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吃饭晒太阳是什么意思?

随便翻翻历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人从“吃”开始,然后用新的形式或符号来发展节日和节气的内涵,无论是迎接盛大的节日,还是面对节气由冷到热的变化。就连古人也用“吃”来鼓励自己度过酷热难当、食欲不振的三伏天。

夏天最热的一天叫做“三伏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刘本纪》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用狗辟邪。”也就是说,2600多年前秦人进入三伏天时,就是靠吃狗肉来防暑祛病强身健体的。汉朝陷入埋伏,皇帝还是给大臣们肉吃。《韩曙》曰:“东方朔乃阿郎,在福日奉圣旨赐肉,新月拔剑独切肉,谓同官曰:‘汝早归,请赐之。’那就是,配肉去。“什么肉?司马迁之孙写给朋友的那封著名的信《致孙书》给出了答案:“田家劳苦,老了住蜡,煮羊烤羊,争酒。"三国时,魏国大夫鱼谦在《典略》中说:"和邵的子弟,* *日宴饮,三伏天常日夜醉酒。至于无知,云是用来躲避暂时的酷暑的。“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

古人在闷热的夏天吃高热量的狗肉羊肉胡辣汤面,让现代人有点吃惊。其实这是因为古代流行“五行相生”的说法。祖先普遍认为,最热的三伏天属火,庚戌属金,金怕被火(火)熔化,所以到了三伏天,“金必藏”。同时也和中医提倡的“以热养热”养生法有很大关系。

东晋时,达官贵人改吃面条。历史学家在《魏春秋》中说:“吃汤饼(面),用毛巾擦汗,就知道自己不富粉。”在唐宋的史料中,更是少见“祭肉于孙”的记载。尤其是随着水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海外蔬菜水果的大量涌入,轻松度过夏天正在成为一种时尚。除了延续周朝的“赐冰”之外,用少油的清淡爽口的饮食代替了狗肉和羊肉。在清朝,北京人睡觉时用“苏叶”、“甘草”等草药熬制“夏汤”,有的人干脆在三伏天吃素。这在旧都流行的饮食习俗中有所体现,如“饺子二楼卧,煎饼三楼摊,鸡蛋三楼摊”。

古代三伏天的另一个亮点“孙服”,出现的比较晚。“晒书”可以算是最早的“晒书”,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七月七日,龙浩仰卧日中出。人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我印刷书籍。”“农历七月初七一般是临近‘三伏天’的尾声,规模和社会参与度都很小。传说全民“晒太阳”起源于宋真宗,但史料中没有记载。相反,明代刘东、俞懿正合著的《帝都风光略》卷二中的“春日”,详细记录了当时北京“晒太阳”的盛况:六月六入宫那天,皇宫要晒皇帝的仪仗马车,老百姓晒衣服、晒被子。“旧儒破书,贫女穷,在阳光下反复劳作,却被收了。”

有人认为把皇帝的“华丽驾御”与穷人的“破书破衣”相提并论,显示了作者对权贵的傲慢,但我认为这体现了“阳光是最公平的”书中还提到“三伏天洗大象,锦衣卫打旗击鼓迎大象,浴响城门...两岸观众多如牛毛,脸如鳞。”看来明朝三伏天强烈的阳光已经被人们充分利用了。

古代人睡眠饮食的变化和“日光浴”的流行,见证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资源和健康意识的觉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