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是什么?
中国农历将一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天是一小时,三小时是一口气,六口气是一瞬间,四小时是一年。气是节气,时间是季节。人们常说有四季八节。在这里,时间是季节,四季是四季。《礼记》:“天有四季,春、秋、冬、夏。”第八节:古老的立春,漫长的夏季;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是八个节日。《左传》。《Xi公五年》:“凡分、到、开、合,必写云、事,以备过去。”孔《英达疏》:“每逢春秋分,冬夏,长夏,立春为开,立冬,立秋为闭。这八个节日那天,一定要去台湾,把看到的云、看到的事都写出来。”节气:从小寒开始,太阳穴每增加30度就是另一个节气。有十二个节气:小寒、立春、惊蛰、长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与十二中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
立春:每年阳历2月4日左右太阳达到315时开始。中国习惯把立春作为始于春天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正月节,立,始也...立秋和长夏是一样的。”立春是节气,是第一个月的开始和开端。立春是春天的开始。
雨:每年阳历2月19左右太阳达到33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正月水从天来,立春属木。然而,那些生于木头的人必须有水,所以春天的开始是雨。”雨是二月的中性气氛。雨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逐渐增大。
令人吃惊:每年公历3月6日左右,当太阳达到345°时,它就开始了。《月令七十二变》:“二月节......万物惊雷惊,故说是蛰虫而逃。”蛰是二月的节气,天气转暖,逐渐有春雷,冬眠的动物就会出土。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耕季节。中国中部有一句农业谚语说:“过了惊吓节,春耕就不会停止。”
春分:每年阳历3月21左右,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二月中旬,分半,为九十日半,故称春分。”也就是说,春分把春天的九十天分成两半。“春秋满露。阴阳出入》:“春分,阴阳亦半相,故昼夜既寒又夏。”春分是二月的半空中。这一天赤道上的直射阳光几乎和昼夜一样长,然后直射阳光位置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长,夜晚短。天文学规定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句农民谚语:“春分麦起,时时刻刻值千金。”春分那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方向逐渐从正东和正西转向东北和西北。
清明:每年阳历4月5日左右,太阳达到1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三月节......这时候一切都干净明朗了。”清明是三月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植被茂盛,一改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这个节气的第一天是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谷雨:每年公历4月20日左右,太阳达到30°时,就开始了。月集七十二季:“三月中旬,雨后,土膏脉动。现在下雨了,它的山谷在水中.....谷种此时,亦自上而下。”谷雨在三月中旬。谷雨前后,天气普遍偏暖,雨量较之前偏多。这是中国北方春播作物播种和出苗的重要季节。有句农业谚语“谷雨前后,点瓜种豆”。
长夏:每年阳历5月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开始。中国习惯以立夏时的长夏作为节气。《月令七十二候·吉杰》:“四月节上,借词(立春)见春。夏天,是假的,这个时候什么都是假的。”假的,大的意思。一家人:“王有一家人度假。”地标注:“假的,太棒了。”长夏是四月的节气,是夏天的开始。此时作物生长旺盛,田间管理日趋繁忙。小麦开始抽穗,农业谚语“长夏麦呲牙”。
小满:每年阳历5月21左右,太阳到达黄经60度的时候。《月令七十二候集》:“四月中旬,小者满,事小者满。”小满4月中旬,我国北方夏粮籽粒渐满,南方夏播进入夏收季节。
穗籽:每年阳历6月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五月节,谓有芒种可嫁。”芒籽意味着一些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物种指的是种子,也就是说有芒的作物已经产生了种子。芒果是五月的节气,届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季节。在农业生产中,我夏天忙着收割夏播。
