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其实是宋朝人的狂欢,比春节还热闹!
东风夜千树开,鱼龙舞通宵。
“正月,正月正,正月十五满灯笼。”说起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定会想到灯笼。元宵节放灯的习俗盛行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唐朝的点灯时间是三天(正月十四到十六)。继宋钊·郭利之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上书:“上元停灯三夜。今朝廷无事,辖区太平,当年谷中丰饶,宜享文人之乐。它让开封府亮起了十七八盏夜灯。以后者为例。”将元宵节点灯时间延长至五天。南宋淳祐年间,增至六夜,正月十三放灯。
元宵节的喜庆气氛酝酿已久。刚过冬天的至日,汴京宣德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起了放灯的棚子,用鲜花、彩旗、锦帛装饰,挂满了布画。“大家都画神仙故事,或者市场上卖药占卜的人。”这个棚子被称为“山棚”
从前年开始,每天都有各种艺人在汴京皇家街的两条走廊里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灯谜。节目单肯定比央视春晚丰富多了,精彩多了。《东京之梦》收录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节目和艺人名单:吞铁剑的张九歌;演木偶戏的李外宁;表演魔术的小运动员;玩杂剧的孩子;饰演秦琴的文大头和小草;吹笛子的方千人;剧王十二;表演杂装的邹宇,领域很广;造球的苏轼和梦萱;说书人尹,常卖;刘白琴,做虫做蚁;杨文秀在打鼓和吹笛。
元宵节临近,玉洁山棚周围摆放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尊彩色雕像,横跨狮子和白象,从菩萨的手指间喷出五股水流——这是最早的人工喷泉装置!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政府用荆棘围成大圈的大广场,长100多尺,称为“棘盆”。脊柱盆里建了一个音乐棚,教学车间的艺术家们在这里演奏音乐和上百个剧目。游客站在荆棘外观看。
华灯初上,山棚灯火通明,“金玉相映,锦绣辉煌。”上面站着一位婀娜多姿的艺妓美人,她的衣裙在风中飘动飘动,宛如仙女下凡。山棚还配有人工瀑布——用卷扬机将水绞到山棚顶部,放入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木柜的出水口定时打开,让水流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在灯光下非常漂亮。宣德门楼两塔“各挂一灯球,约方圆之长,燃烛”。“诸坊巷、马巷、诸巷药铺席、茶楼、酒厂各有新奇”,“有灯球、灯、丝灯、日月灯、诗牌丝灯、镜灯、字灯、骑马灯、凤灯、水灯、玻璃灯、影灯”,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南宋临安府的元宵节庆典也早早拉开序幕。时间序列刚刚入冬,市场上已经开始出售各种漂亮的灯笼。“天街茶店已陆续上市灯球出售,称为‘灯笼市场’”。“一进新城,灯光越来越亮。”正式放花灯的时间还没开始,市民们已经尝试先放上灯。
市场上有许多歌舞队,表演“木偶、讴歌、竹马之类”的节目。他们“珠光宝气,相濡以沫,光彩夺目”。桂的家人经常邀请这些歌舞队来演出。杭州三桥等地,“招待所最繁华,舞女交往最多”。每晚华灯初上,宾客到酒楼饮酒,“则箫鼓已献于下”。只要有一点奖励,他们就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整个晚上街上没完没了的说教”,节日的浓厚气氛“从此一天比一天旺”。
转眼间,就到了元宵节点灯的时候了。每晚天黑后,从大内到作坊,各种灯笼争奇斗艳。宫灯无疑是最豪华的。某年,故宫禁造的“玻璃灯笼山”高50尺,上面有各种人物,由机关控制,活动自如。深夜,到处是“音乐”和“一百多个烟花”。
民谣也是“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处处管弦”,“灯最多”,“玲珑”的灯笼,“骑着图,像苍蝇一样旋转”;珠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凤辇、阳台的故事”;羊皮灯,“精雕细刻,五色妆染,如影之法”;罗丝灯,“或百花,或细眼,间以红白,编号‘万眼罗’,最奇。”有一种“无骨灯”,像个大玻璃球,很巧妙;还有一种叫“大屏”的巨型灯,“灌溉转身万物动”,靠水驱动。“还有一处幽静巷中的好宅,多了彩色玻璃灯泡,更显清雅干净”,如一座花团锦簇的后宫,“妆容笑靥,宛若天仙”。
