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它的基本推论是,一周年(四季)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四季有五行。所以一年分四季,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月节律与月相和一年中相应的“旺”季有关。其昼夜节律也将一天分为四季,即人体五脏之气随一天的昼夜节律依次移位,使肝主晨,心主午,肺主日,肾主半夜。(见《苏文论储存气体的方法》)

从本质上来说,《内经》中的“人体小宇宙”绝非一概而论,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某种数学上的一致性。比如《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有关,呼吸与天地相连的规律,气脉随寒暑昼夜轮换的规律与太阳的周日运行规律有关。比如灵枢五十营,直接把人体气血运行与一天二十八夜联系起来,认为太阳一周循环二十八夜,人体气血运行五十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这样太阳每行走一夜,气血走1,8周。人呼吸一口气,气行6寸,270口气,气行。再者,太阳每排停留一个夜晚(这是说28个夜晚是均匀分布的,但实际上28个夜晚不是等长的),人呼吸486个呼吸,所以估计人一昼夜有13500个呼吸。《论任平气象学》说:“当一个人再次呼吸他的脉搏时,他又呼吸了一次。当他以固定的速度呼吸他的脉搏时,他呼吸五次,他一口气跳跃,他的生命被称为任平。一般的人没有病。”即一般人吸一口气,脉搏五次,脉搏一次,气行1寸2分。这样,气体运行的长度表示脉冲的频率,从而表示时间周期。这种以大气贯穿万物为前提的人体与宇宙的相互模拟,在《内经》理论中比比皆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本质。

总的来说,《内经》天人相象的类比是一种超逻辑、超概念的类比。比如,作为大象,《内经》五行的成功不是物理学家的概括,而是哲学家对世界的感情分类,是哲学家对世界物质及其气质的感情分类,是“求同精神”,而不是物质结构的平等观。感情的相似、相似、沟通,必然有着深刻的生理、心理甚至生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直观生命体验,才是我们理解《内经》人物的真正出发点。[5]

事实上,现代物理学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价值,正如卡普拉在《物理学之路》中所说: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表明原子和亚原子的实在性超越了经典逻辑,我们无法用日常语言来描述,而东方神秘主义并不在乎超越逻辑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东方哲学中实在性的模型比西方哲学中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