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黑板报的内容编排
中秋节歇后语
8月15日的月亮——光明正大。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美食。
8月15日,我们举行了婚礼——人月重逢。
8月15日生孩子——该过节了。
8月15日看桂花——花好月圆。
8月15日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晚了半年。
8月15日农历新年——节气短。
中秋节的传说
一:嫦娥奔月
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枯萎,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着无穷的力量。他同情受苦的人民,拉起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命令最后一个按时升降,造福人民。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后羿除了打猎,其他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很多有志之士来此求学从师,别有用心的庞孟也加入进来。
一天,后羿在昆仑山拜访朋友,向王太后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临时将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去打猎,别有用心的庞孟装病不出门。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庞孟持剑闯入内殿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庞孟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箱,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庞孟早已逃之夭夭。后羿恼羞成怒,伤心欲绝,仰望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来到嫦娥最爱的后花园,摆了一桌香,摆上嫦娥最爱的蜂蜜和鲜果,在月宫里遥祭嫦娥。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时起,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吴刚伐广西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曾说“月中有桂树”。后来传说更具体,在桂树旁加上了砍月桂的人吴刚。月中桂树吴刚传说是唐代段《酉阳杂》之前《天志》第一卷所载最具体的一个月中桂树吴刚传说。其云:“古语云,月有月桂树,月有癞蛤蟆,故异书说月桂树高五百尺,有一人常掘之,树造之。”本姓吴名岗,西河人,师从神仙,下令砍树。“意思是吴刚曾经跟着仙人到了天上,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所以仙人把他送到了月亮上,命令他砍下仙人树——月桂树。月桂树高达500英尺,可以一起砍。炎帝用这种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一段记载“欲在月中,自付寒。"
三:玉兔捣药
这个传说最早见于《董逃汉乐府》:“玉兔跪久捣药蟾丸,献玉盘于陛下。吃了这种药,你就会得到一个仙女。”相传月亮上有一只兔子,洁白如玉,故称“玉兔”。这种大白兔手持玉杵,跪下把药捣成蛤蟆丸。服用这些药丸可以长生不老。玉兔大概是广寒宫里嫦娥最早的玩伴。
总结:前三个中秋节的故事充满了神话传说。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就去偷了。偷了也没成害了嫦娥,无奈之下嫦娥吞下仙丹,飞上了天。因为不忍心离开村子,嫦娥留在了月宫。在广寒宫里寂寞难耐,便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将其制成扶摇药,早日重返人间与伊团聚。
中秋诗
1.抬起头来看,我发现这是月光,再次下沉,我突然想起了家。
2.最好是中秋和秋夜,经常阴雨连绵。
3.月色更深半户,北斗干斜。
4.天上若无补月户,桂芝撑西轮。
5.天空应该有意遮住光圈。拍摄世界。等着瞧。
6.一轮等额股份满,伴云万里。
7.但是我怕我会和王灿一样。
8.今年8月15日夜,冷雨沙沙。
9.月晴,八月袖凉。
10.如果这一夜没有月亮,一年就白过了。
11.今年8月15日夜,松浦沙头水厅前。
12.圆灵冷空,所有的字都一样。
13.明月几时有?我从远处拿酒杯。
14.放眼中间天地,洞如画笔。
15.如果是这么漫长的一夜,人情未必靠接纳。
16.中秋节谁和* * *独处?
17.谁想减少第一轮和中午?
18.祝人长久,千里之外。
19.蓝天如水,湛银黄浅,金波清。
20.随身带着,上了南楼的床,把玉当人看,荡来荡去。
21.每年一个风和日丽的夜晚,万里见光。
22.霜降已晚,好风似好时节。
23.我怎么了?我错过了今晚的约会。
24.随水摇一摇,便是艳阳高照。
25.年轻女子素娥耐寒,她在月中的霜冻中战斗。
26.明月挂秋空,光华湿。
27.一轮秋影化作金波。
28.桂花浮玉,正月满街,夜凉如洗。
29.玉液满,琼杯滑。长袖善舞,唱歌吞口水。
30.我不知道谁会继续在寒冷中旅行。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终于到了,到处弥漫着芬芳的空气和节日的气氛。
清晨,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曲,花儿微笑着随风起舞,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对父母说:“中秋节快乐!”
