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包括扫墓祭祖、徒步旅行、植树和拔河。
(1)扫墓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节,对应的春节是重阳节的中秋节。清明节扫墓是一种“扫墓祭祀”,是对先人的一种“对时间思考的尊重”。它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与历法中的信仰、祭祀、节气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祖先礼让有加,对未来追求谨慎。在古代,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有个好收成,除了祈求风调雨顺,我们还得求祖先保佑。因此,春节的传统是在清明期间逐渐形成的。
(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春天去踏青,也叫“去春游”,一般指早春去郊外散步。这种季节性的民间活动——郊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源头是古老的农耕祭祀的春节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春节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栽植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也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种树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明穿柳插柳的习俗。种树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农耕始祖神农,后来发展成祈求长寿的意思。
(4)拔河早期叫“拔河”,唐代叫“强钩”。它是春秋末期发明的,开始在军事上盛行,后来在民间流传。唐玄宗年间,清明节举行大型拔河比赛。从此,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