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有哪些民俗?什么是文化、小吃、历史?
长安国际书法年会
时间: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
中国长安国际书法年会是由陕西省旅游局主办的大型国际书法交流活动。中国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长安(今Xi安)不仅是著名书法家辈出的地方,也是保存最著名书法碑刻的地方,被誉为“书法之乡”。1986长安国际书法年会首次举办,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书法名人前来演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长安国际书法年会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举行。届时,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法家将齐聚古城,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年会的主要内容有:大型仿唐代大雁塔题字仪式;历代名人水墨展;中外书法家笔会;高品质的文房四宝展览;书法理论研讨会、参观碑林、石门十三品活动等。
Xi兵马俑石榴节
时间:每年九月中旬。
Xi临潼不仅是兵马俑的故乡,也是中国著名的石榴产区。每到秋高气爽之时,也正是旅游旺季,火红的石榴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为骊山增添了光彩。Xi兵马俑石榴节将这两项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游客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享受。
兵马俑石榴节每年9月中旬在临潼举行,为期一周。其主要活动包括参观兵马俑、华清池贵妃浴游、万亩石榴园观赏和品尝、传统石榴节、骊山古烽火台点灯仪式等。
Xi安古文化艺术节
时间:每年九月
Xi安古文化艺术节是Xi安大型文化旅游节,起价1990,每年秋季9月举办。古代文化艺术节是陕西民间艺术精华的丰富集合。主要活动有:
宫廷礼仪锣鼓;高跷、旱船、竹马、舞狮、舞龙等表演;大型宫廷烟花;街头消防秀;大型文艺节目,如大型音乐舞蹈《长安宝藏》、《丝路风情》、《长安风韵》、《秦武士之魂》、《冯明长安》;仿唐乐舞深受海内外宾客的喜爱;陕西地方戏,如秦腔、胡美戏、宛宛羌戏、木偶戏、皮影戏等。那座古城墙的艺术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夜景夜市入园仪式,来宾们鱼贯进入瓮中,通过南门吊桥,然后登上古城墙,欣赏模仿唐朝的文艺、武术、气功、斗鸡表演,参加各种游乐项目。民间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展览。
Xi城墙国际马拉松友谊赛
时间:每年10月的11星期日。
Xi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从1993开始举办,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2003年,Xi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被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体育旅游金奖”。比赛期间,将在Xi安古城墙上举行男女5公里、10公里和半程马拉松比赛。
Xi历史文化
Xi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65438+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Xi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13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成为与罗马齐名的古都。自西汉以来,Xi安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始于长安,西至罗马古城。“长安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脊梁。明朝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丰原路改为Xi安宅,Xi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Xi安是中国最早的省会之一。1936 65438+2月12、震惊中外的“Xi事件”就发生在这里。事件发生后,八路军驻Xi办事处向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都曾在这里领导革命斗争。
1949年5月20日,Xi安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Xi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是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4改为省会城市;1984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获批内陆开放城市;1994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副省级城市。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Xi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和商贸中心。
Xi文化氛围浓厚,无论是文学创作、舞蹈艺术、器乐表演、书画风格、传统戏剧、民间表演艺术、古代文物收藏,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Xi安民俗文化概述
吹糖机