“丁毒毒……”电话铃响了。母亲迅速拿起了话筒。原来是我叔叔。今天是中秋节。我叔叔想让我们去那里吃饭,聚一聚。放下电话,看了看钟。啊,11点半了!我们赶紧起身,赶往舅舅家。
“莲藕饼上来了!”“厨师”——大叔喊道。哇,五颜六色的餐桌可以组成彩虹队。有鲜红的虾,黑红色的肉,雪白的鸡肉,绿色的蔬菜,肉色的土豆...都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让人流连三尺。恨不得张嘴吃一顿。扮大叔好像读懂了我的心思,说:“吃饭了!”“我伸手拿筷子的时候,妈妈碰了我一下。我抬头一看,发现大家都在等我喝酒!我拿起杯子喊道:“中秋节快乐!"
下午大家各自玩。妈妈和叔叔做有益健康的活动——打牌。爸爸蒙着头睡午觉;我和姐姐玩了一个“人鬼”的游戏。快乐的笑声到处回荡。
夜晚终于来临,但我没有看到一轮满月。也许是因为下雨。虽然没有看到一轮圆月,但还是过得很充实。中秋节快乐。
我爱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二
“今夜明月当空,不知谁落秋思。”记忆似乎在氤氲的月光中浮现。不知不觉,眼泪落在中秋的银器上,就像夜晚绽放的烟花。灿烂却难封,只剩余温。抚摸着雕琢磨损的痕迹,深邃的天空下,一轮明月如流水,喃喃自语。......
圆月高悬,深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灰色的云,微风在呢喃,皎洁的月光下藤蔓覆盖了整个葡萄架,几颗沉甸甸的葡萄静静地躺着,几只萤火虫在来回飞舞。就是这么一种情调,而且这种情调是如此的迷人。桂花的香和月饼的甜交织在一起,弥漫着空荡的气息。农村的中秋节,没有城市节日的狂欢,没有牵手散步的浪漫情调,没有缤纷的梦境。围着一张桌子,三代人可以谈笑风生,看着明月,看着闪烁的星星。我会开心地歪着头,慵懒地靠在父亲坚实的手臂上,说:“这里的风景独一无二!”
童年的中秋节总是被人们铭记。每次想到我的嘴角,都会扬起浅浅的笑容。再难,只要家圆,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秋风吹得落叶满地,萧瑟飞舞。夜深了,身边只有蜡烛。黄昏时分,我可以看到异乡的风景。父母迫于生计,在外奔波。这是一个团圆的快乐日子,就像一个想家的悲伤时刻。握着月饼的小手微微颤抖,眼里的光芒渐渐黯淡。突然一阵欢快的脚步声响起,我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我欣喜若狂地打开了门。一双宽厚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带来一丝温暖。“嗯,拿着新鲜的月饼吃吧。”邻居叔叔充满爱意的语气让我很失望。“谢谢叔叔!”
说完这话,他转身走了。我能清楚地看到他家灯火通明,令人愉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靠在高高的窗台上,看着父母回来的方向。熙熙攘攘的城市不再喧闹,夜晚像一个深潭,平静得不起涟漪。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少了什么。我捧一把月光,让淡淡的月光净化我深深的乡愁。模糊的思绪独自徘徊,因为那种深情的呼唤像蜜蜂和蝴蝶一样奔向春天——“儿子,爸爸妈妈回来了!”“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我开心地拥抱。我手里的月饼分成两份,一份给爸爸,一份给妈妈。他们开心地笑了笑,然后就分手了。他们被喂进我的嘴里。红豆的香味越来越浓,浓浓的爱和幸福的味道。不经意间,两行清泪落在被褥上,喃喃自语,“乡下的月亮还是圆的”!
