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在仲春和晚春之交庆祝的。清明节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拜春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内涵。它既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节。扫墓、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唤醒家庭记忆,也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合自然节气和人文习俗,是人文和自然条件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追求“天、地、人”和谐的思想,注重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遵循自然规律。清明节有丰富的节日和习俗。扫墓和踏青是清明节礼仪和习俗的两大主题。礼俗这两个传统主题在中国自古流传至今,从未间断。

清明节,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祭祖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古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由北斗七星斗柄的旋转方向决定的,北斗七星是循环旋转的,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向,这也成为了古代人们判断季节和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为春;桶柄指南,天下为夏;斗柄指西,天下秋;斗柄指北,天下为冬”。“二十四节气”是干历中的一个特殊节日,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和“十二月施工”的设立。

清明节在其历史发展中融入了寒食节禁火、寒食的习俗。相传寒食节是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忠臣介休而设立的。虽然与民间传说中的解推有关,但寒食的起源并不是为了纪念解推,而是沿袭了古代换火的老习惯,即如李周所说的“仲春,木垛用于乡村修火。”

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的一个古老节日。寒食节开始时,不准吸烟,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扫墓、荡秋千、蹴鞠、抱钩、斗鸡等习俗。由于北方寒冷,春季和三月气温上升,正是换火的时候,所以在新火到来之前,人们应该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不允许人们生火,晚上在宫中点燃蜡烛,火势蔓延到达官贵人家中。据后汉记载,第一次寒食节持续时间较长,最长为105天,最短近1个月。寒食节不允许生火,只允许生吃,对人的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