夏季至日:每年公历6月22日左右,当太阳到达90°时(夏季至日)。《月令七十二候集》:“五月中旬...夏天,是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假和极端。”崔林根《汉书院精解》所收《三礼义》:“夏为中,有三义:一是之气之极,二是之始,三是明日之北。故称之。”表示极有三层意思:一是阳已至极,二是阴已初来,三是太阳已北终。夏季的至日是五月的半空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天中最长的。后来阳光直射的位置南移,白昼变短。因为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还是多于地面辐射到空气的热量,所以短时间内温度还会继续上升。天文学规定,夏季至日是北半球夏季的开始。此时作物长势旺盛,杂草和害虫生长蔓延迅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华中农业有句谚语说:“夏季至日棉田草胜过毒蛇咬伤。”
小暑:每年阳历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105经度时开始。《每月七十二季集》:“六月节...夏天热,热度也分大小,月初小,月中大,今天热度还是小。”微暑是六月的节气,并不是最热的时候。此时正值初秋前后(初秋在夏季至日后21 ~ 30天之间,轻夏至日在夏季至日后15 ~ 30天),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在农业生产中,我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暑热:每年阳历7月23日左右太阳达到120时开始。《七十二候·吉杰》:“六月中旬,见淡暑。”“童威。孝助神明》:“暑后十五,斗指六月中旬(夏历)。那些小的和大的,在热的时候分大小,开头小,看了之后大。”酷暑是6月中旬,也就是仲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往往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汛期雨水较多。有句话叫“一点暑热就淹死老鼠”,这也是暖性作物生长速度最开的时期。
立秋:每年公历8月8日左右,太阳达到135的时候。中国习惯以立秋作为始于秋季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七月节,透过(立春)二字,可以看到春天。秋,物在此时聚。”立秋是七月的节气,庄稼开始停止生长。正如农业谚语所说,“秋天开始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然后气温开始下降。
酷暑:每年阳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150经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吉杰》:“七月中旬,地方止,暑止于此。”夏季炎热是在七月中旬。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降低。酷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每小时只有半度左右,从酷暑到暑伏,气温下降不到3度。酷暑过后可以下降2度左右,所以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是气候变冷的标志。
千禧年:从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经度165开始。《月令七十二候》:“八月节......殷琦越来越重,又白又露。”白露是八月的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明显,夜间较凉,早晨露水较多。
秋分:每年公历9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180时(秋分)。《七十二候·吉杰》:“八月中旬,见春分。”。“春秋满露。阴阳出入》:“秋分,阴阳亦半相,故昼夜既寒又夏。”秋分是八月的半空中。和春分一样,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一样长。此后,直射阳光进一步南移,北半球白天变短,夜晚变长。天文学规定秋天从北半球开始。中国北方实行秋收秋种。从春分后到秋分前这段时间,太阳从正北的东方升起,从正北的西方落下。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之后,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在春分之前从西南方落下。
寒露:每年阳历65438+10月8日左右,太阳达到195时。《七十二候·吉杰》:“九月节,露寒,必凝。”寒露是九月的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秋收秋种。寒露是指温度很低,露水很冷,会结霜。所以有“一秋雨凉,三白露为霜”的说法。
初霜:每年阳历10月23日太阳达到210左右开始。《月令七十二候吉杰》:“九月中旬,气静凝,露如霜。”9月初霜为中性,初霜一般出现在初霜前后的黄河流域。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初霜出现的日期不同。一般北方早南方晚,山区晚。它的外观受地理条件和地形的影响很大。华南已进入秋收秋种的繁忙季节。
立冬:每年公历165438+10月7日左右,太阳达到225°时。中国习惯以立冬作为立冬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十月节,借字见春(立春)。冬天,到最后,什么都收了。”立冬是十月的一个节气,冬天开始了,意味着黄河中下游即将封冻。