在西湖所有的寺庙中,灵隐山上的天竺、中天竺、下天竺是装饰得最多的寺庙,而且“往往是皇宫赐的,却弥足珍贵”,“让人好奇,看一看”。宋人说“君不赏,人不入,天竺殿半夜下雨”。清河坊的袁林、蒋介石、张甫等富家子弟,不仅张灯结彩,还放烟花、唱清雅的戏曲,“齐唱曲”。这些私人袁林对外开放,游客可以进来观看。“各位来宾,随便看看,然后去门口喝酒。”袁林的主家还将为客人提供“异国情调的茶和不同的汤,按需供应。”难怪“游客乐此不疲,不忍割舍”。杭州各大餐厅也点起了灯笼,上面写着“大闹一场,争取拿个大赏,* * *的人坐在一起制造噪音,勾引浪漫的孩子买笑声,追逐快乐。”
宋代的人们吃宵夜,正如辛弃疾的《元Xi》中所描述的:“东风夜千树开。它吹下来,星星像雨。宝马雕花车满路香。凤笛动,玉壶转,鱼龙舞通宵。”
奏顺乐,入姚杯,传车马上去天街。
元宵节发展成为宋代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与宋代市民文化的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元宵灯会的赞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于元朝“连街皆禁灯”的做法,也不同于明朝“正月初一军民女游街串巷,男女自夜惑”的做法,宋* * *对元宵节的全民狂欢表现出极大的宽容,正如所言,“适以享受文人之乐”。北宋《应天府》里有一个“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事情的真相是,应天府留在天等,名字与“灯”谐音。下属为了避免,把“轻”字改成了“火”。忽遇袁,遂停于通衢道:“奉台湾之命,照常放火三日。”“台谏官得知此事,当即弹劾,于是田登只是个官。宋朝从来没有“不许百姓点灯”这一说。
相反,民间照明一直受到宋朝的鼓励。南宋时,按照惯例,元宵节期间,临安府会免收公租房三天租金;从正月十四开始,政府每天都要给所有的歌舞队发钱和酒作为奖励;每天傍晚,临安政府还派人到各家各户询问照明用的油烛是否够用。如果不够,政府将“给予金钱、酒、油和蜡烛,视数量而定”,收集酒和蜡烛到上升宫殿,收集钱到冯春大楼。
在点灯的最后一个晚上,也就是正月十八晚上,临安府尹会出来拜见市民。此时府尹正坐在小轿子里,被一支舞队簇拥着,游街过城,“吹笛击鼓,耳听为多。”临安* * *的“李悝”跟在小车后面,提着一个装满“蕙子”(纸钱)的大布袋。每次遇到在杭州做生意的商人,都会给他们钱,每人十文,祝他们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这叫“买盘”。别以为这是我编的。《老武林》中记载“李悝大包小包地存券,遇到小掮客就要几十张,这叫‘买盘’。”有一些狡猾的小商人,把梨和莲藕放在小托盘里,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反复领赏,政府也不管。
宋代元宵节还有一个习俗:天子与百姓同乐,以示亲民。宋代一首小字写道:“奏顺乐,入姚杯,宣车即刻去天街。国王喜欢与人民同乐,他带着四面八方的震惊而来。”是宋朝皇帝在宣德门与百姓共度元宵节的场景。每年正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夜,皇帝会“乘小辇,幸宣德门”,观花灯。后来“驱车至玄德楼”,玄德早已在楼下搭起大露台,各色艺人在此表演相扑、蹴鞠、百戏等节目,皇帝坐在楼上欣赏表演。“宫里的笑声,外面都听到了”;“台下众人看”,先到宣德门的市民“还是要看天”,近距离看看龙的脸。
此时,卖“市场菜盘架”的小贩正等在门外,等着赏灯的嫔妃们宣布。皇室成员要点心点心,很大方:“嫔妃下来争,都直了好几回,金珠光明正大。”一些幸运的商贩一夜暴富,“一夜暴富者”。
北宋惠宗年间,皇室还在皇城端门摆出一种名为“金瓯酒”的御酒,光禄寺近千名工作人员“以金杯劝酒”看灯之人,不问贫富老少,尽出一杯御酒门下。”警卫大声提醒游客:“一人吃一杯!"
据说有一年元宵节,一女子逛完皇城,已是深夜,在端门看到“金瓯酒”,喝了一杯。喝完酒,他把金高脚杯偷到怀里,想偷。谁知,锦衣卫抓住她,问她为何行窃。女人说:“我老公平日管得严。我今天喝了酒,我的脸看起来像酒。我回家后,我丈夫会不高兴的。我就把金杯拿回去当证据,说是皇上给的酒,我老公就不敢有意见了。”我听见有人隔着帘子笑:“把金杯给她。”在窗帘后面,那个说要把金杯给女人的男人是宋徽宗。
这个故事记载在咏的诗《凤帝枝序》的序中,应该是可信的。后来被改编成故事书《宣和遗事》,更是戏剧性:“在宣和室里,上元挂了一盏灯笼,给了许多夫人一杯酒。一个女人偷了她正在喝的金杯,当卫兵看到时,他们把它带到司令部。女诵《鹧鸪天》云:‘明月几尽灯火明,与郎手牵手到终门。贪看鹤阵击,不觉得鸳鸯丢团。天亮了,我对皇帝心存感激。传递宣传,送一杯饮料,送一杯旅游。回到家,我怕被翁阿姨责怪,偷了金杯当证据。"惠宗喜出望外,给了它一个金杯,让卫兵送回家. "
元宵节,宋国君登上宣德门看灯。当然,他不是贪图肉欲享受,而是“示人”。用宋仁宗的话说,“我不是来观光的。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