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古代医书有哪些?
汉代以后,医德逐渐衰落,研究汉代古书为宗,后世为宗的理论。
汉代以前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
西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1973长沙马王堆汉墓地图出版。
东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晋代:《脉经》、《针灸甲乙经》、《抱朴子》、《金匮要略方》、《肘急方》、《雷公烘论》、《本草笔记——敦煌残卷》、《刘鬼遗方》。
隋唐时期:《黄帝内经》、《病因论》、《千金方》、《千金一方》、《外台秘方》、《仙人治伤断后秘方》。
-
秦朝(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207年)淳于髡(太仓公)是写“医案”的第一人。
西汉(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马王堆帛书(多抄自西汉初年)与古籍传播。如:《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指南图》等。(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1973)
从179年到141年前,富水经络木人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以经络流动为标志的木质人体模型。(注:四川省绵阳县永兴镇双宝山2号汉墓发现1993)。
《针经》失传,傅翁所撰,后汉书误托;
定稿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为《苏文》和《灵枢》两部分。
在新的朝代(公元8-23年),《南京》是在公元25年左右以秦越人的名字写成的。
高程是三国时期东汉时期的一位针灸师。他是傅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东汉针灸师郭玉,曾是汉和帝的御医。
公元97年,班超再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包括医学。
完成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和植物分类学著作。此外,李当之的《本草》和乌普的《本草》都已失传。
张仲景(公元150-219),名机,东汉南阳县聂阳人。擅长以六经治伤寒,以脏腑治杂病,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原则,包括理、法、方、药,善于运用“经方”为人治病。将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后来的医家称他为“医圣”。
华佗(公元145-208年)一生致力于医学实践,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童、针灸、卫生学、药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运动保健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尤以外科见长,被誉为“外科大师”和“外科鼻祖”。
东汉魏伯阳根据自己的炼丹术经验,编著了《易经》,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炼丹术著作。
金与南北朝
金与南北朝(公元280-公元581)
公元280年,王叔和的《脉经》,有10卷97篇。这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书中有42篇关于针灸的文章,包括近70个穴位的名称。
