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统节日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节日习俗

重阳节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也叫重阳节,在九月的第九天。每个重要的节日我们都会有一些传统习俗。我收集了关于重阳节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传统节日习俗1 1,饮重阳酒、菊花酒。

重阳节喝菊花酒的习俗由来已久,但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解释。一个是起源于古代,是杜康创造的,一个是起源于汉初,起源于宫廷。但无论哪种说法,将菊花与酒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和深远影响的,都是晋代的陶渊明。陶渊明一生爱菊爱酒。他在《闲散九日》序中写道:“我闲散而居,爱九之名,秋菊满园,却不愿取酒,又为之忧。”魏晋以后,唐代也流行菊花酒。权德舆《嘉兴九日送亲友丹阳》诗说:“草露衣寒,山风菊香”。历代文人喜欢菊花酒,一方面与菊花酒的保健功效有关,另一方面与文人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强烈推崇有关。

当然,山茱萸和菊花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山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梁璐之梦》说:“此世菊花山茱萸浮于酒饮之上,山茱萸以驱邪为名,菊花以延寿为客,大妈以此二物为役,以除阳九邪。”杜牧《九天登高》诗中“世人难张口而笑,菊花须插其头。”可见除了喝菊花酒,还有捧菊花的习俗,山茱萸除了插在头上吃,或者戴在胳膊上吃,或者把山茱萸放在香囊里吃。这一习俗后来发展成各种习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悬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或将彩带剪成山茱萸和菊花的形状互相赠送。

2.登高呐喊,欢聚盛宴。

爬山是重阳节的典型习俗。无论是驱邪祈福,还是宴饮狂欢,古人在重阳节时,一般都与爬山紧密结合。攀登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它主要与先民的狩猎和采集活动有关,然后慢慢与人类的认识或祭祀、山神崇拜、攀登避灾、攀登成仙等活动有关,从而赋予了攀登特殊的意义。

3、重阳骑射,重阳竞技射击

先秦时期在九月举行大规模狩猎和军事演习的习俗也在汉代以后流传开来。据南齐记载,南朝宋武帝武帝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部队的日子——这可能就是后世“秋兵上战场”的由来。【12】而后世流行的重阳饼,据说是当年分发给士兵的干粮遗留。到了唐代,“重阳骑射”发展为“重阳射”,成为唐宋重阳节的重要竞技习俗。据说当时的王公贵族都很享受。

传统节日习俗重阳节2 1,爬山

爬山的本义是避灾,后来有强身健体和欣赏美景的目的。爬山远望,会让人想起远方的亲人,有想家的意思。唐代大诗人王维写过一首诗,名为《山假日思山东兄弟》,诗中写道:“身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兄弟们爬山的地方少了一个人,插得到处都是。”反映了重阳上爬山,插山茱萸,思念亲人的情况。

以农时节气来说,初霜前后仍是户外活动的好机会,昼暖夜凉,空气清新,枫叶火红。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大雁在天空中歌唱,声音悲凉。这个时候,登高望远,感悟人生,心里才会真正有滋味。

道教上山有接近天空的意思,渴望得道成仙。

登山和野餐的结合是重阳节发展的一种时尚。在重阳上旅游,亲近自然,观赏自然,欣赏自然,回归自然,带吃带喝,家人团聚,亲人陪伴,邀朋邀友,回应邻里,远离喧嚣,抛开烦恼,徜徉于山川之间,品尝美食,是一件惬意的事。

2.欣赏菊花

九月被称为“菊花月”,是菊花蟹肥美的时候。花开凋零,唯有菊花霜开,一簇簇,一簇簇形态各异的花朵,清新淡雅的韵味让秋天更加活泼多彩,令人赏心悦目。节日举行菊花会,全城的群众都去会场赏菊。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吟诗成为时尚。菊花以黄色为主,属于秋天的金色,金色中的黄色。黄菊花不仅适合九月时节,也是重阳节赏菊的主色调。菊花以其优雅、坚定、骄傲而受到文人墨客的欣赏。古代把未婚女子称为“黄花闺女”,说她们贵气高雅。重阳节,姑娘们不仅赏菊,还戴菊花。“世间难笑,须满头栽菊花”(杜牧石)。文人也有重阳画菊、赠菊、咏菊的习俗。

3.喝菊花酒

“早饮木兰,晚饮露珠,晚饮秋菊。”从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吃菊花的习俗。菊花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作用。菊花在秋天的寒霜中绽放,芳香四溢。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古人称菊花为“延寿客”。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会一起采摘其花蕾的茎叶,用小米酿造成酒,等到次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再开坛饮用。喝菊花酒可以活血行气,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避灾避难,长期饮用对身体大有裨益。人们多喝菊花茶,其味苦而平,“久服,益血,益智,抗衰老,延年益寿”。

4.插入吴茱萸

插吴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山茱萸,又名月角、矮子,又名“避邪翁”。它是一种药用植物,对内脏有益。晋代时,人们意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开始种植。重阳节,人们把山茱萸放下,戴在头上。据说可以御寒避灾。隋唐时期,山茱萸的作用被夸大,成为驱魔人。在室内喝山茱萸酒、戴山茱萸胶囊、佩戴山茱萸花、插山茱萸辟邪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宋代以后,插吴茱萸的习俗逐渐淡化。山茱萸不再被视为圣物,而只是作为药材使用。随着重阳民俗重心从驱邪消灾向延年益寿、插山茱萸的转移,该习俗逐渐式微。

5、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像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由米粉和蒸熟的枣、栗子、石榴籽或其他干果制成的。精致的重阳糕,应该是九层,象征宝山,上面有两只小羊,赵九九重阳。在蛋糕上插上一些小纸旗,代替山茱萸,点上蜡烛和灯,吃下蛋糕,和谐地“爬山”。起初吃重阳糕有驱邪祭祀的意思。后来,重阳饼演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蛋糕上点缀着红枣和栗子,有早生贵子的传统寓意,是祈求孩子的象征。明清时,九月初九的早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祝福他们:“愿我的孩子万事高。”这是“高”和“高”的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子女的殷切祝愿。人们认为在重阳节,登高吃饼象征着未来会越来越高。

重阳节的传统节日习俗3 I .插吴茱萸

古代有九月九日插山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山茱萸节。山茱萸香味浓郁,具有驱虫除湿、祛风、消食化积、治疗寒热的作用。可入药,也可制成酒,养生祛病。因此,在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望远时佩戴山茱萸或插山茱萸的习俗,也可以将山茱萸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辟邪、求吉祥、延年益寿。

第二,喝菊花酒

菊花酒性凉味甘,具有明目、养肝气、宁胃、益血、治头晕、降血压、减肥等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喝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流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菊花盛开时,人们采集菊花的茎和叶,与谷物混合酿酒,等到明年九月九日饮用。

第三,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出门登高望远。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1.在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老阳和阳极将在1999年发生变化”。因此,在9月9日,他们去山上登高望远,并崇拜山神以求好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活动。

2.重阳节和繁忙的秋收大多结束了。这个时候老百姓比较闲,山里的野果和药材都成熟了。于是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去山上采集野果和药材,然后逐渐把活动集中在重阳节,就演变成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第四,欣赏菊花

重阳节期间,各种菊花盛开,所以观赏菊花自然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观赏亮眼的菊花,我们还会点菊花灯,举行宴会,结合音乐和鼓,庆祝大庆的重阳节。

五、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食品。作为一种节日食品,它最初是用来庆祝粮食丰收和品尝新粮的。因为“高”与“高”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所以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饼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