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过年的民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一个地方最典型的风俗文化。春节将至。为了全面反映春节期间海南各地丰富多彩、令人回味的节日风俗习惯,南方都市报记者兵分五路,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区的过年习俗,深入了解海南省浓郁的地方文化,品味浓郁的年味——

海口村——挑房、围灶、吃素菜

海口农村的春节习俗非常热闹。说起春节,首先要提到“挑房”(海南话)。挑房子,简而言之就是在家打扫卫生。一般要用竹枝叶制成的大扫把将屋顶、屋檐、墙壁上堆积的灰尘、蜘蛛网等污物清扫干净。除了清洁房屋的灰尘污垢,还包括清洁家具、衣服、被子等。这种习俗在海口农村很有讲究,代代相传。

年夜饭永远是过年的重头戏,海口的乡村也不例外。传统上,海口人把年夜饭称为“围着炉子吃”。一家人围着一个炉子,炉子上放着一口锅,一家人围着吃饭。鸡肉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们当地的名吃——奶羊。把锅里的汤烧开,用筷子把剁碎的肉和蔬菜放在汤里,煮好了就可以吃了。蘸着调料吃,味道鲜美。

吃“米饭配蔬菜”在一些村庄,吃“米饭配蔬菜”也是重要习俗之一。东山镇紫罗村村民陈海说,在他们家乡,除夕夜吃“米饭配蔬菜”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习俗。所谓菜饭,就是把肉、菜、米混合在一起,用叶子包起来,捧在手里吃。据陈海说,生产卷心菜米饭仍然很麻烦。第一件事是煮干饭;其次,将油菜洗净、晾干,制成大米;准备一些大蒜,韭菜,瘦肉,鸡肉,虾皮或者香肠。这些原料准备好后,先把菜和肉炒一下,再把蒜和虾一起炒米饭,把菜和肉倒入米饭里拌匀。最后趁热把米饭打成菜叶,用手捧成一团。吃蔬菜和米饭意味着团圆。

吃素食。元旦吃“斋”也是海口人的传统习俗。斋菜煲是海口人的传统菜肴,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动物原料。海口素食锅的制作方法很有讲究。先将腐竹、粉条、黄花菜、香菇、黑木耳等干菜浸泡漂洗,用开水浸泡,过滤晾干,再分别用热油煸炒,文火煨熟备用。将黑豆芽、甜菜、水芹等洗净切块。分别翻炒,加入半味;将豆腐干切成长条,放入热油中炸至黄色,再加入调料至半味。然后,加热锅。油热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加入清水,加入一些酱油、味精和香油,用小火煮透。然后将煮好的素菜根据原料的颜色每隔一段时间放入砂锅中,用中火煮熟即可食用。

第一天禁食意味着来年不杀生。如今,这一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在很多人看来,大年初一禁食,通过调整过年的饮食结构,有益健康。

元旦过后,剩下的流程就是走亲访友。农历大年初一通常是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回父母家探亲的日子。回父母家走亲戚,一般会带两种礼物,年糕和橘子。年糕,在海口的一些乡村也叫甜年糕或年糕篮。它是用糯米粉和黑糖搅拌成糖浆,倒入竹篮里,放在锅里蒸。传统上,村民们用一张红纸包裹年糕,这意味着巨大的成功。橘子的“橘”字与“吉”字谐音,所以送橘子也是送好运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口村的春节习俗在传承的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很多地方的春节,除了一些传统习俗之外,一些老人相约一起下棋,年轻人则一起举办拔河、排球、舞狮等文化活动。

文昌灯会送灯笼是农村的传统项目。大年三十过后,各乡镇根据不同的吉日开始“送灯笼”。这一天,家家杀鸡宰羊,烹制许多传统食物,举行盛大宴会,邀请各界亲友到家中做客。

村民们举着灯笼(灯笼上可以看到72个“幸福”字和36个“长寿”字。灯的正面还印着“生财之道”、“生贵子”等吉祥文字,或者是怀古风景的人)。一个“灯主”领着队伍沿着村子走,敲锣打鼓,放鞭炮,然后去村子不远处的公庙。灯一挂,人们就蜂拥而至抢采花灯。

