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数千架无人机翩翩起舞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5月1日,1374架无人机在Xi安城墙南门进行编队表演,摆出Xi安城墙、丝绸之路、四十周年等图案,创下无人机数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但有网友从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当天演出现场发生了意外,图案的左半部分变成了“乱码”。

演出现场的左半部分设计成了视觉中国的“乱码”图。

根据《春舞大安城墙千架无人机光影节无人机表演项目成交公告》,本次交易的供应商为广东亿航白鹭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亿航白鹭),表演项目交易金额为654.38+00.5万元。几千万的“出场费”也让不少网友瞠目结舌。

史无前例的大型无人机编队性能和高昂的性能成本背后,是消费级无人机的转型探索。在DJI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无人机领域,由于场景适应性、售后保障、续航等方面的制约,无人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公司一直在消防、监控、植保、电力等工业领域探索,但盈利一直是个问题。

这场失误连连、高额“出场费”的表演,将无人机编队表演从幕后推到了台前。这不是文艺演出中的第一次无人机表演,但一定是最著名的一次。很多人惊叹性能成本之高,编队性能似乎成了一些无人机公司消耗库存,寻找新盈利点的利器。

演出报价一万元一架无人机。

10.5万的成本是业绩还是常态化的多业绩?Xi安城墙管委会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这笔款项包括5月1日的演出费、4月29日的彩排费和申请吉尼斯纪录的费用。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致电亿航白鹭客服了解到,无人机编队表演的报价是1架无人机1万元,200架以上的无人机可以打8折。但具体需要的套数是根据演出的要素和甲方的预算来设定的。具体流程包括:甲方提供演出内容,亿航白鹭设计方案。数字,字母,简单的图案基本都能实现,太复杂的图案就不好呈现了。后续要看场地,甲方需要提交空域申请。

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从另一家性能提供商处了解到,该公司也是一家无人机制造商,500架无人机编队根据建模和设计难度的不同,价格从200万到300万不等。有业内人士表示,阵型越大,演出难度越大,成本也越高。

彩排时的完美表演。

数千架无人机在空中编队表演。

技术难度如何?

无人机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刘飞(化名)表示,编队表演是随着无人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需要从飞控系统、飞行平台硬件和地面站三个部分进行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编队飞行,需要利用射频通信技术,使各个独立飞行的无人机相互配合。这种不理想的效果可能是因为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是现场电磁阀环境造成的,不排除有工艺操作因素。”刘飞分析道。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无人机公司创始人分析,无人机编队需要解决定时与同步、导航与定位、数据、通信与抗干扰、路径协调等诸多问题。多架无人机的协同运动需要精确的定位和精确的同步时间,编队也需要规划合理的航线和处理相互干扰。如果是做特技飞行,控制要求很高,如果只是静态或者准静态的LED灯光秀,控制难度相对较低。

在星汉资本运营总监看来,无人机编队表演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多架飞机的引导与协作、编队设计、气动耦合、编队动态调整、飞行路径规划、信息交换和编队飞行控制策略等。这些都很关键,成本会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加而大大增加。

收入超出预期的地层性能

“去年做了几十款游戏,今年收入将过亿。”

承担安无人机表演的亿航白鹭官网介绍,公司专注于多个无人机编队的一键操作,在指定空域呈现和变化信息,以空中媒体的形式将科技与媒体、广告融合,利用无人机、VR、AR、裸眼3D、激光投影、全息技术等科技元素对传统媒体进行创新和补充。

据悉,从去年开始,亿航白鹭的母公司亿航智能花了很长时间进行各种业务变革,从to C到包括编队表演、行业应用、与政府合作。

亿航智能创始人兼CEO胡华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亿航已经获得了大量订单,包括184(其载人飞机)、政府合作、行业应用以及大量编队表演的订单。

2017至今,亿航白鹭承担了多项大型无人机编队表演,包括电影首映式、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灯光节等活动。上述知情人士刘飞也表示,亿航在编队表演领域是有一定地位的,之前也没有出现过问题。

显然,编队飞行表演已经成为亿航智能的标志之一。其首席执行官胡华智在4月份接受采访时表示,飞行编队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公司的预期。本来只是想给大家看一点无人机航拍美化的欢乐感觉,同时做一些财务回收。没想到,竟然扭转了亿航消费级无人机无利可图的趋势。“我们去年做了几十场演出,今年演出收入甚至会过亿,这是我们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此前有消息称,从今年5月1日开始,无人机编队将在Xi安实现常态化表演。

对于无人机编队性能的拓展,易瓦特无人机创始人赵国成认为这是顺应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因为在他看来,这条路需要新的点来刺激市场。无人机过去只被称为航拍。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也可以形成队形。这样的转型或者新的盈利点,也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贡献。

消费级无人机“去库存”

亿航白鹭母公司亿航智能的宣传文案介绍,其智能无人机公司由来自中国和美国硅谷的飞行器爱好者创办,成立于2014年4月。亿航智能在成立之初就推出了智能无人机GHOSTDRONE 2.0,其特点是通过手机APP直接操控。但由于国内对消费级无人机的管控和限制,以及强劲的竞争对手,上述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并没有占据太多的市场份额。

此后,亿航智能凭借其低空短距离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亿航184”引起国内外关注。但是,这种产品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亿航184在法律问题上的质疑。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媒体上也经常出现关于亿航的负面新闻。2016年底,亿航智能被曝大规模裁员。2017,10左右,网上出现了一张亿航讨债的照片:其办公楼前的横幅上写着“广州亿航欠贷款19个月。”2065438+2008年3月,据雷锋网报道。com,亿航美国分公司于2065438+2007年2月29日在加州申请破产,理由包括:“消费级无人机因产品质量问题基本无法销售;公司欠美国房东(事务所)150万美元,被起诉。”

对此,亿航发表了题为《关于雷锋的严正声明》。com对亿航的不实报道”,称由于需要调整其正常业务的结构,“面向美国市场的销售和服务职能将收回国内总部统一管理”,因此亿航决定关闭美国分公司。

第一财经在4月18的一篇报道中称,胡华智承认,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消费级无人机确实很难有好的盈利。他告诉记者,“我们以前有几千台的库存,但是我们把这部分库存用来搞编队业务,产生了可观的效益。”

他在4月底接受另一家网站采访时表示,编队飞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亿航消费级无人机无利可图的趋势。“我们以前有几千只股票,占用了很多钱。2015和2016,我们把很多钱变成了商品,在财务鉴定上是亏损的。编队表演是我们去库存的好方法。”

“我们实现了收支平衡,”胡华智在上述第一财经的报道中称,亿航已完成C轮融资,但融资细节尚未公布。此前,亿航于2014年2月完成由GGV ggv capital领投的10万美元A轮融资,于2015年8月完成由金普投资领投的4200万美元B轮融资。此后再无新的融资消息发布。

过了一个寒冬,这个“会讲故事”的无人机厂商能否依靠飞行编队表演和其宣称的无人机物流华丽转身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各种庆典中的无人机编队表演会越来越多。与其他类型的表演相比,它有自己的高科技基因,但受到场地、天气、空域申请等因素的影响。

据星瀚资本运营总监章昊介绍,无人机行业发展至今,常规应用场景基本被头部企业瓜分,长尾场景的规模和迫切性不足以支撑其他企业的长远发展。无人机编队表演作为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短期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发展成一个长期的业务,如何创造可持续的价值,都是转型人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