诗歌《中秋节的味道》
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
大街上都能看到月饼的影子。
嚼着杏花楼香味的月饼。
品尝中秋节
想象一下中秋节来临的匆匆脚步声。
唤起一轮悬挂在天空的明月
闪灯,把戒指拿出来。
童年的记忆浮现。
月亮走,我也走。
心灵随着月亮运行。
跑出山谷和村庄。
城市的月色又圆又美。
月宫里的传说一直在上演。
中秋节满了你就回来。
寄思念给远方的亲人。
中秋节的诗歌
八月中秋节的月亮
是最亮最圆的
月亮升起
撒一片银灰
朱少尚
归巢的鸟安静地睡觉。
在池塘里
鱼跳出蓝光。
水中的月亮
天空中的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中的月亮在天上。
人们聚集在桌旁。
分享圆形月饼。
柚子太可爱了。
八月的桂花开始香了。
为团聚增添一份喜悦。
钢琴声悠扬。
唱一首家庭聚会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节”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李周。根据中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三个月,分别称为孟玥、中月和季月。因此,秋天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中秋节,它被称为“中秋节”,因为它落在农历八月十五日。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载“春秋放于王文轩、王武成”,“开元十九年,设太公宓尚寺,与留侯张亮为伴。仲春中秋,有祭,祭乐之制如文。”据史料记载,古代皇帝祭祀月亮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中秋节”。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天的八月,所以又叫“秋节”、“八月节”、“八月节”、“中秋节”。还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及相关习俗活动,所以也叫“团圆节”、“女儿节”。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所以又俗称“月亮节”、“月亮节”、“月亮节”、“拜月节”。在唐代,中秋节也被称为“校正月亮”。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它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在月亮下唱歌跳舞寻找配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天祭奠土地神的习俗。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秋天节、中秋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许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各国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因为它的价值只是三秋的一半,因此得名,有些地方把中秋节定在8月16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侨,尤其是当地华人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历久弥新。中秋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珍贵文化遗产,满月是人们团聚的标志,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寄托,希望丰收和幸福。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古老的中秋节习俗
1,赏月
中秋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有“秋暮暮月”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到了宋代,中秋节赏月更加热闹。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依旧。很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栽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
2.偷蔬菜
在古代,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中秋之夜“做贼”的习俗。明月当空,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婚少女偷偷出门。他们蹑手蹑脚,借着月光从别人的菜地里偷菜。
根据传说,如果她在中秋节晚上从其他菜园偷蔬菜或洋葱,就意味着她将来会遇到一个白马王子。台湾省有句话叫“偷洋葱,嫁个好老公;偷菜嫁好夫”指的就是这个习俗
3.观察潮汐
“知玉兔甚圆,九月已霜寒。发消息关上门关钥匙,夜潮留月。”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观潮》这首诗。中秋节除了赏月,观潮是中秋节的另一项活动。
中秋节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汉代梅成的名诗《齐发》中有详细的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4.吃月饼
中国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初,月饼是用来祭祀月神的。“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的《梁璐梦》。在那个时候,它只是一种像凌华蛋糕一样的蛋糕形状的食物。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月饼象征着家人团聚。
用圆月示人团圆,用圆月饼示人永生,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祈求丰收幸福,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心愿。月饼也被用来作为礼物送亲戚朋友和联系感情。
5.送月饼
中秋节送月饼的习俗,在现代特别流行,到了明代就开始流行了。崇祯《嘉兴县志》说,“十五为中秋,制饼为月牙形,曰‘月饼’,有遗者取团圆之意”;田明汝城《西游记》也有同样的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为遗,取团圆之意。”
中秋节送月饼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据说是因为“月球漫步”活动。所谓“赏月”,就是在中秋月圆之际,走亲访友,赠送糕点、新鲜水果等食品作为礼物。
6.点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一派美景。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就有了“燃灯”助月的习俗。
在湖广一带,习惯在塔上叠瓦,在塔上烧灯。在江南,有制作灯笼的习俗。在现代中秋节,烧灯笼的习俗更为盛行。
7.扮演男妓
清代宫廷称月中玉兔为“太阴君”,民间却称之为“玉男妓”。它的外形是长着兔子嘴和兔子耳朵的人类。头上有两只长耳朵,嘴巴是三瓣兔嘴。其他地方和人没什么区别。圆圆的大眼睛,三角的眉毛,苍白的脸,粉粉的脸,稚气的表情和一种英雄主义的机灵感,很可爱。
在北京周边的民俗中,中秋节祭祀男妓反映了人们对上帝崇拜的异化。自从中秋节由祭祀月亮的仪式转变为民间节日后,礼仪和习俗的色彩已经淡化,旅游和享受的性质越来越突出。《男妓》中扮演的习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现代人庆祝中秋节的习俗。
1,准备食物
中秋节期间,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这里的牛牛,就是每家每户摆一大桌食物和装饰品(每家都有食物做的小塔,比如水果糖或者饼干),放在路边,音乐响起,祭拜月神。看着街上,很刺眼。然后,白天要帮父母准备祭拜的东西。如果没有习俗,就去超市挑选漂亮的月饼。
2.家庭晚餐
和家人一起吃饭或者聊天都很好。工作之后,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珍惜每一顿晚餐,不玩手机电脑,只和家人共度一天。
3.吃月饼,赏月
找个露天的地方,和朋友聊天吃月饼赏月,聊聊他们的近况,做点什么搞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