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的八个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设备,它转换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温度、发动机工况等。,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车辆上有许多传感器。在判断传感器故障时,不仅要考虑传感器本身,还要考虑整个有故障的电路。因此,在查找故障时,除了检查传感器外,还要检查传感器与电控单元之间的线束、连接器及相关电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车上的主要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
空气流量传感器将吸入的空气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电子控制单元(ECU),作为确定燃油喷射的基本信号之一。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可分为旋叶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普瑞维亚旅行车)、卡门涡街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丰田雷克萨斯LS400轿车)和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日产Maxima轿车)
国产天津三丰客车上安装的VG30E发动机和沃尔沃B230F发动机TJ6481AQ4)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前两种是体积流量型,后两种是质量流量型。目前主要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
进气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量进气歧管内的绝对压力,并转换成电信号,与转速信号一起送入计算机,作为确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国内奥迪100轿车(V6发动机)、桑塔纳2000轿车、北京切诺基(25L发动机)、丰田皇冠3.0轿车都采用了这种压力传感器。目前,半导体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应用广泛。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上,用于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它通过杠杆机构与油门联动,进而反映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这个传感器可以检测发动机的不同工况,然后输入ECU,从而控制不同的喷油量。有开关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和天津三丰客车)、线性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北京切诺基)、综合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国产奥迪100 V6发动机)三种。
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转角传感器,又称曲柄角传感器,是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它的作用是检测上止点信号、曲轴转角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输入计算机,使计算机根据气缸的点火顺序发出最佳点火时间指令。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三种:电磁脉冲曲轴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曲轴位置传感器(桑塔纳2000和北京切诺基)、光电效应曲轴位置传感器。不同类型的曲轴位置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控制模式和控制精度。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曲轴皮带轮或链轮一侧,有的安装在凸轮轴前端,有的安装在分电器上(桑塔纳2000)。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随时监测发动机的爆震。目前有* * *振动模式和非* *振动模式。
下雨时,大车和小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会同步运动,两个雨刮片会绕着固定的转轴柱摆动,将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刮掉,给驾驶员一个有效的视野。
最早的雨刮器由摇臂和带有橡胶雨刮片的臂组成,由驾驶员手动操作。后来为了看清位置,在左右两边装上雨刮臂,用连杆连接起来,就成了手动双雨刮片,也就是今天汽车雨刮器的雏形。
后来的雨刷用气压差代替人力,被称为真空雨刷。在发动机上接一根管子,利用发动机的真空度带动雨刮器内部的活塞,推动摆臂转动,雨刮片就可以动作了。20世纪40年代初,电动雨刷被安装在汽车上,以取代真空雨刷。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一些卡车和公交车仍然使用真空雨刷。现在,所有的汽车都用上了电动雨刷。
雨刷看似简单,但结构并不简单。雨刮器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雨刮臂主轴、雨刮片总成等。当驾驶员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机启动,电机的转速通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带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面板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转轴带动雨刮片扫过挡风玻璃。
目前汽车上有两个雨刮臂,一个电机一般称为“单臂”,每个雨刮有一个电机称为“单臂”。有些雨刮臂还附有胶管,胶管与洗涤器相连。当按下开关时,水将注入挡风玻璃。在一些中高级车中,不仅前后挡风玻璃雨刷,就连大灯也有一个小雨刮片,用来清除大灯上的灰尘。
当驾驶员关闭雨刮器时,雨刮臂往往停留在合适的位置,妨碍了驾驶员的视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雨刮器配有回位开关,控制雨刮器电机。当刮水器臂停在挡风玻璃下的适当位置时,电机将停止运转。
现在的雨刷普遍采用了快挡、慢挡和间歇控制挡。其中间歇控制档位一般是利用电机的回程开关触点和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刮器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扫动,即每个动作停止2-12秒,对驾驶员的干扰较小。部分车辆的雨刮器还装有电子调速器,具有感应功能,可以根据降雨量的多少自动调节雨刮臂的摆动速度。下大雨的时候雨刮臂转的快,下小雨的时候转的慢,停雨的时候雨刮臂也停。
你知道安全带吗?
对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视,显示了市场和消费观念的成熟。ABS和安全气囊几乎是新车的标准配置,消费者很熟悉,买车时也反复关注。但是,他们对保护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安全带重视不够。
最强的安全保障
安全带作为汽车安全的基础保障设备,主要作用是在事故发生时限制驾驶员或乘客的位置,避免人与车身其他部位的碰撞伤害,降低事故对人的伤害程度。业内人士表示,其实业内有一种说法,发生碰撞时,安全带的保护效果是90%,加上安全气囊后是95%。没有安全带的帮助,安全气囊5%的功效很难说。它是如此重要的安全设备,以至于许多人对它视而不见。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不系安全带的司机朋友。他们有很多原因,比如怕弄脏损坏衣服,或者觉得麻烦。
根据NHTSA的统计,安全带的使用减少了45%-65%的死亡和重伤。在美国,每年有超过65,438+00,000名司机通过使用安全带挽救了他们的生命。然而,我国忽视安全带作用的悲剧数不胜数。对于那些被安全带从鬼门关救出来的人来说,安全带绝对是汽车安全中最重要的装备。
安全带分为优点和缺点。
近年来,安全带的设计除了传统的惯性扣紧式安全带外,还有先进的预紧式和约束式安全带。所谓预紧式安全带,是指在发生事故时,安全带系统除了传统的惯性收紧之外,还能产生拉回安全带的力,从而避免过度的向前行进或冲击,提高安全带的安全性。另一种是约束型安全带,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进一步保护人们免受安全带过度约束造成的胸部和颈部伤害。设计方法是在安全带系紧时,当系紧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安全带系统会稍微松动,这样系紧力就不会再增大,这样对胸部的冲击力和对颈部的弯曲力就不会太大,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安全带保护系统。
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来看,大部分产品还是对安全带有足够的重视,采用了更先进的安全带设计技术。但是,也有其他厂商的产品仍然使用传统的惯性扣紧式安全带,有的甚至利用消费者的鄙视,为了节约成本而以次充好。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应注意这一点,在选购车辆时应仔细询问安全带的种类。
但是,虽然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行车安全的系数,但是安全的意识是技术创造不出来的。消费者要真正树立安全驾驶的意识,无论什么样的安全设备,无论设备的作用有多轻微,都不应该忽视。至少,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