小雪:每年公历165438+10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40度的时候。《七十二候·吉杰》:“十月中旬,下雨,被寒薄,故凝成雪。小人之言,不盛也。”小雪是十月的半空中。此时黄河流域普遍开始下雪,土地开始结冰。农业谚语中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说法。
大雪:每年65438+公历2月7日左右,太阳达到255°时。《七十二候·吉杰》:“十一月节,大者昌也。至此,雪已满。”大雪是11月的节气。黄河流域有雪,河流开始结冰。即使在气温较高的年份,遇到大雪,土地也会结冰,所以农业谚语中有“大雪不会封地,但会持续三到五天”的说法。
冬季至日:每年大约在公历65438+2月22日,当太阳到达270°时(冬季至日点)。《七十二候·吉杰》:“十一月中旬,终藏之气极极。”“童威。《孝经·助神》:“大雪后的第十五天,手指是尖的,这是冬天的至日,在十一月中旬(夏历)。阴极从太阳开始,向南生长,向南生长。”唐代诗人杜甫写了一首诗“冬天至日出太阳,春天又来了”,意思是阴极来到太阳面前。冬天的至日是11月的半空中。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之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天变长。因为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然小于辐射到空气中的热量,所以短时间内温度还会继续下降。天文学规定,冬季至日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小寒:每年阳历65438+10月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七十二候·吉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半月时云大。”小寒是12月的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在3月9日前后进入严冬期。
大寒:每年公历65438+10月20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00度的时候。《月令七十二候吉杰》:“十二月中旬,解前(小寒)。”“给时间通过考试。天气》引《三礼义》:“大寒为中,上形为小寒,故称大寒...寒之极,故为大寒。”大寒是12月中旬,是一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期。
第二部,七十二侯
在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事件日历分为五天,三天,二十四天和七十二天。每种气候对应一种气候现象,称为“气候响应”,表示一年中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大致情况。七十二年应该有两种天气:一种是生物天气,有动物,比如大雁来了,蝉鸣了,蚯蚓出来了。还有植物,如桃花、平石生、荷乃登。另一类是非生物性气候,如水开始结冰、打雷、土壤湿润、酷暑等。,内容非常广泛。但也有一些不符合科学事实的观察错误,比如鹰变成鸽子,鸟入水变成蛤蜊。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在先秦古籍《逸周书》中已经完全确立,并在农业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气候的时间单位较小,而且气候在年份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所以很难被广泛应用。现按《农桑通记》所载七十二候罗列,供您茶余饭后休闲。
春天:
立春:一是东风解冻。第二次,螫虫开始颤抖。第三季,鱼丢冰。
雨:首先,雷克斯牺牲了鱼。第二侯,侯延北。第三次,草木发芽。
荆哲:首先是华。第二回,苍耿明。第三次,老鹰变成了鸽子。
春分:神秘的鸟第一次到达。第二次,雷乃发出了声音。第三,启动电。
清明:第一,童世华。第二次,田鼠变成了猫头鹰。第三季,彩虹开始出现。
谷雨:第一,平出生。第二次,鸽子振翅欲飞。第三侯,戴胜伏于桑。
夏季:
长夏:第一次,哼哼。第二次,蚯蚓出来了。第三侯,王瓜生。
小满:首先,苦菜秀。第二次,草死了。第三侯,麦。
芒种:首先,螳螂诞生了。第二次,鸟儿开始歌唱。第三,舌头是无声的。
夏季至日:第一次,鹿角被释放。第二次,开始响了。第三,半夏诞生了。
小树:第一,暖和,风大。第二次,蟋蟀住在墙上。第三季,鹰开始忠诚。
大暑:一开始,烂草是萤火虫。第二次,土壤又湿又热。第三,下大雨的时候。
秋天:
立秋:首先,一阵凉风袭来。第二次,千年落。第三次,蝉在唱歌。
夏天:第一,鹰是祭祀用的鸟。第二次,天地开始下陷。第三侯,何乃登。
太平盛世:第一,红岩来了。第二次,神秘的鸟回来了。第三,鸟养羞。
秋分:起初,雷声停止了。第二次,蛰虫是坏户。第三次,水开始干涸。
卢汉:首先是红岩的客人。第二季,麻雀入水,变成蛤蜊。第三次,菊花开黄花。
初霜:首先,豺狼是祭祀动物。第二遍,草木黄。第三遍,蛰虫是咸的。
冬季:
立冬:首先,水开始结冰。第二次,地面开始结冰。第三季,雉鸡以鹳的身份进入洪水。
小雪:一开始,彩虹消失了。第二次,天气上升。第三,遮挡变成冬天。
大雪:起初,猫头鹰不唱歌。第二次,老虎开始付钱了。第三次,李站了出来。
冬天的至日:第一次,蚯蚓打结。第二遍,麋鹿角大法。第三,水泉移动。
小韩:先侯,雁北乡人。第二次,喜鹊开始筑巢。第三季,野鸡开始孵化。
大寒:第一次,鸡开始挤奶。第二次,这只鸟得了重病。第三侯,腹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