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庄稼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从小生活在农村,与土壤打交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和视野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有一点文化和勇气的人,选择下海,从此改变命运。

上世纪90年代,敢于走出大山在外流浪的年轻人,最终都会选择在城市定居。慢慢的,农村的人越来越少,留下了一些老弱妇孺,或者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不识字。

尤其是留在山里的人,只能选择种地自食其力,会有不折不扣的庄稼人。

山里的庄稼人虽然眼界狭窄,但格局不小。他们的心像山一样宽广而单纯,他们的骨子里永远是单纯的,善良的,有耐心的,坚强的。更重要的是,知足常乐的心态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群山挡住了他们的视野,却给了他们一颗善良单纯的心。他们一直保持着好客和互助的习惯。

只要村里一家有事,其余人都会主动帮忙,尤其是婚丧嫁娶。楼主不用挨家挨户,只要家里的劳动者自觉去。

如果家里有客人路过,即使不认识,女主人也会赶紧倒茶装烟,然后收集食材邀请客人到家里吃饭,还会邀请几个邻居过来一起喝几杯。

据公公婆婆说,当时他们接待了很多路过的陌生人。老钱怕他们被骗,叫他们少和陌生人接触。公公总是说:“只要你是对的,就不怕被骗。如果那些人去了我们的荒山野岭,连热饭热水都没有,是不是也显得我们农民太小气了?”

虽然他们在接待客人方面确实被忽悠了不少,但是他们的热情和善良是不会被抹杀的。这是庄稼人的天性。

虽然许多农民不识字,但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烂熟于心。他们比许多有文化的人懂得更多。

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不同的季节种植不同的蔬菜和谷物,从耕地到种植,到除草和施肥。要几个月才能有收获,但他们总会耐心等待,用心培育每一株幼苗。

记得去年我公公种了好几亩玉米,挑牛粪,除草,施肥,费了好大劲。最后在我快要掰玉米的时候,被一群野猪吃了两个晚上。婆婆特别难过,公公却淡定地说:“野猪也饿。吃了就吃了。如果你明年再种它们,你就不能再回来了。”

公公说这话的时候,我就坐在他旁边。我看着他淡定的样子,被他从容、淡定、坚强的性格所折服。后来公公把野猪留下的玉米背了一点,今年继续种了一些。

老钱一直反对我公公常年种粮,机器设备进不去。每一步都要手工完成。粮食产量不高,根本挣不了几块钱。也让人够累的。如果野猪来吃,那就更值了。如果能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的产业,可能会有更好的出路,但是我公公不听老钱的,每年还在种地。

老钱还动员了村里的几个农民,希望他们能转变观念,团结起来做一件事,让全村都富裕起来。最后,没有人听他的。老钱想不通,为什么这些人宁愿每年吃苦也不愿意改变。

其实我挺理解这些老人的想法的。他们小时候又饿又怕。只要家里有吃的,他们就不慌。他们那一代人对钱没什么概念,花够就行,但是晚上要存够吃的才能睡。

我公公10、20岁就开始种地了。那时,许多家庭缺少食物和饮料。然而,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一家人吃到了白米饭和细面粉。他从来没有饿过,家里也从来没有缺过饭。

在他心目中,现在的社会已经很好了。每天吃饱穿暖就是最好的生活。物极必反,穷福不老。没有长久的富贵,平淡的日子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公公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老实的庄稼汉,但他的坚强和责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座靠天吃饭的大山里,常年遭受自然灾害。有的农民累了半年。如果他们遇到洪水或干旱,许多家庭将失去他们的庄稼。

之前听父亲说过,1972的特大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村子,冲走了很多人。许多田地、庄稼和房屋被冲走,村民们挨饿受冻。重建田地和房屋花了三年时间。

面对不可预知的天灾,庄稼人总会乐观地说:“种在地里,收在天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其他的什么都不管!”

公公经常对我和老钱说:“万物生于大地。不要抛弃它。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只要勤奋,就能活下去。不要总想着出去赚大钱,过平凡的生活。人要善良知足,上帝会保佑你的!”

老钱每次听公公说话都爱顶嘴,我却喜欢和他聊天。我觉得他的很多话还是挺有用的。虽然他一生成就不大,但他内心的乐观值得学习。

虽然上了几天学,走出了大山,开了眼界,但还是喜欢农村的农民。他们热情善良,坚强负责,还有很多城里人没有的乐观豁达。都说农村人老实,但老实里有说不清的智慧。也许这就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