还是有些强调“灯主”的出现。因为“灯”与人口中的“丁”谐音,所以人们把“灯”与“丁”联系在一起,意思是给一盏灯就意味着富贵荣华,所以“灯主”是根据村里有男孩和家境殷实的村民轮流担任。主要负责筹备经费,联络演戏,跳舞,公祭,送公灯笼等事宜。而且参加送灯笼的人必须是有男孩的家庭才有权利送灯笼。

在送灯笼的过程中,我们会跳杯,表演木偶红,琼剧等活动。

文昌灯会送灯笼是农村的传统项目。大年三十过后,各乡镇根据不同的吉日开始“送灯笼”。这一天,家家杀鸡宰羊,烹制许多传统食物,举行盛大宴会,邀请各界亲友到家中做客。

村民们举着灯笼(灯笼上可以看到72个“幸福”字和36个“长寿”字。灯的正面还印着“生财之道”、“生贵子”等吉祥文字,或者是怀古风景的人)。一个“灯主”领着队伍沿着村子走,敲锣打鼓,放鞭炮,然后去村子不远处的公庙。灯一挂,人们就蜂拥而至抢采花灯。

还是有些强调“灯主”的出现。因为“灯”与人口中的“丁”谐音,所以人们把“灯”与“丁”联系在一起,意思是给一盏灯就意味着富贵荣华,所以“灯主”是根据村里有男孩和家境殷实的村民轮流担任。主要负责筹备经费,联络演戏,跳舞,公祭,送公灯笼等事宜。而且参加送灯笼的人必须是有男孩的家庭才有权利送灯笼。

在送灯笼的过程中,我们会跳杯,表演木偶红,琼剧等活动。

儋州自古被称为“博尔”。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情浓郁。

88年海南建省前洋浦属儋州。其习俗也继承了儋州习俗。以下是对中国新年习俗的简要总结,与您的内陆朋友分享:

元旦前29:准备过年;打扫庭院,整理家居用品;贴对联(儋州素有“诗之乡、歌之海”之称,儋州人会唱歌、写对联,逢年过节自己写书的人也不少);

除夕:(做两件事)

1,祭祖:先祭祖家的祖先,再祭祖村里祠堂的祖先;祭祀供品有:水果、蔬菜、鱼、猪肉、整只鸡、家常菜、水、米饭、白酒、蘸了叶子的白石灰(这些供品的意思是“鱼和肉”,表示你晚年富足);祭拜时,先念先人敬语,然后祝福,再倒酒入杯,烧报纸(黄蜡烛纸),点鞭炮,鞠躬行礼。

2、吃一顿团圆饭:30这一天,全家人聚在家里,不宜外出,禁止走亲访友。一家人回忆往事,一起吃了顿团圆饭。晚上7点到9点是“点灯”(“点灯”从这天持续到大年初一16),家里的男人要管这件事。换上祖上供奉的水和米,放上水果(或把青甘蔗竖着切成两半,把各节摆成“井”字形放在舞台两侧的碗中),点上蜡烛,烧上香(一对红蜡烛,三根大香,六根小香),烧上报纸(黄蜡烛纸)发出鞭笞声;晚上,从10到11,村民们聚集在祠堂里等待神灵。这个仪式非常隆重。首先,烧香,敲锣打鼓。这位“先生”读了祭祀手稿,并邀请诸神来到村庄,然后焚烧报纸和鸣鞭。午夜时分,12,家家户户准时在家烧香鞭笞,烧香的仪式就像是“点灯”的过程;