公元282年,皇甫谧撰写了12卷、128篇《针灸经》,记载了349个个人穴位,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即全身穴位649个。这是中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葛洪(公元283-363年)名抱朴子,著有《抱朴子》、《金匮要略方》、《肘急方》(含61种针灸治疗疾病)等。他擅长炼丹术,对化学和医学也有很多研究。
葛洪的妻子包谷(公元309-363年)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性灸疗师。她擅长用艾灸除疣,不仅治好了她的病,还让她变美了。包谷真的是艾灸美容的开创者。
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被发掘。此后,发掘工作从北魏一直持续到元代,成为举世闻名的洞穴群。洞内有许多壁画和彩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在举世闻名的敦煌文献中有所发现,其中中医文献就有80多种。
雷敦(公元420-479年)写了《雷公烘焙论》。
公元443年(柳宗元嘉二十年),秦奉太医之命奏医,兴办医学教育。
《本草笔记集》作者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已佚,有敦煌残迹。此外,还有《肘后百肘》、《名医实录》、《养生实录》等其他作品。
公元454-473年,陈写了《小品方》。
公元479年至502年,龚清玄撰写了刘的《鬼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
公元494年,洛阳龙门石窟被发掘。直到唐代,僧人在石碑上刻下140多个古方,才有了“方子洞”。
针灸在公元514年传到韩国。
公元518年,甘多郭利献上了杂香药。中国最早传入波斯,有很多国产药,如薰、玉瑾、苏木、青木。
公元541年,百济派遣使臣,邀请学者和工人、医生,梁武帝派遣陆鹤、工匠和画家,派遣医生赴朝。公元550年,中医艾灸传入日本。
公元552年,中国向日本秦明帝赠送了一套《针经》。
公元562年,吴仁智从日本带去了约160卷中医书籍、图等。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杨尚山撰写了30卷《黄帝内经太素》和13卷《黄帝内经唐明》(残)。
公元608年,日本派遣了一名遗赠药剂师惠日、一名日裔中国人直尹福等。在雷化学医。
公元610年,晁奉命编辑《病证论》,这是我国第一部病证专著。
蒙骜(公元621-713)享年92岁,他是第一部食疗专著。
“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和他的千金方、千金翼。
公元624年,在京都长安建立了唐“太乙部”,设有针灸科、针灸科医生、针灸科助理和针灸师,教授针灸,可见当时针灸的盛行。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带着医书入藏。
公元659年,苏静等人编纂的《新编本草》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官方药典。
于陀,元丹贡布(公元708年),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45岁时,写出了医学巨著《四医典》,为藏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带着各种艺人、龟兹乐队、医务人员、书籍进藏。唐代金银器和高级金属工艺品。当然,金针、银针也有生产。
公元738年,陈藏启写了10卷草药。原书虽已失传,但失传的文字可以在《综合征本草纲目》等书中找到。
公元752年,王导写了一部40卷的书《外台秘闻》。
公元753年,鉴真,一个和尚,旅行到日本教中国医学。
公元762年,王冰重新编辑和注释了《黄帝内经》。
8世纪初,中国医生玛雅那和藏医贝鲁扎那编纂了《王月要真》。
公元841-846年,林道人撰写了《伤科断离成仙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公元847年,常尹撰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学专著。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
