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下经典中二十四节气的美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然与人和谐相处,古人常说天人合一就是这种状态的完美融合。尊天重地,讲究四季变化,产生了各种符合节气的生活、饮食、习俗,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大特色。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倒计时设计获得了海内外网友的一致好评:这才是属于中国的浪漫。二十四节气显示了中国人对天气气候的准确观察,是传统文明和智慧的结晶。《读给孩子听季节之美》是一部以文字为桥梁,带领孩子在名著中触摸自然,感受世界四季之美的优秀文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一年的运动轨迹来划分季节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它将太阳运行的一周等分为24个部分,每个部分为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到严寒结束。“给孩子读节气美文”还精选了15散文作家写的24篇节气美文。一个节气对应一篇美文。用意味深长的话来说,万物皆有感情,四季有变化。书中弥漫着一种宁静悠然的气息,丹青的水墨点缀其中,让读者在观察季节和物候变化的同时,也能沉浸在天地的平静之美中。

在文学作品中,在诗人和作家的世界里,自然从来都不是纯粹的自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人心的倒影,是生命的象征。《给孩子的季节里的美丽散文》所选的24篇散文,既与季节相呼应,又与作者的写作风格、生活经历、材料风格密切相关。

01?对物候景观的情感兴趣

蛰伏季节,气温升高,天气转暖。这时,春雷开始震动,蛰伏在地下的各种动物开始醒来,蠕动起来。鲁迅的《作者的风筝》中也有两种对立。一个是鲁迅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严冬,记忆中家乡的春色。另一个是他记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人性的绝对权威的人,记得自己幼稚懦弱的哥哥。在作者的自我批评中,我们看到的是通过风筝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体现。杨朔的《荔枝蜜》,宗璞的《紫藤瀑布》,史铁生的《秋日思念》,冰心的《腊八粥》,都从物候景观中传达出强烈的情感意趣。

02?独特美学中的特殊情感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茅盾的《雷雨前》生动地描写了通过夏日的一场雷雨打破黑暗现实的勇气和力量。中国文学的传统偏爱柔美、婉约、冷漠,但《雷雨》这种尖锐、暴力的形象却不在通常的审美范围之内。茅盾笔下的雷雨,还有巨人的对比,尤其是文末的强音,充满了激情和力量。郁达夫的《故都之秋》也是一改传统的悲秋意境,以舒展清朗的心境,细细品味秋天渐逝的美好。这些独特审美中的特殊情感,往往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冲击体验,留下深刻印象。

03?烟花世界的优雅

“人间烟火味,最能打动凡人的心。”当我从宏大的叙事结构和主题中隐退,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节日生活、饮食习俗,一点一滴的烟火在大家的散文中升腾、交谈,于是我开始读一本别有韵味的书。

本书选取了汪曾祺的多部作品,如《故乡的元宵》、《昆明的雨》、《端午的咸鸭蛋》、《贴秋肥》等,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人们在艰难环境中对生活的饱满兴趣、淳朴淳朴的民风。另外,丰子恺的《清明节》和俞平伯的《打橘》,都是有怨有喜。在复杂细腻的情感中,就像孩子的小心思,不得不感叹作家童心未泯。

季节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有时候,季节是有序的。当24个节气与24篇精美的随笔融为一体,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四季节气中的景观变化,更是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生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