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难点的突破——高三地理难点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的难点。这一节的内容在教材中相对简单,但由于其相关知识点多,空间想象要求高,成为很多高三学生学习地理的绊脚石。由于这一节的内容不能理解透彻,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下降,甚至放弃地理。笔者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多年,发现如果能整合教材教学内容,对综合知识进行简化和组织,辅以精心组合的针对性训练,先巩固单个知识点,再进行综合练习和拓展思维,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这一节的主要难点分为四个部分,先逐一突破每个部分,再强化巩固,让学生学得放心,有所收获。

第一,经纬网

这部分是初中地理的内容,但是因为时间太久,很多同学已经失忆了;这部分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地理学习,所以先复习一些初中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要在初中经纬网的基础上增加高中地理知识,所以我把这部分分成七个部分来教:(1)经纬线的特征;(2)经纬度的划分和计算;(3)经纬度的判断;(4)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判断;(5)在线计算经纬度距离;(6)判断两点之间的相对方向;(7)球面上最短距离的测定。

第二,时间问题

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地理计算技能,包括时区和时区的计算,当地时间和经度的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问题。单次时间计算比较简单,可以熟练训练学生。日期分割线是这一部分的难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两条日期分割线。一条是经线180,由西向东穿过180,经度日期减少一天,成为确定经线180的依据;第二种是生命中0点的子午线,可以通过计算或分析得到,比如夜晚半球的中点。这两条经脉的解读是一个难点。

比如右图是一个节气中的终结线位置图。在图中,终止线与极圆相切。此时,伦敦是周六,北京是周日。看图回答以下问题: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给已经进入周日的区域涂上阴影。

解析:题干没有给出南北半球,所以南北半球的确定是一个难点。如果是北半球,假设OC是零时子午线,那么伦敦和北京位于同一天,假设OD是零时子午线,伦敦和北京仍然位于同一天,那么应该是在南半球;由于此时伦敦是周六,而北京是周日,所以可以判断OD是零子午线。如图所示。

三、终结者线,判断终结者线。

0、6、12、18四个定点判断;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终结线与经纬度的关系,一天的长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都在这一部分进行了描述和巩固。

(A)终止线解释。

解读的关键是判断旋转的方向。地球从西向东

转,在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南半球顺时针旋转;在侧视图上,从西到东,从左到右出现。如果确定了方向,那么沿着旋转方向,晨线是朝向光明的,暗线是朝向黑暗的。

(2)四点定点判断

日半球中点为12,夜半球中点为0,终止线与纬度相切,切点为午夜12;凌晨0点;在赤道上,穿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子午线为6分,穿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子午线为18分。这个内容要在各种光照图上练习。

(三)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关于这部分的公式有很多,关键是要理解计算方法,做到快速运算。如果夜半球的中点是0点,日半球的中点是12点,就很容易计算出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的时间。如右边的示例所示。

(D)终止线与经纬度的关系。

终结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为第二天23° 26′,第二天0°,即重合,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终结线与纬度相切,切纬度为昼夜极值出现的纬度。

(5)一天的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不同而不同。

简单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白天长,夜晚短,纬度越高,白天越长,夜晚越短;太阳的直射点移动到哪个半球?这个半球的白天变长了,夜晚变短了。

第四,太阳的高度

太阳的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缩写,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这一部分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太阳直射点坐标的判断、子夜太阳高度、太阳能热水器、建筑间距以及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得出的四个结论。中午(午夜)太阳高度的问题,可以用“纬度差=(中午、午夜)太阳高度差”来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建筑之间的距离都可以给学生讲解。四个结论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要举例说明:(1)等式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极昼时太阳的高度;(2)互补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昼(夜)的纬度是互补的;(3)双:白天极端的纬度线,其正午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两倍;(4)1/2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极昼一个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和午夜太阳高度之和的1/2。简单的例子可以如下:阳光直射为20 N,那么北极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相等);极端日(互冗余)出现在70° N;中午70 N的太阳高度为40 (2倍);80 N正午太阳高度为30,午夜太阳高度为10 (1/2)。

总之,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经常结合在一起。一、一步一步一个一个突破。学生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后,对综合性高的题目就不会陌生了。久而久之,学生会从地理中有所收获,越学越觉得简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一高级中学)

本文为原文全文。没有PDF浏览器的用户应该先下载并安装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