元旦:上午10,召集村民到祠堂集合,进行“开令”仪式。这个仪式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开令”后才能出村,否则不利。多年来,这种习俗仍在民间盛行。“开光令”需要问“同志”(祠堂里神仙木雕、祖宗神像的“代言人”),因为在习俗里,神仙之间是不能对话的,所以只能靠一个被神仙信任和附身的男性来给神仙下达指示,扫清一切道路,辟邪;“开房令”之后,就可以上门参观了。

过年:同村亲戚的友好拜访;

从大年初三到正月十六:是“新年快乐”的时候。儋州的拜年和北方不一样。为了迎接好客人,适当安排参观时间,根据当地习俗设定参观时间。如下所示:

元旦:夏兰;

农历大年初一:犀浦、甘冲(巨然、东、临高、南等。);

农历大年初一:新英湾地区(巫山、盐田等。)

农历大年初一:杨浦村;

大年十六:白马井;

每逢过年,各村都会自发组织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如调弦、舞狮、舞龙、赛龙舟、球类等,深受百姓喜爱。

三亚——除夕做年糕,拜年买鞭炮。

三亚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年俗既传承了传统习俗,又融入了许多特色元素。

除夕做红糖年糕。说起过年,海南很多市县都有做年糕的习俗,三亚也不例外,但三亚的红糖年糕却是众多年糕中的一绝。

三亚红糖年糕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首先将糯米粉放入盆中与水混合,然后与一些椰子粉和花生混合,然后将细分的红糖混合到水中融化,加入盆中并剧烈搅拌,直到混合物变成均匀的糊状。然后放入锅中蒸几个小时。蒸出来的年糕很有弹性,颜色是酱红色,吃起来像软糖,口感极佳。

以前红糖年糕只能过年吃,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支起锅做饭。现在生活好了,也可以买过去过年才能吃到的红糖年糕了,但是每个过年大家还是会制造一个亲手感受新年的氛围。

过年的时候孩子一定要买鞭炮。大年初二,已婚妇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老公一定要陪着她带礼物去父母家拜年。不管她带补品还是零食,她带的礼物中一定有一个是鞭炮。

据了解,在三亚,大年初二,一位大爷回娘家跟老伴拜年,一定要买一套鞭炮。这是多年来的习俗。每年陪老婆回老家拜年都要准备鞭炮。到了父母家门口,可以送给其他亲戚。鞭炮放完后,才能进去给老人和其他亲戚拜年。带鞭炮去公公婆婆家拜年,既是礼遇需要,也是对长辈等亲人的祝愿。

陵水——接香,搬年货,用槟榔拜年

除夕夜,新年钟声敲响时,家中最重要的男性会恭敬地摆上几根香。据当地老人介绍,相传从除夕12到大年初一黎明,这段时间代表吉祥神仙会陆续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好运和财富。这些香是用来迎接神仙的。负责点香的男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接香”。从大年三十12到大年三十初五,家里的香火一定要持续到永远。因为在陵水人的观念里,香火的延续也代表着这个家族后代的兴旺。

“搬年货”海南很多地方在大年初一早上都有吃素的,陵水也有同样的习俗。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陵水人赋予了素食新的意义。在陵水,人们把素食称为“动年货”。元旦一大早,勤劳的家庭主妇们就开始为“搬年货”忙碌起来。金针菇、粉条、茄子、腐竹等素食材料被家庭主妇们巧妙的烹制,为清晨增添了一份温馨的香气。一家人起床后围坐在一起,每人一碗米饭,一起吃美味的素食。大人总会让孩子“多吃点”,把各种丰盛的“年货”都“搬”进肚子里。这一年,他们会财源广进,生活富足。

