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端午节习俗-雄黄酒
从前,苏州端午节习俗习惯喝雄黄酒。江南有端午节吃“黄武”的民俗。“黄武”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说到雄黄酒,真的和苏州有很深的渊源。传说白娘子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现出真面目,吓死了徐贤。这个故事的原型,永镇雷峰塔,白娘子,最早出现在明代苏州人冯梦龙写的警世故事中。
《吴君华·李记》卷五:
如今在吴习俗中,下午研究雄黄粉、蒲根、酒,称为雄黄酒。他还用酒染了孩子的额头、胸口、手脚,云中没有蛇蜇。喷洒后残留的水在门窗的冻结壁之间排出,消灭毒虫。
《燕京岁》:
从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免中毒。
端午五日,苏州人要瓶蜀葵、石榴、蒲草等物,女子佩戴艾叶、石榴花,称为“端午风光”。人们有自己的宴会来庆祝端阳。能在药市、酒楼做生意的商贩,会把雄黄、枳术、酒糟送给熟客。这一天各行各业歇业,大家在酒店尽情饮酒,称为“白赏节”。说起来,雄黄最早的用途是道教炼丹的常用药材。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用雄黄酿酒,道藏有“用神仙酒炼雄黄”的秘方。以雄黄为主药,以酒为辅料,他认为喝了这种酒,“腹中三虫死,心中清明,使人有力,入水造龙。”入山征服虎狼,入军征服五兵。后来在民间形成了对雄黄酒的推崇。
其实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又名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作解毒和杀虫。的确,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雄黄的解毒防疫作用。中医认为雄黄对治疗疥疮、蛇咬伤等有效。
端午雄黄酒的前身应该是菖蒲酒。菖蒲叶形似剑,故称“蒲剑”,又因近水而称“水剑”。制得菖蒲酒具有性质温和、味道辛辣的特点。对肺胃都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本草纲目》记载:“菖蒲酒可治三十六风,十二痹,疏通血管,治骨瘘,久服为明智。”
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孟陀,字,迎菖蒲酒,即拜凉州为刺史”的典故。菖蒲酒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酒,在汉代就很有名,尤其是供历代皇帝和官员饮用。孙思邈《千女月令》:“初五,用菖蒲或缕缕或下脚料泛酒,称蒲酒。“《尊生八记》曰:“午时菖蒲一寸九结,屑浸酒。“唐寅范遥有诗:
少年的故事比较深情,但是年纪大了就会觉得难过。没用,但是祈求酒和酒就好了。
在端午节期间,宋代诗人梅宁愿不喝没有菖蒲的酒。他在《午》诗中写道:“有酒则不病,无菖蒲根。”傍晚得菖蒲时,写下“端午夜得菖蒲”:“黄昏得菖蒲,总比没有好。怎么能免俗,三鞠躬锅?”
宋代端午节的习俗是喝菖蒲酒。在明代,菖蒲酒被列为皇家宫廷的季节性皇家酒。明朝宦官刘若愚写的《议编年史》中说:“五月初一至十三日,宫官穿五毒滋养子之服,门两旁有菖蒲、壶。第五天中午,喝朱砂、雄黄、菖蒲酒吃棕榈子。”
同样在明代,谢的《吴杂醉》:“饮菖蒲酒也...和雄黄一起喝。”雄黄酒开始流行。此外还有朱砂酒,朱砂和雄黄一样,是道教炼丹最喜欢的药材。
冯明荥经《月令概》:“用朱砂酒五日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蛇之患。洒墙和门窗,避免毒虫。”
古人不宜喝雄黄酒。雄黄其实有毒。连在家修行的白娘子都不能吃,普通人也不能喝。移风易俗是合理的。不能喝雄黄酒,但苏州端午节吃黄鱼的习俗一直延续着。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在苏州度过,他写了一首诗叫《田园杂繁》:
海、雨、河、浪堆积起来,春天新的鱼、新的菜又回来了。河豚上,楝树开花。
