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剪纸的起源

首先,春联起源于符涛(周代在大门两侧悬挂长方形红木板)。据《后汉书·礼记》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着鬼神申屠、雷宇的名字。“正月初一,桃作入户,神仙有名,百鬼畏之。”故清代《燕京时年》记载:“春联,即符涛也。”五代十国时期,在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宋史·蜀家史》说:后蜀之主孟昶,请学士辛在红木板上题诗,“因其非工,故佯作诗曰:‘新春来,甲节庆长春’”。这是中国的第二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被称为“符涛”。王安石的诗里有一句“千户总以新桃换旧桃。”到了宋代,桃符由红木板改为纸,称为“春贴”、“春联”。这种习俗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剪纸

(一)剪纸的历史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福的活动,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两千年的历史,凝聚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思想。在它的演变中,与彩陶艺术、岩画艺术等艺术交织在一起,延宕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脉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信仰和伦理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窗口。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艺术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剪纸的发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当时人们用很薄的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等方式制作工艺品,但早在纸出现之前就已经流行,即通过雕、刻、挑、刻、剪等方式,在金箔、皮革、丝绸甚至树叶上切割出图案。《史记·建通堤丰》记载,西周初年,有一个国王称王,把一片梧桐叶砍成“簋”送给弟弟,封为唐侯。战国时期使用的是皮雕,(湖北江陵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和银箔雕(河南辉县谷玮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是和剪纸一起拆除的,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于1967年,当时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北朝墓葬中发现了两幅带花的剪纸。他们用的是麻纸,都是折叠的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中国剪纸的形成提供了实物证据。

剪纸手工艺艺术的历史,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纸的出现开始的。汉代纸的发明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纸是一种容易发霉的材料。人们不会把它当宝贝一样保存,弄坏了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气干燥,气候干燥,纸张不易发霉,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发现北朝剪纸的重要原因之一。

剪纸在唐代一直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的诗中有一句“温水困住我的脚,剪纸唤回我的魂”,剪纸唤回我的魂的习俗已经在当时的民间流传开来。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可见当时剪纸的手工艺术水平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了一种天地之间的理想境界。流行于唐代,雕刻的花木图案具有剪纸的特点。比如日本正仓医院的“堆阳”图案,就是典型的手工切割艺术表现形式。到了唐代,还出现了剪纸制作的雕版印刷。人们用厚纸把它刻成蜡纸,然后把染料印在布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制品种类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例如,它可以作为民间礼品的“烟花”,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或作为灯笼和茶杯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用剪纸作为陶瓷的图案,通过施釉和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也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在皮影戏中雕刻人物;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雕刻版,用油纸板雕刻成图案,刮印的图案用剪纸工艺制作,分阴阳刻。长队应该被切断,以区分事实和真相。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艺术成熟并达到顶峰。民间剪纸手工艺艺术的应用范围更广,比如民间灯笼上的花饰、扇子上的装饰图案、刺绣图案,都是用剪纸作为装饰进行再加工。中国更多的人经常把剪纸作为装饰品来装饰家居,美化家居环境。比如门垛、窗花、橱柜花、婚礼花、天花板花,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除了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图案手工艺人,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最基本的队伍是农村妇女。女红是中国传统女性完美的重要标志。剪纸作为针线活的必修技能,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的一门手艺。他们要向前辈或姐妹学习剪纸的图案,通过剪、再剪、画、剪,用手工剪出新的图案,描绘自己熟悉和喜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树、亭、桥的景色,最终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二)剪纸的体裁

1,南方学校

(1)湖北绵阳剪纸

(2)广东佛山剪纸

(3)福建民间剪纸

(4)江苏扬州剪纸

(5)浙江民间剪纸

2.北方学校

(1)海伦剪纸

(2)庆阳剪纸

(3)山西剪纸

(4)右玉剪纸

(5)河北蔚县剪纸

(6)陕西民间剪纸

(7)山东民间剪纸

(三)剪纸的创作

1.印染纸——中国传统剪纸艺人会用毛笔把纸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2.烫印——染色后的宣纸干燥后,通常会出现褶皱。用热熨斗烫皱的纸。

3.做一个模板——下面这只蝴蝶的形象很简单。用铅笔勾勒出蝴蝶的轮廓。

4.烟熏模板——拿一张刚染好准备好的纸,弄湿,然后把模板压在上面。使得模板的一侧面向煤油灯。模板和没盖模板的地方会被煤油灯烟熏黑。当纸张完全干燥后,取下模板,然后离开煤油灯熏制的地方和模板覆盖的空白。这是剪纸的模型。

