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定义是什么?过年有动物吗?
既然“年”是一个时间单位,自然就和历法有关系,历法的形成是天体运动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个过程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中国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循环,同时也观察到了天体运动与地面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称为“观象观时”。在两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有了用北斗斗柄所指的星象方位变化来记录年月日的方法。这是日历的原型。每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因为各个朝代用的历法不一样,所以一年的开始也不一样。夏历的第一个月,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农时),也就是所谓的“建立阴、之月”;在商朝,现在农历的十二月是一年的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丑季冬月”。周历以当前农历的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即所谓的“仲冬月”;秦时用颛顼历,今农历十月为一年之始,称为“楼亥孟冬之月”。汉初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才组织专门的队伍将颛顼历改为太初历,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夏历的正月仍然是一年的开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称农历(农业)为夏历。“年”这个词出现在周朝。在此之前,尧舜称之为“载”,意为天体星辰载一周。在夏朝,它被称为“岁”,这意味着人们又长大了一岁,春节即将到来。商朝称之为“祭”,意思是四时已过,是时候做史书,祭拜神灵的祖先了。虽然在唐肃宗,“年”一词一度被改为“年”,但周期很短,也叫“年”。年是时间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一个春夏秋冬的循环称为一年。书面语中“在”字时有出现,明显受古代称谓的影响。
“年”的另一个意思是收获。一年有四季,是根据作物生长、生长、收获、储藏的循环规律逐渐认识的。所以在古籍记载中,对“年”的解释是“古书叶”。收割粮食叫“一年”,丰收叫“大年”,也叫“丰年”。皇帝祈福,把这个五谷丰登的地方叫做“祈年殿”。戏曲中歌颂皇帝时,有“君乐而臣乐,五谷丰登”的歌词。“年”字原是“稗子”一词的最初文字,意思是庄稼成熟,丰衣足食。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的密切关系。
“年”的另一个意思是节日的名称。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庆祝的一天。采集结束后,地里的农活结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回报神灵的保佑和祖先的庇荫。用新米煮饭,酿酒,祭神祭祖,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年度规律。但在古代,祭祀仪式何时举行并不确定,只是局限在新旧年交替的时期。作为一个节日,年形成于汉代。人民饱受春秋战国解体之苦。秦朝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徭役赋税极其苛刻,人民生活贫困。直到汉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日益繁荣,百姓才有机会休养生息,为岁末喜庆、新年祝福创造了条件。
一年什么时候叫“年”?自然是一年的第一天。但由于历法的不同和帝王的封建意识,最初很难确定元年的第一天。中国封建帝王自称天子。为了显示他们“奉天而命”的宗旨,月份的顺序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多次改变。正月不固定,初一自然也不固定。自汉武帝改《颛顼历》为《太初历》以来,王莽、魏明帝、武则天、唐肃宗等虽曾一度改用周历,但时间很短。所以民间一直以夏历为准,正月初一就是新年。新年的名称有很多变化。古代称香格里拉、元日、朔丹、郑源、正日、郑丹、郑超、三元(年月日之元)、三朝(年月日之朝)。后世逐渐称元旦。
民国以后,中国既使用阴历,也使用阳历,阳历1日也是元旦。
中国民俗不太重视阳历。虽然机关、学校照常在阳历元旦放假,但人们并不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尽管如此,一个国家内不能有两个“年”,所以农历的元旦被称为“春节”。春节的名字,自古就有,指的是“立春”。因为民间称农历新年为春节,并承认它,他们不再称立春为春节。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阳历),但阴历同时存在。因为农历二十四节气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农时”是不能耽误的,所以我们现在称农历为阴历。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按照我国的习俗,春节期间放三天假,大家一起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