这里念叨的“石头头”就是黄花鱼。《吴李》介绍,古时候苏州有一个“鲵鱼市场”。
“吴中重午日,居民必买此鱼,以备初节之需。有句话说:“楝树开花,石头来,篮中有三絮。“说是买衣服做饭的钱。每当晨曦朦胧,(湛湛)夫争在门外交易贩卖冰鲜鱼,摩肩接踵,掷钱如雨,人忙不舍,名曰鲶鱼市。”
清代苏州老秀才游东写过一首诗《鲵鱼》,甚至对当时的黄鱼价格作了解释:
男人女人都不用感叹,一百块钱就够买十几斤了。香囊又叫香囊、香囊、荷包,又叫衬裙、臭。它的制作和佩戴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沪江粉,碧,秋兰以为可佩”。
在端午节,苏州的习俗是戴香包。吴中风俗一直在美和巧上有竞争力。在过去,绣花香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红色女用物品。端午前夕,闺阁女的妯娌们要早做准备,在自己的香囊上设计新颖的饰品,巧妙的加上刺绣,包括生肖、狮子、双鱼、盘肠、花草、珍禽、瑞兽、蔬菜、瓜果等吉祥图案。还有三角形、角形、鸡心形、菱形、桶形、月牙形、扇形等。,绣有花、草、虫、鸟和罗汉钱等。,而且款式极其精美,或者用五色丝线扎成绳,做成各种形状的一串,各种造型,精致可爱。大多数香包都是由棉布和丝绸制成,工艺精湛。它们需要裁剪、刺绣、修补、粘贴和缠绕。在闺房里,各种手段各显身手,比拼巧思。一旦完成,就会拿出来交换意见,互相赠送礼物。“蓝闺色伴,各赌各神,眼花缭乱,争奇斗艳,新系渐多。”(《吴军的新年喜气》)
苏州这种刺绣香囊很小,里面装的是雄黄,叫雄黄荷包。一个大家庭比较重视。“雕翠叶五色葵花石榴,绘折扇,真品百弦结,牙管香囊,爱多彩团子归之”(《吴郡新春喜事》)。
端午节,苏州人会找一个单个的蒜头(不带花瓣),在外面绑一个网给孩子穿,称为“单袋网蒜”。此外,还有儿童用的“冰壶铜钱”,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包裹,或做成老虎头的形状,让孩子戴在腰上辟邪。在过去,端午节期间,家人会在早上在手腕、脚踝和脖子上绑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据说佩戴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保证安全。实际上,这一习俗是汉代以来端午节包彩丝习俗的后续,也是佩戴香囊习俗的前身。朱锁和陶印是汉代消除瘟疫的主要饰品。朱锁的作用是束缚人们的灵魂或封闭人们的家园,以防止恶灵入侵。
应劭《俗意》曰:“五月五日,彩丝缚臂,名为长命股或续命股,避兵、五色股、诸索,避兵、避鬼,使人不至得病。”
《荆楚纪年》:五月五日,以五彩帛缚臂之名称“兵兵”,使人不疾。
“兵”指五兵,即弓、矛、戟、剑、戈,分别代表战争和瘟疫。人们相信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安全成长。所以周初在《风土志》中也说:五拔之臂,谓之长命缕。五彩的丝绸原本是缠在手臂上的。唐代段《酉阳杂》:“北朝女子五日转绳长命缕,皆系画像。”到了明清时期,朱锁主要变成了童装。明代田汝澄《Xi钞乐》:“五色丝为绳,为子臂,公左母右,谓之长命。”
后来逐渐演变,五颜六色的丝绸织成方形的饰品戴在胸前,开始向装饰方面发展。六朝以后出现了百索、条达、条陀、合欢、万仙绳等名称。北宋《百索》中秋卖,《年谱杂记》“五端以红白为色,彩线贯之,状如花”。南宋时,出售各种百绳,儿童佩带,扎为头,用线系或用珍珠系,朝廷以下官员都用百绳的彩线组成“经筒”和“符袋”戴在胸前。“祈祷管”和“象征袋”现在是香袋。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换了好几次,有辟邪的护身符,有铜钱,有控制虫毒的雄黄粉,最后还有外国的新奇香料。唐朝同昌公主佩戴五色香囊,每次出行都是贡品香料。
端午节戴香包是一种民俗,可以装饰和点缀节日气氛。同时还具有芳香、驱虫、防瘟疫、防病等实用功能。这是预防瘟疫的科学方法。夏天,各种传染病开始流行。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古人用中药做成香囊,绑在孩子的衣角和肩膀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端午节香包除了雄黄、朱砂、香药,还有白术、白芷、菖蒲、冰片、牛黄、川芎、辛夷、艾草等其他常用的中草药。还有其他种类的贻贝粉,比如《五岁杂记》,贻贝粉放在丝绸里五天,用棉花装饰,如果算上珍珠的话。让孩子拿去吸汗。"