拿槟榔过年。陵水人爱吃槟榔,槟榔在陵水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春节这样重要的日子里。过年前,陵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很多槟榔。将槟榔切成四瓣,然后在《吃槟榔》中制作的一片特殊的叶子(俗称槟榔叶)上涂上一些特殊的酱料,折成一个小三角形。大年初一,到了给长辈拜年的时候,捧一把槟榔“演戏”也不错。每次遇到长辈,晚辈都会拿出两个带“小三角”的小槟榔放在手心里,然后双手捧着,一边恭敬地递过去,一边说“新年快乐”。长辈微笑着接过槟榔,代表接受晚辈最真诚的祝福。

五指山的黎族——封米缸、清水洗脸、倒牛酒

说到海南中部,自然会想到五指山和五指山下的黎族同胞。黎族节日习俗是五指山年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哪些内容和特点?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黄。

黄,黎族人,在省民族博物馆(位于五指山)工作20年,从事海南民族文化相关专题研究。黄说,黎族人民非常重视春节,并有一套独特的习俗:

密封米缸。米缸密封仪式是春节的前奏。农历十二月中旬,村里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要举行封米坛的仪式。方法是选奇数个吉祥的夜晚,半夜鸡叫三声后,她把自己专用的米缸装满,然后用一张红纸把缸口封好,扎紧。正月十五,举行揭开坛子的仪式,用坛子里的米给全家人做饭。

为春节做糯米糕。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糕过年。即,将浸泡过的山岚糯米放入蒸笼中蒸熟,放入木制研钵中捣碎,然后揉成饼。春节期间做的糯米糕有两种:一种是碗大小的普通圆饼,主要在春节期间使用。

用清水洗脸。在正月初一的清晨,每家每户都要把自家缸里的水倒掉,然后用井里的水灌满缸,这就是所谓的“新水”。然后用这水加热供全家人洗脸,称为“新水洗脸”,祈求新的一年眼睛明亮,工作顺利。

给牛灌酒。这是黎族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给自家的牛喝特制的酒。一般每头牛喝一小桶酒。黎族人认为,养牛也是主要劳动力。春节期间,耕牛也要停工休息,饮酒强身,为来年增加精力,更加努力。所以,所有被犁过的牛在这个时候都有喝醉的机会。该酒混合了几种具有跌打损伤和祛风功效的草药汁。喝完牛,要醉躺两三天才醒。以前大户人家都有几十头牛,每到春节经常要用几十坛酒。

新年快乐。拜年是过年最热闹最有趣的部分。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的任何一天都可以拜年。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拜年的礼仪也很有讲究。还有同家的人,亲戚朋友,女婿去岳父家拜年。其中,女婿给岳父家拜年最隆重。届时,女婿将带领妻子和家族的几十个兄弟,向包括岳父一家在内的所有家庭拜年。过年要放鞭炮,敬槟榔,敬香烟,喝山兰利口酒,在宴席上唱山歌。正月十五前亲戚朋友互相拜访时,如果来访者放鞭炮,主人就当作是拜年,即以拜年礼仪对待客人。

临高澄迈——拜、睡赋、吃墨鱼

澄迈有些地方在大年二十九下午杀猪,往往是几个家庭共同杀一头猪。30日,他们开始用猪肉、内脏和饭团祭拜公祖,请求公祖保佑全家健康、出入平安、庄稼丰收、牲畜兴旺。如果你在2008年许了愿,你应该在那天许。而这个过程叫做“围炉”。“火炉”没烧完,不能杀鸡杀鸭。半夜12,家家户户都在摆放祖先香炉的正厅里,放上两小堆削好的甘蔗,一个柚子,三个橘子,还有猪内脏,然后点上香,放鞭炮,迎接新年。这个过程叫做“熏香”。烧香之后,大人们开始做新年和第一顿饭,并邀请全家人来吃。第一碗饭一定要吃完,第二顿饭一定要上,不管能吃多少。