927-960年,李炎写《海药本草》。
公元934年,陈仕良写了十卷《饮食草药学》。
938年至965年,韩宝生等人对《新本草》进行修订,编成《蜀本草》。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公元960-1368)
960-991年,宋政府设立“太乙局”,隶属太常寺,主管医学教育。
公元960-1081年,宋政府设立了“韩曙医学院”作为专职医疗行政机构。
公元961年,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多次让宋给犀角、象牙、冰片、乳香、玳瑁、沉香、胡椒、丁香、茴香、豆蔻等药物。
公元973年,刘汉等人编纂了《开宝新详本草》,次年改名为《开宝重定本草》。
公元974年,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大港附近)令宋多次给家牙、犀角、熏香、冰片、乳香等药。
公元975年以后;交趾国(今越南北部)使宋多次赠送犀牛角、象牙、珍珠、玳瑁、乳香等药物。
公元982年,高丽王让宋献上珍贵的器皿和药物。
公元992年,王怀印等人将《太平盛慧芳》编成书,收方16834方。第99卷是《针灸经》,第100卷是《艾灸经》,又称《唐明艾灸经》。
公元987年后,粮大国(今阿拉伯)多次令宋赐冰片、玫瑰水、象牙、琥珀等药。上述药物“洋为中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医。
1016年,宋真宗赠送朝鲜一本《太平盛慧芳》。
公元1026年,王撰写了《新铸铜人针灸图鉴》,次年主持设计铸造了两尊针灸铜像。
(公元1035-1117)擅长整理学生颜的儿科医学,编著了《儿科医学与证直接方》。
1041年,宋慧卿赴日行医。日本人奉命来宋求治眼疾。
公元1041-1048、吴健、宋静《欧熙范五藏》。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地图集。
1057年,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编辑整理医书。
公元1061年,苏颂等人编著了《图说本草》,有993张收药图,是最早的印药图。
1068-1077年,林逋、张玉玺、高宝衡修订医书,林逋还撰写了三部《黄帝内经》。
1075年,沈括与苏轼合编《苏神梁芳》。
公元1076年,宋朝设立“卖药处”(即“成品药处”);后来又有了“何秀药房”(后改名为“医药惠民局”、“医药及代理商惠民局”)。
公元1079年,宋廷派遣医官邢凯出使朝鲜,并带去大量药材。
公元1093年,董继撰写了《小儿斑疹验方论》和《脚气治疗总指南》。
1098,杨子健写《十大制作》;庞安石著有《伤寒论》。
公元1099年,刘文淑写了《苏文史茹奇论奥》。
公元1102-1106杨洁在世界上写下了“保存真实的地图”(另一张解剖图)。
公元1106年,琼瑶的《针灸神书》(即琼瑶的《神书》)。
公元1107-1110年,宋政府命裴宗元、陈等人将官办药房收集的药方进行整理,编成《治药方子》。
公元1108年,朱军写了一百个关于伤寒的问题;
1114以来一直是医学博士。
公元1118年,对该书进行了再次修订和追加,并刻成《伤寒论活书》(又称《南阳活书》)20卷。本书根据经络认识六经,阐述了六经辨证的特异性和重要性。
1111年,寇宗双编《本草》二十卷。
公元1111-1117宋代医官***200卷,其中191卷。
1116年,医官曹忠和再版《为政本草》,改名《为政、史、证备用本草》。
公元1128年,庄绰写了《艾灸与取穴法》。
1132年,许撰写了《普济术方》10卷。
公元1133年,张说他写了《五峰普济方》。
公元1144年,程无忌撰写了《伤寒论注释》。
公元1146年,窦彩编撰出版了《扁鹊心书》。
1150,刘芳写了一本幼儿新书。
公元1151年,和记局处方由徐洪修订,更名为太平惠民和记局。
公元1153-1163年,颜明光写《子午流注针经》;《刘著知味甄宓》一书是何若愚写的,广为人知。
公元1159年,王济宪等人修订补充了32卷,简称《绍兴本经·备证本草》。
公元1165年,王志忠编纂了一本名为《针灸经典》的书,于1220年出版。
1170年,吉炜·包书出版了。
公元1172年,刘在卷15中写了《玄冥论方》。