在旧习俗中,端午节过后,会把穿旧的香囊扔掉,以驱除瘟疫,这在今天已经很少见了。汉代有记载朱索缠“肉菜”驱邪。荤菜是有芳香或辛辣气味的植物,如艾草、菖蒲、葱、蒜等。《贾青录》曰:“斩蒲为剑,斩彭为鞭,床中挂桃梗蒜,皆用以驱鬼。”
苏州人通常在端午节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和大蒜。通常艾草和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捆,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许多家庭不得不让他们的孩子随身携带这些消过毒的草药大蒜。端午节期间,临近夏季至日,天气转热,空气潮湿,各种毒物涌出,蚊虫滋生,流行病增多。古人用菖蒲、艾草、大蒜去各种毒,是有科学依据的。艾叶和菖蒲都含有芳香油,所以可以杀虫。古代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切疾病都是鬼邪作祟。因此,艾蒿和菖蒲在节日早期被扎成人形,挂在门前,以驱除鬼魂和邪恶,保持健康。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形似剑,又称“水剑”。晋代方志中“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叶附其上,妻争剪之。今后,更有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名曰蒲剑,以驱邪不过鬼”,插在门上,恶鬼就不敢在门内骚扰了。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将菖蒲列为上品药物,称之为“逍遥穴,九窍,耳目,声。”唐代医生孙思邈也说它“强身健体,保听明目,不忘不惑,益心益智,睿智不老”,列为千金方毅健忘症10药第二位。葛洪的《抱朴子》记载,有一个叫韩仲的人,坚持服用菖蒲13年,但他全身长毛,不怕冷,冬天还袒露胸膛。更令人惊讶的是,服用菖蒲后,他的记忆力大增,还能“写日记”。菖蒲的收集也是有讲究的。《尊生八记》云:“居净石水者,南流水而益,北流水而不益。”
《荆楚纪年》说:“五月初五(农历),选艾为人,挂于门上,以庆青春。”艾草在古代一直是药用植物。据文献记载,艾草早在2000年前就已入药。传统针灸中的艾灸方法是以艾草为主要成分,在穴位上灼烧来治疗疾病。艾草有特殊的香味,有驱蚊的功效。端午节期间,是割艾草的时候,艾草油含量最多,效果最好。人们争相采摘艾草,插在门口或在室内焚烧。其气味能驱虫杀菌,有通风活血的作用。它是一种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因此,在古代,人们认为它的功能与护身符一样,可以使人健康,消除疾病,驱除邪灵,避免厄运。事实上,古人一直很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的清洁,尤其是在夏季至日期间。比如《云七征》中明确提到:“五月、十二月,正月,常宜烧鬼船。”这种丹药的配方非常复杂:
十二味药,即大叶黄杨、蜈蚣、牛黄、葛根、雄黄、雌黄、朱砂、芦苇、大叶黄杨、桃仁、附子、附子、半夏、硫磺、巴豆、犀角、麝香、白术、白术(等分)* * * *为末末,以草汁为丸,或不含膏汁。
这是用来驱赶燃烧后的污浊气体的。《道藏》中还有一种灵宝皮温丹:
苍术、降香、雄黄、朱砂、硫黄、硝石、侧柏、菖蒲根、丹参、肉桂、藿香、白芷、桃头、5月5日中午收获的公狐粪、艾叶、商陆根和大黄。
以上二十四味,按二十四气为末,米糊为丸,大如弹珠,火上烧一丸。
要问真假,你和苏东坡一样心胸宽广。他在《丘迟笔记》中有一个精彩的回答:
中午太阳没升起的时候,会对那些像有心人一样求爱的人进行艾灸治疗,效果很好。在一本书里看到,忘记了它为什么是一本书。Ai看起来并不真的像人,但他在明暗之间靠自己的意志生活。毫无疑问,所有的法律都是假的,没有一个是真的。
