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如何确定月份的大小?
问题描述:
比如有时候十二月大除夕30,有时候十二月小除夕29。有人知道怎么算吗?
分析:
中国农历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因此也被称为“夏历”。众所周知农历平年是12个月,闰年是13个月。但是,你知道农历是怎么设定闰月的吗?为什么闰月多设在夏季,少设在冬季?在我们的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过闰月,所以没有“闰春节”。为什么?问题还得从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说起。
年、月和日的定义
自古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为了计算时间,我们必须引入时间单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地球的舞台上进行的,所以昼夜交替、季节变换的现象自然被作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自然的时间单位,也就是“日”。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为一个“日”,是昼夜交替的循环。地球绕太阳公转带来了第二个时间单位,也就是年。地球转一圈是一个“年”,是四季的循环。最后,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亮”。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天体的运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还是月球的运动,都需要相对于一些参考点进行观测。所以在天文学中,因为使用的参考点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年”、“月”、“日”。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日”每天长度相等,称为平太阳日。平太阳日不再是一个自然的时间单位,它是地球轨道为正圆且地球自转轴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时,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决定四季变化的时间段称为回归年,其长度等于365.422平太阳日。最后,月亮变化的周期称为新月,其长度等于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完全是天的整数倍,这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叫做历法,包括一年中的天数,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天数如何确定,闰的规律。
阳历和阴历
日历中年月的长度是天数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自然的时间单位,它们分别被称为日历年和日历月。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制定的历法。阳历每一个历年都接近南回归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历年的平均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在这个前提下,每年被分成12个历月,没有天文意义。所以在阳历中,用最接近回归年的整日数来计算一年的长度,一年365天。
显然,如果阳历的公历年是每年365天,那么由于每个公历年比回归年短0.2422天,如果差额不断累积,季节就会不断推迟。比如720年后,累计差达到半年左右,此时春分出现在10月,7月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寒暑颠倒,18岁大乱。为了克服这一点,公历规定设置闰年,闰年为366天,有365天的一年称为平年。设定闰年的规则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达:闰年是非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被4整除的一年,闰年是世纪年(如1900和2000)的公元年数被400整除的一年,其余年份为平年。所以400年中有97个闰年,303个平均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回归年的长度只相差26秒,3000多年后才1天,非常准确。现行的阳历是教皇格里高利八世于1582年颁布的,从第二年开始被世界各国采用,所以也叫公历或公历。
农历,又称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周期制定的历法。制作农历的原则是使每个历月都接近月亮,历月的平均长度要等于月亮。然后,使日历年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因为农历正月的长度是29.5306天,所以农历的历月是农历正月三十日和农历二月二十九日,相互交替,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农历正月。当然这种方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在基督徒采用的现行回历中,规定在360个历月(即30个公历年)中,有191个大月和169个小月,从而大大提高了历月与农历正月的协调性。
纯农历也有平年和闰年。平均一年354天,包括六个大月和六个小月。闰年是355天,12月底增加一天,包括7个大月和5个小月。这种历法没有考虑到日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之间的协调。久而久之,两者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举个例子,对于一个用农历记录年份的68岁老人来说,其实他只活了66个春秋。
因为农历的基本特征是历月平均长度等于新月,所以每个日期都要对应某个月相,比如农历十五大致就是满月。阳历中的月份不能反映这种自然现象。但农历的历年不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所以很少使用。
农历和节气
阴历完全是基于月亮的运动,而阳历完全是基于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中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完全以农历或阳历为基础,而是两者兼而有之。一方面,农历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个月,平均历月长度等于农历正月;这和阴历原理一样,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在农历中设置闰月,使每个历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南回归线,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点。农历结合了阴阳历的特点,故称“阴阳历”。
阴阳历的历月长度与回历相同,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即所谓月楼。但阴历的排列与回历不同,回历是机械地交替排列月份,阴历的大小是经过计算后确定的,比回历更精确。农历规定每月的第一天必须和新月合在一起,把新月的那一天定为初一。月楼的大小取决于新月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新月所包含的天数。因为两个月的长度并不正好是59天,所以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会有两个或大或小的月份相继出现,以使日历月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月亮的平均长度,剩下的差异取决于闰月和闰月的安排。
农历正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重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非常零碎。然而,中国农历成功地调和了这两个自然周期,这是阴历和阳历的基础。早在春秋时期就发现,如果把7个闰月插入19太阴年,总长度几乎等于19太阳年。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其实19回归年= 6939.60天,而235 (12× 19+7)个月= 6939.69天,两者相差只有2小时9分36秒。为了进一步解释农历设定闰月的规则,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的一大特色。由于农历长期以来被称为阴历,很多人误认为节气属于农历。其实节气完全靠地球公转,可以称为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到达的不同位置。因为运动的相对性,它们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到达的不同位置。规定太阳子午线等于零,称为春分。从此,太阳穴每15有一个节气,* * *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分别是清明、谷雨、长夏、小满、芒中、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严寒、立春、雨、蛰。正因为如此,阳历中节气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春分总是落在3月21或者22。少数变化是由于阳历长度不等,闰年增加一天造成的。相反,农历节气的日期是多变的,同一节气出现在农历不同年份的日期相差最多可达一个月。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节气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
农历闰的设定规则
24节气可分为“节气”和“中气”,简称“节”、“气”。从冬季至日开始,古人就把中气和节气交替排列,所以小寒是节气,大寒是中气,以此类推。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节气。一般每个月有一个节气,一个节气。每一种气体都属于某一个月份,不能混淆。
确定节气有两种方法。古代历法用“恒气”一词,即按时间将一年分为24等份,每个节气平均超过15天,故又称“平气”。现代农历用“定气”一词,即根据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周期为360,两个节气的间隔为15。由于冬季至日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季至日前后,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缓慢,一个节气达到16天。在使用固定空气时,可以保证在昼夜平分的情况下,将春秋分为两天。
阴历设闰的方法与中气的划分、定气的方法密切相关。因为两个节气的平均长度约为30.5天,而农历月平均只有29.5天左右,所以每个月的节气日期必然会比上个月延迟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气。这个月被定为“闰月”,被视为农历的13月。由于节气严格按照回归年的长度反复出现,按照上述规定设定闰月,必然保证农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非常接近。19年七闰法就是这样设置闰的。
由于采用恒气的方法,冬季一个节日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农历正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缓慢延迟,因此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地球在夏季至日附近运行缓慢,节气也较慢,一次可达16天之多。因此,夏季及其前后的月份有许多闰月,如农历的三、四、五、六、七月。从1821到2020年的200年里有74个闰月。其中1月、11月、12月没有闰,5月闰最多,达到16次。难怪我们遇不到闰月和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