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阴历相关的节日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秋两个节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在春天开始后的第五天,大约在春分,这是农民为新的一年祈祷的日子。立秋后的第五天是秋分前后的秋分。通过这种方式,古代劳动人民不仅表达了减少自然灾害和获得丰收的美好愿望,而且还利用这种节日开展了对他们来说非常难得的娱乐活动。当社交日到来时,人们聚集在一起竞争,进行各种合作表演,并举行集体盛宴,非常热闹。
端午节-端午节最初不是在五月的第五天。民俗学博士马光庭说:先秦两汉时期,端午节的日期年年不同,按规律应在午后月的第一个午后日(多对应农历五月初五)。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农历越来越普及,他开始用数字来代替计算午月的午日,直接把端午节定在五月初五。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现在更多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的端午节起源于古代洛越人的夏季至日节,经历了从夏季至日节到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演变。古代罗越人崇拜太阳,在罗越祖山大明山四天阶上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北回归线上测量天象的祭祀祭坛。说明古洛越人在发明稻作农业的同时发明了历法。洛越人最早的历法是阳历。在阳历中,夏季的至日,当太阳在北回归线照射最强烈时,被设定为一年的中心,冬季的至日,当太阳落下最弱时,被设定为一年的结束和开始。阴阳历和干支年、月、日的方法流行后,古代洛越人把夏季至日所在的午月定为一年中阳气最高的月份,认为午月的第一个午日是太阳正中的日子,于是把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定为祭祀和调阳的日子,称为端午祭祀。因为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正午属于马,端午节也被称为马跃马日节或重午节。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因为每年端午节的日子都不一样,到了汉代,朝廷为了方便节日,规定每年端午节都要改到五月初五,于是端午节就演变成了现在的五月初五。
广西落月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午后并不完全等同于五月,因为它是从天幕节气开始,到夏季至日节气结束。真正的端午节是下午月的第一个下午日,如吴佳年武庚月的五五日,即公历2065438+6月16(农历五月十九)。
入梅和出梅——这两天的确定,是根据节气和干枝相结合的。根据历法,芒果种子后的第一个第三天是梅花,浅夏后的第一个最后一天是梅花。若天幕日天气为C,则定为入梅,若浅夏日地支不是,则定为出梅。中国的历书记载了霉雨的起止:始日称为“霉”,终日称为“霉”,这也是出入梅的称谓。
“现实中,我们不能靠日历上的梅子的到达和离开来指导生产生活,而是要听气象台发布的梅雨预报。”气象专家说,气象学上的雨季是指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的频繁降水过程。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故称“梅雨”;所以戏台温度高,湿度大,物件容易受潮发霉,也叫“霉雨”。梅雨的发生时期因地而异。
三伏——立夏后的第三天至日为“第一伏”,立夏后的第四天至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天为“末伏”,总称为“三伏”。“初宿”和“终宿”都是10天,中宿天数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季至日和秋季开始之间有四个庚日时,中期是65,438+00天,当有五个庚日时,是20天,所以“中期”到“终期”有时是65,438+00天,有时是20天。比如2014的“三伏天”,7月18是“初蹲”,7月28日是“中蹲”,8月7日是“终蹲”,8月17是“出柜”,算起来是30天。
三伏天的天气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湿度大。这种气象条件对人类健康有不利影响。
健康专家提醒,从夏季至日到伏兵期间,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及时补水,常喝凉水、酸梅汤、绿豆汤、饮料等。多吃苦味和酸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腊日——冬天过后的第三天至日在汉朝被认为是腊日,祭祀神灵。十二月初八被视为腊月,简称腊八,人们至今仍有喝腊八粥的习惯。也是“佛祖开悟日”。据说释迦牟尼在那一天得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