民间的“吹糖人”艺人,将焦糖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时,将焦糖扯下,揉成一团,用食指压出一个有少量淀粉的深孔,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突然将糖块折断。这时候的糖块就像一根细管,马上用嘴吹成型。整个操作过程都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机的关键技术是吹揉的技巧。制糖人先把一小块麦芽糖捏在手心里,然后握紧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穿过手掌,把糖堆成一个筒,咬掉筒顶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很快就被吹成皮薄、中空的扁圆球体,再以巧妙多变的手法,挤出各种形状各异的花、鸟、鱼、虫、人,有的还被涂上五颜六色。
剪纸
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孕育和发展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剪纸,俗称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内容之一。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其中陕北剪纸仍然引人注目。陕北剪纸包含了秦汉时期的风格,风格纤巧秀丽,又粗犷大方。它已在Xi、北京等地展出数年,并获得好评。
凤翔木版年画
据史料记载,距今已有476年的历史。根据一个经商家族的祖传档案,在明二年(1507),孝里村的泰家有八户人家从事年画副业。早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戴氏家族就设立了早期年画的“画局”,至今已延续六代190余年。凤翔木版年画从小到大,从粗到细。几经沉浮,已成为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民间年画胜地。在近两个世纪的历程中,泰始兴画局立足凤翔,面向全国,对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凤翔泥塑
陕西凤翔县刘颖的彩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彩绘泥塑有100多种戏剧人物、神话人物、鸟类和动物。这些泥塑色彩鲜艳、鲜艳、夸张、简洁、朴素大方、趣味横生。最受欢迎的是卧牛、站虎、吊虎、胖娃娃。这些彩绘泥塑多被视为西北各省农村过节的佳品,或作为孩子满月的纪念品,家庭日常装饰的装饰品,馈赠亲友的礼品。近年来,凤翔彩塑已被列为陕西省旅游纪念品,并广泛对外供应。
安塞腰鼓
腰鼓是民间舞蹈中常见的活动,古往今来一直不绝于耳。时至今日,陕西人,尤其是陕北一带,男女青年闲暇时,斜跨腰带,系腰鼓,每人手握小木棍,锣、钗敲在一起,“梆、梆、梆”之声清脆响亮,特别悦耳。在陕西各地的学校和组织中,青少年每到节日都会组织表演腰鼓,这是最吸引观众的目的,而陕北安塞腰鼓更是独树一帜。
洛川鳖骨
陕北洛川民间舞蹈中的跳鼓是独特的。相传是由秦汉军士实践发展而来。这种边跳边打鼓的活动已经在民间生根发芽,代代相传。表演时,鼓手头戴武士头巾,身系英雄花,身穿战服,背上插旗,腿上系云纹裙,系上绑腿,穿上战靴,胸前挂一面两尺宽的鼓,边跳边打,威猛凶猛。这个团队是多变的,及时的,有秩序的。9月27日,1989“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在Xi安举行,洛川精彩的敲鼓表演受到了中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牛拉古
陕西省咸阳市的“牛拉鼓”是民间鼓励中的一个独特项目。“黄牛拉鼓”表演时,两头黄牛身着红衣,各拉一辆大车,顶上一面大鼓,鼓手背对前方,面对身后的数百名鼓手。一边敲,他一边做指挥鼓,鼓声响彻云霄。鼓手们都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腰间系着白毛巾和缎带,来回呼应,配合默契。在大型庆典或节日期间,“牛鼓”是必演节目,让观众大饱眼福。
蛟龙鼓
“蛟龙鼓”是陕西民间活动的一个独特项目。流行于赣县王村乡,以其粗犷豪放、完整美观的色彩和表演成为省内外知名的民间打击乐艺术活动。相传明朝大王村太监梁梅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退休回乡。他曾经组织过各种娱乐活动,其中“龙鼓”是他亲自教的。数百年来,这一传统节目根植于民间,完善于民间。每年到正月十三,大王村所有的锣鼓队都从各个街道互相敲打,最后聚集到村东的三义庙前,在那里互相对打,热闹非凡。
运转滚筒
流行于陕西省麟游县的跑鼓是汉族传统鼓舞之一。演出时,场地内两边各有两个鼓。两名鼓手穿着武士内衣、围巾或武士帽,随着鼓点起舞。鼓要和锣、钹、钗和谐。鼓手击鼓时,由慢到快,由慢到紧,都遵循一定的节拍;在激烈的地方,不仅钹的敲打多变,还有锣鼓的声音插在空中配合,还有歌声的喊声,此起彼伏,声音相互呼应,气氛浓烈而不混乱。
秦腔
秦腔又称“随机戏”,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实的声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其角色可分为十余种:老聃、郑丹、肖丹、花旦、吴旦、媒旦、老学生、徐生、萧声、大京、毛静、小丑。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它成熟于秦汉隋唐宋元明,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南北方,对很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声音洪亮。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深受群众喜爱。它的唱腔,说白了,鲁班,脸谱,人物和角色类别都自成体系。秦腔保留下来的剧目有700多个,为各类剧种之首。
陕北评书
陕北评书,根据口口相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榆林地区就有活动。当时的“琵琶”叫“蝎子”(乐器像个大蝎子),两块木头叫“冷子”。许多艺人或盲人艺人以弹琵琶敲板讲故事为生,多以“双音”敲竹板唱“莲花落”。后来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逐渐形成了双音、单音、降调、慢板、竹板等音调。陕北评书“九申十八调”一样多,延安、甘泉、延长、吴起等地流行琵琶。三弦流行于甘肃省绥德、神木、府谷、内蒙、黄河及周边部分县,评书为单音;郏县、五堡为东路;定边、志丹、靖边,西凉梅花。双音有三种:柔板、武打、快板,长短书都用。
