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明节是一个古老的植树节?
众所周知,中国乡村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人们普遍喜欢在清明节前后植树。为什么?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所以有?清明前后,订瓜种豆?、?植树比清明好?农业谚语。
清明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为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和物候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业活动。淮南子?天文训练云:?春分后十五,斗指乙,清明风将至。?据《百岁之问》:万物生长时,干净明亮。所以叫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所以有?清明前后,订瓜种豆?、?植树比清明好?农业谚语。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植树节的起源
由于时代的演变,中国的植树节已经修改了三次。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认识到森林重要性并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四年(1915),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农商总局局长周子琪将每年的总统指定清明节作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定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出席,举行植树节仪式,搞植树活动。
当年7月21日获批后,责令全国如期遵照执行。
民国17 (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国民党政府向全国发布通令:以后旧历的清明植树节要改为纪念总理逝世的植树式?民国18 (1929)年2月9日,农矿部以部长令颁布《各省纪念总理逝世植树暂行条例》(16)。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部长易培基根据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并于民国19 (1930)年2月提交行政院和国民政府。植树造林运动宣传周?12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举行植树仪式。在北方地区,现在是三月上旬,寒冷还没有消失,不适合植树。特别规定3月12日仍举行植树风,绿化宣传活动延长至本周清明节。并由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省、市、县植树造林运动宣传周方案”7项,以便各地可以效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于2月1979在NPC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森林法(试行草案)》的提请审议意见。决定把每年的3月12作为中国的植树节?在解释之后,大会通过了该决议草案。1981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那时起,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种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很多省市也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