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不同地方的人吃什么?有什么节日意义吗?

在气温明显升高、酷暑来临、雷暴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的时候,人们往往把长夏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气。

不同地区饮食文化不同,很多地区普遍吃“长夏蛋”。长夏,浙江农村,必吃“齐家粥”,也叫“齐家茶”。长夏,浙东农村,有吃“七家粥”的习俗,即农民邻里互赠豆米,用黄糖熬一锅粥,称为“七家粥”。据说吃过这种粥后,邻里和睦,他们一心想去夏耕夏播。杭州人拜访长夏,会做一顿新饭,准备水果蛋糕,给亲戚邻居敬茶,称为“长夏吃七茶”。

上海郊区的农民用面粉和糖做成几英寸长的条状食物,这种食物被称为麦蚕。人们吃了它们,就可以避开“夏天”。长夏的嫩草头和米线炒成饼,称为“摊”,深受上海和浦东人的喜爱。糖李子、酒醅、咸蛋等。也算是时令食品,称之为鲜,尝之为“三新”。

无锡民间一直有长夏品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为地、树、水三鲜。三鲜植物是蚕豆、苋菜、黄瓜(苋菜、小麦、蚕豆、苋菜、蚕豆、蒜苗);三棵鲜树是樱桃、枇杷、杏(一棵是李子、杏、樱桃,一棵是李子、樱桃、香椿头);三种淡水是海鱼、河豚和鲥鱼(鲥鱼、鲳鱼和黄鱼,还有鲥鱼、银鱼和鲭鱼)。其中以品尝鲜地最为常见。有些地方还有长夏吃发霉豆腐的习俗,说吃发霉豆腐不会带来厄运。

镇江有“长夏尝八新”之说。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萝卜、鲥鱼、石斑鱼(黄花鱼)。其中,鲥鱼最为珍贵。

长夏,常熟本地人,口味新,食物丰富。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肉”指的是鲥鱼、鲣鱼、咸鱼、咸蛋、海参、麋鹿鸭、咸鲜、卤虾、樱桃肉、鲳鱼。“十三素”是指樱桃、李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如竹笋、蚕豆、毛针、豌豆、黄瓜、菊苣竹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等。

温州的夏天,家家户户都吃槐白、竹笋、青梅。人们认为,长夏可以吃槐豆健齿,吃春笋健脚健骨,吃青梅养腰,可以通夏。

嵊州长夏有打蛋的习俗。这一天中午,家家户户都把鸡蛋煮熟(鸡蛋是带壳煮的,不能破损),用冷水泡几分钟,然后套上编织好的丝袋,挂在孩子脖子上。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玩打蛋游戏。鸡蛋有两头,尖的是头,圆的是尾。打蛋的时候,蛋头打蛋头,蛋尾打蛋尾。一个个打,输的人放弃,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王;彩蛋最后胜出者为第二名,彩蛋称为小王或二王。

闽南家家户户经常把红酒糟拌在面条里煮着全家人吃。因为红色的酒糟颜色吉祥,还具有发酵的作用,从而使人富有,红色的酒糟也有助于消化,有益健康。这种习俗演变到后来,红酒糟被海虾代替,称为“吃虾(夏和虾谐音)面”。虾煮熟后会变红,与红色的谷物颜色相同,作为对夏天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