公元1174年,陈艳写了《三因一病综合征》。
公元1181年,郭勇写了《补伤寒论》。
在1186,张写了《药的起源》和《珍珠胶囊》;刘写的《苏文原病式》。
公元1189崔写的脉冲战术。
窦杰、紫翰卿(公元1195-1208),著作有《针经指南》等。
公元1196年,李逊写了《计燕北方菊》。
公元1224年,张高撰写医学理论,出版10卷。
公元1226年,文仁撰写《急症灸法》并出版。
公元1228年,张从正写了《儒家家事》。刘、、、朱震亨,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
公元1237年,陈的《妇方大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妇产科学专著。
公元1241年,师法写了《诊病指南》。
公元1247年,南宋宋词撰写的《冤狱录》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公元1248年,陈艳写了《宝卿本草折衷论》。
公元1249年,高力写了《脾胃学说》。
公元1253年,陈文忠写了《小儿痘诊断方论》;严格使用和书写“方继生”。
公元1263年,陈编纂了三卷本的《外科学精要》。
公元1270年,元政府设立“广惠司”,专司药事管理。
1271-1368年,元政府设立“太医院”为最高医疗行政机构。
公元1276年,高力所著的《石兰秘录》出版。
1289年,王写了《本草纲目》三卷。
1292,在北京和多伦分别成立了“惠惠医学医院”。
公元1294年,曾思蓉写了《活出年轻的心》这本书。
公元1295年,窦汉卿撰写的《针缝指南》出版。
公元1308年,王的《很难知道》出版了。杜思敬编纂了19卷的《济生崔波》,其中包含了4卷的针灸内容。
1311年,窦桂芳(桀之子)出版了四部针灸著作。
公元1321年,孙云贤编辑医方大获成功。
朱丹溪弟子戴思恭(公元1324-1405)所著《辨证论治精要》。注《丹溪金桂勾园》。公元1329年,王国瑞撰写了《扁鹊·申英针灸玉龙经》并出版发行。
公元1330年,胡思慧写《吃喝》。
公元1331年,李中南写了《雷勇钟芳》。
公元1335年,齐德之将《外科精要》编为两卷。
公元1337年,魏宜林撰写了《世界医学的有效药方》。
公元1338年,徐国桢等人撰写了《太医医院》二十卷。
1341年,华伯仁写了十四经。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一部舌诊专著。
公元1343年,洛天依撰写养生宝典。
公元1345年,葛可久写了《十药经》。
公元1347年,朱震亨写了《格致奢论》。
公元1359年,华寿写了大夫小结。
公元1366年,华寿注释了难经的本义。
明朝
公元1370年,倪撰写了《原机揭示微》2卷,这是一部眼科专著。
公元1388年,刘纯撰写了六卷《小学医经》,其中第三卷和第五卷是关于针灸的。
公元1406年,朱粟、滕硕、编辑的《普济方》出版,共168卷。其中409-424卷为针灸门。
公元1425,由执笔,刘出版。
公元1439年,徐风编著了6卷《针灸学》。
公元1443年,明泰医院重印了《同仁腧穴针灸图说》,铸造了一尊针灸铜像,有666个腧穴。
公元1445年,朝鲜的金编纂了《医方集》,收录了中国元明以前的数百种医书。
公元1447年,金旬邑、金编著的《针灸选日集》出版。
公元1468年,寇平写了4卷本的《一颗心给所有年幼的孩子》。
公元1470年,方显主编、杨出版了的《妙方》。
公元1472年,熊撰写《不听风俗解八十一难》并发表。
公元1476年,毛兰在滇南写草药。
公元1492年,王伦写了《本草纲目》。
公元1497年,夏颖编纂了三卷《灵枢子午翼》。
公元1501年,张世贤《图说八十一难经》出版。
1505年,明政府组织刘等人定稿《本草纲目》。王等主编难经札记。
公元1515年,杨循编写了一部针灸书籍集(针灸详解)并出版发行。俞团写的是医学的真实故事。
李时珍(公元1518-1593)著有《本草纲目》、《灵兰脉学》、《奇经八脉考证》。
1519年,王吉写外科原理;任撰写了《牛痘金镜录》。
杨继洲(公元1522-1620年)写了一部针灸的巨著。
公元1529年,高武撰写《针灸集英》,分4卷出版。另外针灸精要发表在1537。
公元1529年,薛基撰写了《内科精要选》,也有《外科精要》和《骨科精要》两卷。和5卷《妇科纪要》。