与澄迈相邻的临高,把除夕夜全家聚餐称为“围炉”(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团圆饭和年夜饭)。“围灶”后,大人让孩子穿上新衣服、新袜子睡觉,称为“睡好觉”。睡得越久越开心。到了烧香的时候,全家人都醒了,孩子们给父母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后者给前者发红包。香火过后,全家人只能吃素菜不能吃荤菜,如芹菜、青菜、大蒜、扁豆、豆腐等。做饭的时候只能用花生油炒,大年初一中午12以后才能吃鸡。晚饭后上床睡觉,大年初一睡到上午9点多。反正第一天不能去拜访拜年。

在拜年方式的选择上,各地不一样。例如,在临高,新年问候始于农历新年的第二天。一般是最重要的家庭先走,比如女儿女婿回父母家,下级去上级家,晚辈去长辈家。去的时候买橘子和鞭炮,代表好运。见面时,他们大喊“恭喜”,然后放鞭炮,寓意岁岁平安。初二到十五,只要听到鞭炮响,就知道谁家有人来拜年了。拜年的酒桌上,小康家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那就是墨鱼。临高方言称墨鱼为“红”,听起来有点像“通”。过年吃了个“通行证”,一年到头什么都干,一切都很顺利。所以,第一个月,临高墨鱼很贵,卖的很好。

在澄迈,走亲访友拜年通常从大年初四开始。当然,农历四月初四应该是个吉祥的日子。拜年的时候只是买礼物而不是鞭炮。

琼海——送穷,备年货,酿新娘酒。

琼海人不把过年叫做“当年”,而是把过年当成一件大事,充满了深深的期待。琼海人在春节期间有许多习俗。

“送穷人”。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室内外卫生,清洗蚊帐和被褥,甚至洗一箩筐的家具,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把几样旧东西拿到村口点着,叫做“送穷”,意思是把那些教都埋了,换来新一年的好运。

“为一年做准备。”送走“穷人”,去市场上买年货。给全家人买新衣服鞋袜家具农具油盐醋春联纸钱香。在北方地区,把大米磨成米糕,叫做“甜米糕”,希望明年能种下一大片田地,过上甜蜜的生活。在南部地区制作花生爆米花糖果意味着明年将是炎热和甜蜜的。除夕前贴春联年画,门楣上还贴了一个叫“对冲钱”的纸符。

“绕炉”,也叫“守岁”。除夕夜,宰杀鸡鸭鹅,准备各种菜肴。祭祖后,晚上全家围坐,父母给儿孙“压岁钱”,子女给父母“孝心钱”。这家人过去常常边喝茶边聊天。父母给儿孙们讲一些他们来年的生产生活情况,儿女们也祝父母新年快乐。现在是围着看春晚。直到半夜,父母把香炉里的旧骨灰换成新的骨灰、沙子、米粒等等。然后三茶五饮,饼干甜食,素食正餐,祭祖。

这一牺牲备受关注。“三茶五饮”是指三杯茶或五杯酒。素菜通常是水芹、茄子、豌豆、北京粉条、鱼等。“围着火炉”之后,大家都睡着了,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孵年”。希望明年是温饱年。

大年初一到初三,也是有禁忌的。第一天不能杀动物,第二天可以杀鸡杀鹅。初一初二除夕燃放的鞭炮纸屑扫不掉,会把钱扫走的。

在南方的福田、尚勇、潭门等地,还有一种流行的“酿新娘酒”的习惯。这一年,一个女儿出嫁了,结婚了。当她第一次来拜访她的家人时,她必须拜访所有的叔叔和兄弟。家家户户摆酒席,等着女儿女婿来拜年。动动筷子,吃一两口恐怕还行。户主还要给女儿女婿红包。女儿女婿只送鞭炮,一般是“炮车”,一进门就放,告诉大家孩子回来拜年了。当然,每个拜年的人都要带鞭炮作为礼物。因此,在村子里,这几天炮声和笑声不断。

“油炸谷口”是在第三天早上举行的。这顿午餐的所有饭菜都是油炸的。北方地区的年糕切成小块,炸软。“炒谷口”的意思是期待今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衣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