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道教的名称,民俗上称为七月半,佛教上称为笠原节。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也是一个复活的数字。易经:“重复同样的事情,七天后再来,天就好了。”第七,阳数和天数。天地之间的阳灭了之后,七天之后可以复活。这就是天地之道,阴阳循环的原理。“七”也有神秘的色彩,如天上的七星,人间的七情,色彩的七色,音乐的七调,诗歌的七韵,人体的七窍。“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开始受教育,十四岁开始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七个数字在民间按时间上演,计算时间时往往把“七七”作为最后的、复活的游戏。“七月是吉祥月,是孝月,十四(二七)是‘七’的循环数。古代人选择在7月14日(7月30日)祭祖,与“七”这个复活数字有关。
这个节日起源于秋季早期的“七月半”丰收,用以祭拜祖先。“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祖先崇拜和丰收节。在古代,人们常常依靠神灵的保佑来获得农业的丰收。春夏秋冬祭祖,但初秋的“秋味”很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先把最好的时令产品献给神灵,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祈求来年丰收。
“七月三十”原是古代民间祭祖的节日,但被称为“中原节”,起源于东汉以后的道教。道教有“三元论”,“中元”之名来源于“天官保佑元,地方官赦罪于元,水官缓厄于元”。佛教称七月半为“笠原节”。到了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道教中元节开始盛行,并逐渐将“中元节”固定为节日名称,定在7月15日,一直延续至今。
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小笠原节定在7月15日。从某种意义上说,七月半的祭祖节属于民俗,中秋节属于道教,笠原节属于佛教。在民俗上,“七月三十”是缅怀先人的传统文化节日,其文化核心是尊祖孝,不忘根。在佛教中,七月也被称为“快乐月”、“佛祖快乐日”、“吉祥月”、“感恩月”。佛教和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而佛教则侧重于那些从冥界释放出来的孤魂野鬼的“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佛教的融合。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1,河北省中秋节习俗
南皮县在7月15日带着水果、腊肉、酒和钱去祖坟。且持麻谷至田梗,谓之荐新。广平县中秋节以鲜食祭祖,并为孙辈准备蔬果、蒸羊,称为送羊。7月15日,清河县上坟祭扫,给女儿献上蒸羊。
2.山西的中秋节习俗
永和县的士人在这一天祭祀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在中秋节宰羊,与神灵一较高下。据说这样可以增加羊的产量。肉也给了亲戚,而那些穷人和没有羊的人则以羊的形状蒸面条代替。阳城县的农民用麦屑做成猫、虎、粮,在田里祭祀,叫下田。玛依县人民中秋节以小麦粉为儿童形状,称为面人,将亲戚家的孩子互相赠送。新县的农民在中秋节那天把五色纸挂在田秆上。
3.河南中秋节的习俗
中原祭拜商丘县地方官时,门口挂了一面纸旗,据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秋节放风筝。7月15日,知县在门前画了一个灰圈,并在圈内烧了纸锣祭祖。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也被称为鬼节,7月30日,盆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