公元1529年,魏徵写了《一颗悲悯的心》一书。
1530年,王绩撰写《针灸问答》,分3册出版。
公元1531年,他写了《痤疮病的辨证》。
公元1549年,万全撰写《万密斋医学百科》。
公元1150年,沈写了《清》一书。
王肯堂(公元1551-1631)历经十一年编撰了40卷《证治规范》。
公元1552年,蒋观编《病历》(12)。
公元1556年,徐春福编辑出版了《古今医学体系大全》,其中第6卷和第7卷是针灸。
公元1565年,娄英撰写了《医学纲要》,针灸部分集中在第7、8、9卷。陈嘉谟写了《本草》
公元1566年,沈写了《子午之分》一书。
公元1568年,徐春福发起成立了“一元化堂宅仁医会”。
公元1575年,李咏写了《医学概论》出版。第一卷是唐明的照片,记录了经络和针灸。
公元1575年,道士宝光撰写了10卷的《秘眼龙牧论》,其中第8卷为针灸经典,包括71个穴位。
公元1576年,徐世禄编著《经络枢与针灸经络百科》。
公元1584年,吴坤撰写了《验方医学》。
于昌(公元1585-1664)著有《医法》和《伤寒论》。
公元1586年,马妈发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证注》。
公元1587年,龚廷贤写了《百病返老还童》。
公元65438年,陈艳撰写了《杨敬斋针灸大全》。郜琏编纂了《尊声八则》。
在1601中,吴绵雪写了八种痘疹。王肯堂系列、吴冕学派的《古今医学体系证脉全书》出版。
公元1601年,赵文炳被杨继洲三针治好了痿痹,记录出版了《针灸大成》,并绘制了《铜人一堂图》四幅。
公元1604年,龚云林撰写《小儿推拿秘笈》出版。
公元1606年,王宗权编纂了8卷本的《针灸大辞典》,又称《脏腑证治图论经》。
1608年,王肯堂撰写了《证治规范》。
公元1609年,张三喜撰写了《经络考》一书,收录在他编撰的《医怀绳六要》中。
公元1614年,吴有兴写瘟疫。
在1615年,龚廷贤写了《寿世保元》。
1617年,陈世功撰写《正宗外科学》4卷。赵先科写了《医学渗透》
张路(1617-1700)是《张氏医传》的作者,其子邓,承父业。
1618年,吴坤发表了六套针法。
公元1622年,苗希雍写了《烤大法》。他的著作《本草经》出版于1625。
公元1624年,张介宾出版了《论语·经义》。并撰写《净月全书》发表于1640。公元1628年,翟倞编撰的《子午集》出版。
公元1630年,张明绘制了彩画旁系图。
公元1632年,陈思成写了《霉菌痉挛秘录》。
公元1642年,李仲子写了《内经》。
公元1644年,傅《验爻函》出版,共六卷,其中载有眼科和针灸学的重要观点。
清朝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叶(公元1667-1746)是温病学的创始人之一,祖上三代,徒弟17。他的导师编写了《临床指南》和《温病论》。
公元1668年,叶广只编辑了《爱彩辨》,分4卷出版。
公元1669年,柯钦撰写了《伤寒杂病传来苏州》。莫(担子)注《难经直释》卷二。
公元1670年,张志聪在《黄帝内经》中写了一部关于不服从问题的注释集。
公元1671年,李应书的《体经通考》出版。
公元1673年,李仲子《医案必读》出版于10卷。
薛雪(公元1681-1770)著有《温热条辨》、《易袁静志》等。
公元1684年,黄鹂绘制了一幅彩色的《唐明子午图册》***16,在1687中缩小印刷。
公元1689年:游澄重编《子午全经》。
公元1689年:王昂撰写了3卷《苏神灵枢编注》;1694年,他的《子午歌诀》出版,接着是他的《汤头歌诀》。还有经络腧穴之歌,本草8卷,医方3卷。
徐大椿(公元1693-1771),本名灵台、惠熙,著有《神农本草记》、《难经注》、《伤寒论》、《医源论》等数百部。,并记录了对经络诊断的看法。
公元1695年:丁霞写了《游客铁镜》。
公元1702年:张志聪的《伤寒论》出版。
公元1711:叶茶山《采哀织翼》系列三卷。
公元1712:张锡举写了6卷《伤寒论》。
公元1715:纪翟居士写《盛达篇》。
公元1717:韩一峰写的《太乙深圳心法》。
赵学敏(公元1719-1805)编纂了《本草纲目》、《系列雅文》等。
公元1726:古今图书总集*医部全集,清代陈梦雷主编,共出版520卷。
公元1729年:尤宜撰写《金匮要略》、《伤寒杂病集》。
公元1732年:程中岭写了《理解医学》。
吴唐和子鞠通(公元1736-1820)是伤寒专家,他们写了6卷《伤寒论》。