陕西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光影”,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非常流行。皮影戏表演简单,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精湛。它活跃在广大农村,深受农民欢迎。皮影戏制作得非常精细,皮影的用料很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泡水后,浸泡使其光滑透明,再精心雕琢,涂上艳丽的色彩。人、动物等。被雕刻成剪影,晾干,刷上桐油。四肢和头部可以活动,表演受到细长树枝的约束。演出时用一块白纱作为屏幕(屏幕大小视场地而定,基本上就像小电影的屏幕)。皮影戏演员站在银幕下,把皮影戏演员粘在银幕上。光线从后面出来,观众坐在光线对面观看。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技艺精湛的表演者在关中被称为“巴什”,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戏,打打闹闹,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缭乱,绿意盎然。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小年,过十五。从正月初五(或者从初六)开始,舅舅就开始给我的外甥、养父、奶妈送灯。一般给一个孩子多一对灯,每对灯十根蜡烛,多一个孩子多给一个灯,还有一捆麻花和一包蛋糕。连续十二年。父母还在第一年给出嫁的女儿一对红轮灯笼(宫灯)或玻璃灯笼和一对灯笼,称为追灯笼,孙子孙女时小灯笼。孩子们收到后每晚都玩(挑)灯,三五成群地玩到十五。到了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灯笼,院子的角落里点着蜡烛,意味着鬼怪和恶灵无处可藏。新婚媳妇14日晚回家“躲灯”,16日返回。孩子们可以继续拿着灯玩耍嬉闹,灯笼也继续挂着,到十七号全部收走。
关中十怪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片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音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被称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也有人说”。过去,灞桥地区的农村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面条像皮带面。
面条像皮带一样宽。拉面也叫biang-biang面。关中人做的正宗biang-biang面和城里人平时吃的拉面还是有区别的。正宗biang-biang面,一根面的宽度可达两三寸,长度约为1米。厚的时候和铜钱差不多,薄的时候就像蝉一样。
第二,锅盔像锅盖
大麻头盔是馅饼。传说在秦朝的时候,秦军统一六国,到处打仗,军队中士兵携带的干粮很容易发霉变质。于是,部队里的炊事员发明了今天的锅盔。另一个故事说,唐朝修建干陵时,由于士兵和工匠服役人数过多,施工进度经常被拖延和处罚。于是,一个士兵焦虑地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在火里烤成饼。反正郭隗谟在陕西已经几千年了。
第三,一道辣椒菜
辣椒在陕西的“辣油”是一道正经菜。就连Xi安家家户户的前门都挂满了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所以有句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不怕辣,陕西人不怕辣!”
第四,碗盆难分。
在崂山吃饭,他喜欢用耀州产的青花瓷大碗。当地人叫它“老碗”。这个旧碗甚至比一个小碗还要大,所以经常很难区分碗和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的时候,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起蹲在村前、门前、树下,边吃边聊,津津有味。这就是著名的“老碗会”。
五,爸爸把它戴在头上。
以前关中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在头上戴上棉花做的手帕,不仅可以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手提袋。
六、房子半盖
无论是在Xi还是在关中的农村,一面建的房子随处可见。据说是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边建的房子可以让宝贵的雨水全部流向自己的田地,也就是所谓的“富水不流外人田”。
七、姑娘不是外国的。
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很少有人去外地旅游生存。所以有“与其出门,不如待在家里”的说法和“出不了关(潼关),出不了川”的民间谚语。长期以来,不仅男人不出门远游,就连女孩也不远嫁。如今,人们在隔壁结婚并不奇怪。一些村庄还为不想结婚离家的女孩建造“女孩楼”,不仅为建设新农村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才,也结束了女孩们的心愿。
八、不要坐起来。
因为关中男人一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而且冬天人们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太阳”或者下棋“输边”,所以关中养成了蹲的习惯。
九、睡枕石
陕西人不喜欢软枕,选择木枕和石枕。这和陕西人的直爽是分不开的。在陕西,酷暑难耐的时候,庄稼汉晚上睡觉的时候,更喜欢歇一块砖或者石头当枕头,在上面酣睡。而且陕西人亲切地称之为“黄金不换”,意思是用黄金不换来的财宝,足以看出真正的陕西人是如何依恋和迷恋这个用石头和石块垒在头下的枕头的。
十、唱歌和叫喊
唱戏就是唱秦腔。它的特点是高度激动和极度匆忙。尤其是花莲的歌声,撕开桑梓,大声呼喊。当地人叫它“赚破头”。老外不懂其中滋味,开玩笑说:“唱秦腔,第一,舞台要结实,不要塌;第二,演员要身体健康,避免生病;第三,观众要胆子大,以免被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