当然,一些古老的民俗往往蕴含着前人的智慧和创造,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迷信。农历五月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许多毒蛇和害虫在五月活跃,经常对人造成伤害。五月有五毒。为了预防疾病和增强健康,人们会在五月的端午节期间走遍草地和收集药材。按照民俗,端午节是一年中草药最多的日子,到处都是药,是最适合加工的日子。在民间,一直有“端午节时,草药是药”的说法,陆在这一天介绍了苏州“采药”的习俗:
学者用草药治病,留作药饵,俗称“草头方”。药市采虾螫其沫,名曰“蟾酥”,用于修丹丸,率数万。那些幼儿不打疫苗的,一吐口水就用水兽养五七只虾。中午过后,喝水,煎汤洗澡,让痘疮变薄。
《吴··李》也说,“今天的吴风俗,凡是能治病的人即使在下午也要服用草药...还有收集蜈蚣和蛇,都是为了攻毒。”
《夏郑潇》云:“储药一月,以杀毒气。”
西晋文学家陆机,苏州人,在午后写下了一段关于医学的神奇描述:“蟾蜍万岁...五月五日取于阴凉处,以其足画地,即流水,带之,可建军。”这在葛洪的《抱朴子》中也有看到,当然是荒诞的。但在吴有端午节药浴的习俗,家里用一些中草药烧开水给孩子和大人洗澡,以消除病菌。
明代屠龙在《尊生八记》中记载了许多只在端午节有效的古代民间偏方。有些在今天读起来很可笑,但仍然很有趣。“五月五日,紫金锭与宝生锭合用,治疗小儿疾病适宜。方载录医书。内府每日将雄黄磨成粉,朱砂少许,取真蟾酥为杵,阴干。如果刚开始遇到恶意,用口水擦一擦,会稍微有点痛,马上就消失了。”(“杂项注释”)
要准备一种治狐臭的药,“第五日,取百种露草,阴干,烧成灰,用井水炼为膏,再用严醋做饼,挟于腋下,干了再换。”五次可以根治腋臭。”(陈藏琦《本草》)
再比如这种伤药:“第五天,取晚蚕蛾放在竹筒里,存放在睡觉的地方,直到干枯。”如遇竹木刺,少涂,抽身。就更有用了,以至于可以收藏。”(《广惠坊》)
今天我们大多吃鱼,不小心鱼刺卡在喉咙里,就会吃点饭团或者喝点醋。端午节,有先见之明的古人到韭菜地里找蚯蚓粪入药:五日中午,韭菜在地上,面无声息,便取了蚯蚓泥,藏了起来。(蚯蚓粪圆形如碎珠,颗粒成片,即此物也。)万一鱼刺喉咙,用这个小擦喉咙的皮肤,就消失了。
现在增强记忆力的营养品广告满大街都是。古人认为,在端午节,“揪住乌龟的衣领,令人难忘。”(琐碎记录)估计是因为乌龟咬死不松口。以下端午节加强记忆的“科学活动”接近巫术——《千金方》中说:“初五末太阳升起时,取东桃枝,刻成人形小图,令人难忘。”
有的干脆迷信,念咒画符——“初五,朱砂倒写茶字,开蛇蝎子;用白色书写,倒贴在柱子上,用来抓蚊子。倒着写“芳芳”二字也是妙不可言。”“中午把灯心草泡在油里,看着太阳诅咒:天上金鸡吃蚊子脑浆。念七遍,呼吸阳光吹在草上,晚上点燃草,照蚊子。”
甚至还有产科医生的偏方。云七签曰:“五日午时,取天水磨墨写一龙字。如果明年再下雨,就拿水磨墨写个龙字。钱大的话,两个人物合作写一个小药丸。女子难产,乳香汤吞服;生的时候,男的左手拿着女的右手拿着字丸。如果第二年没有下雨,第一个字就没用了。每一年,你必须写一百个字来帮助别人。”
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实际上“五日”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信仰,也可以看作是节气的统称。其实源于端午节期间中药药性最好,中医最讲究“正宗”二字。
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传统医药产业发达。明末苏州吴县人吴有兴于崇祯15年(公元1642年)撰写了著名的《伤寒论》,被视为中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他在书中认为,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苦难”,一种是“传染”。瘟疫的起因是“四时之气不正”和“气暴”所致。正因为如此,今天看来古人在端午节挂艾叶、洒雄黄、戴香囊是为了防止“敌意”。
这样,端午节就是中国的一个传统医学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