公元1740年:王维德撰写了《外科辨证治疗集》。
公元1742年:吴倩等编著《医案金镜》出版,共90卷,其中79-86卷为《针灸要诀》。
公元1750年:陈付争写了一本少年儿童集。
公元1757年:吴撰《本草新论》。
公元1761:吴在卷13中写了“用兵戍边”;严希庭在等应得的本草。
公元1763年:陈廷荃编著出版《罗一编》3卷。
公元1769年:黄公绣《本草求真》10卷。
公元1772-1782年,清廷修订了《司Ku全书》。其中历代医书多达100余种。
公元1792年,唐大烈编撰了《全身经络通诀》并出版。它还编纂了《吴讲座》(11),这是最早的医学出版物。
公元1798年,李守先撰写了《针灸学》,该书出版了。它擅长治疗疟疾,在22天内治愈了437人。
公元1803年,陈念祖撰写了6卷《伤寒论注》。
公元1803年,陈修园写了四卷《妙用时间》;
公元1804年,他写了《三字经》。
公元1804年,郑的专著《巴黎玉钥》第一次出版,分两卷,下卷为《针灸门》。
公元1805年,高炳军写了《择医经验集》;皮尔逊引进了牛痘疫苗。
公元1808年,方步德写了四卷《论喉风》,第四卷是针灸。
本名(公元1808-1867),著有《论霍乱》、《暖精卫》、《王医案》等。
1812年,蔡乃安编著了《医学四要》,其中《医学姚远会》是一篇,对十二经脉的症状和药物的归经都有详细的论述。
公元1817年,李雪川的《针灸丛书》出版。
公元1819年,钱镜湖重刻《明堂伏胎图》。
公元1821年,姜尚外史撰写了《针灸内篇》。
公元1822年,清廷下令帝国医院永远废除针灸科。
公元1824年,萧福安写了《针灸的一生》。
公元1827年,傅山的《傅青主妇科学》出版。
公元1830年,王清任写《医林补正》;翁藻著《医钞汇编》卷一《经络腧穴图考证*奇经八脉》。
公元1836年,子和七宝卫生学校出版了《太乙火感针》一书。
公元1840年,蒋考卿撰写《蒋氏伤科方》。
公元1843年,周松龄写的《小儿推拿小结》。
公元1844年,顾游历了《神农本草经》。
公元1848年,吴·《植物名实考》出版。
公元1850年,王锡鑫编写了一本针灸手册。顾编纂出版了《关》,记载了的《全身百会穴歌》和沈固的《十二经脉络脉》。
公元1851年,赵树堂撰写并出版了《医学桂芝》。
公元1851——1864(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建立医院、疗养院,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明令禁止鸦片、缠足、杀婴、废妓。
公元1852年,关松生修订出版了《痨症集》。
公元1853年,吴编纂出版了四卷本的《神酒》。
公元1856年,苏的《针灸考证》出版。
公元1858年,陆定普写了《冷艺鹭话》。
1861,陈国都写了眼科六要。
在1863中,费写了药酒精和糖的含义。
公元1864年,吴尚贤写了李龙的骈文。
1868年,李善编撰出版《十二经脉歌》。金德健()主编《焦喉科枕中秘笈》。
公元1869年,张彦思写了两集《悟道传》。
公元1872年,孔广培认购太乙深圳集。
公元1874年,廖润洪主编《针灸集成》出版。夏春农写了《论疫喉》。
公元1875年,《拯救世界之针》应他的要求出版。冯文轩记录了穴位法。
公元1876年,张静写了《刺法》并出版了。
公元1878年,陈惠畴撰写了《子午图考证》并出版。
公元1879年,钟山写经络腧穴。
公元1883年,金有天和雷出版了《艾灸秘传》。许主编出版了《艾灸心传》。
公元1884年,唐宗海撰写了《血证论》,公元1892年撰写了《医经精要》。
1885年,邱晨在瑞安创办了李记医院和李记医馆。教科书系列《李记·袁晶》的作者;开创了医学日历。
公元1889年,颜撰写了《咽喉结痂正义》和《李政按摩要诀》。
公元1889年,中国人办的天津总医院成立。
公元1892年,邱晨撰写、张烈编撰了子午表。
公元1898年,李生清撰写了《脉诊考辨》并出版。
公元1899年,刘仲衡出版了一幅中西惠残铜人图。
公元1906年,王·《中西医学图说》出版。
公元1907年,王衍整理修订了《正穴法》。
1908年,唐宗海出版了五种中西医学书籍。
公元1909年,姚翔写了一本针灸方法集并出版。
公元1909-1933张锡纯写了《西方医学热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