5.堆码——把剪纸样本放在一小堆染有淫荡颜色的纸上,大概20张左右,然后封在一起。

6.剪纸——中国的剪纸艺人通常选择长柄短韧的锋利剪刀。用它来剪有可视图形的那张,这样其他的纸就可以同时剪了。第一种是里面剪花纹,第二种是外面剪边。

在中国各式各样的剪刀中,蔚县剪纸独树一帜。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其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六个过程。

(1)绘画:设计师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客户的要求绘制图案,一般称为绘画。

(2)预定:在宣纸上预定画好的样子(一般一次50张宣纸为宜),根据样子的大小用剪刀分成小块。

(3)浸泡:将订购的商品放入水中,浸泡后取出,然后挤出其中所含的水分,晒干。

(4)雕刻:将泡好的商品放在蜡板上,按照图案的要求进行雕刻。

(5)染色:给雕刻好的产品着色。原料上色除尘;工具是毛笔和干净的报纸。

(6)包装:以上五种工艺生产的产品用纸塑或书籍、画框、黄金、铂金等形式包装。

剪纸装裱

1,安装前的准备

剪纸作品必须展平后才能装裱。然后,选择蕾丝的配色,预留一些蕾丝纸,准备和底片纸一样大小的支撑纸。最好使用与剪纸相同的纸张,纸张要光滑无色。使用前逐一检查,用刀刮去杂质,用清洁工具清洗干净。

剪纸装裱一般采用以下形式:

2.框架安装

一般市面上卖照片图片都是可以的。安装剪纸时,需要在支撑纸上的剪纸周围粘上少量白乳胶,否则挂架后,剪纸往往会掉下来或移动,显得凹凸不平。纸托的颜色选择主要看剪纸的颜色,起到衬托剪纸的作用。比如剪纸是重色的时候底纸就要浅色,剪纸是浅色或者白色的时候底纸就要重色。

3.纸板安装

纸板安装可分为平面安装和垂直安装。平面装裱时,剪纸用的透明乳胶全部粘在预先设计好的纸板上。立体装裱就是把纸盘分成两层,剪纸中间用透明片固定,外面用透明片或玻璃纸粘贴。这种装裱给人一种三维空间的感觉。

4、卷轴安装

卷轴是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它庄严、大方,以巨大的气魄和东方艺术特色挂在房间里,对于裱剪纸自然是上乘之选。如果请书法家在装裱好的卷轴上题字盖章,完全可以和中国的中轴线同画相媲美。装裱卷轴比画框贵,装裱技术难度大,但艺术效果挺好的。

5.胶水压制和安装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透明的化学材料越来越多,比如透明树脂胶,加一点促凝剂,把剪纸平铺在玻璃上,把调好的胶倒在剪纸上,然后用木框上拉伸的玻璃纸平铺在胶上,用橡胶辊压平,在400度光照下晾干。这种方法非常漂亮,可以永久保存,但是技术复杂。祈祷时如果温度控制不好,玻璃纸很容易被烤坏失效。这种装裱效果类似于照片粘贴。

(五)剪纸的象征意义

民间剪纸善于将各种物象结合起来,产生理想而美丽的效果。无论使用一种还是多种意象组合,都是以“意象蕴涵”和“意义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按照客观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他们还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段,结合约定的意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吉祥物,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隐喻成为意象组合的终极目标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长期广泛流传,最主要的原因是接受祝福、迎接吉祥事件的表现功能。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起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繁荣昌盛,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通过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图案。民间鹿与鲁谐音,鹤被视为长寿大鸟,所以鹿与鹤合在一起有长寿之意。在市民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类的劳动成为生存的保障,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对生命的渴望,保护生命,赞美生命,展示生命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真诚的信仰。“鹰踏兔”是民间洞房最喜爱的花卉之一,也是一种传统图案,在民间广为流传。鹰的意思是“阳”,就像鸡、鸟和乌鸦一样。在民间神话中,太阳被称为“三条腿的鸟”,人民称太阳为“乌鸦”。兔子的意思是“阴”。人们称月亮为兔子。鹰踩兔比喻男女之爱,体现了生殖崇拜的主题。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坐花、喜花,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崇拜和追求。以“扣碗”、“抓髻娃娃”、“鱼厝莲花”为题材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民间剪纸的表达语言不是简单直白的描述,而是一种信物的信息,借用约定俗成的观念意象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幸福的期待。各种简约怪诞的剪纸造型,蕴含着率真与美感,来自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模式和民间审美观念;它来自一个独特的造型系统,由程序系统和图像雕像组成;来自中国的原始哲学和世界观更是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