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和趣闻。

燃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开门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声辞旧迎新。

鞭炮是中国的特产,又称“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燃放鞭炮可以营造节日气氛,是节日里的一种娱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好运。但如果追溯鞭炮的起源,就会明白古人放鞭炮的初衷及其演变历史。

《荆楚纪年》说:“正月初一,鸡鸣,庭前放鞭炮,避邪。”这一记载表明,鞭炮是古代驱赶瘟疫和邪灵的声学工具,使得燃放鞭炮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古人的误解造成的。

据《神经》记载,在古代,人们穿过深山扎营,晚上燃起篝火,一是为了做饭取暖,二是为了防止野兽入侵。但是,山里有一种动物,它不怕人,也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吃。

为了对付这种动物,人们想到了在火中燃放鞭炮,利用竹子的爆裂声来驱赶的方法。这里说的动物叫“山嫂”。古人说能使人忽冷忽热,是鬼使人得了忽冷忽热的病,吓走了山,也就是驱除了邪灵,使人得了吉祥平安。

唐初,瘟疫遍地。一个叫李天的人把硝石放在一个竹筒里,点燃它,使它发出更大的声音和更强的烟。结果,山岚的瘴气被驱散,流行病被制止。这是最早的鞭炮原型。

后来火药出现了,人们就在竹筒里装满硝石、硫磺、木炭燃烧,产生了“爆炸战”。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纸管和裹着火药的麻杆制作“炮”(即鞭炮)。

关于鞭炮的演变,《优秀流行编曲》记载:“古鞭炮。都是用真竹流行的,所以唐诗也叫爆杆。后人为之卷纸。叫做“鞭炮”。

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湖南的浏阳、广东的佛山和东姚、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的温州是中国著名的“烟花之乡”。他们生产的鞭炮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放鞭炮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不仅在春节燃放鞭炮辞旧迎新,还燃放鞭炮庆祝重大节日和喜事,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结婚、建房、开业等。

舞龙

玩龙灯,又称“舞龙”、“舞龙灯”,是中国特有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节,中国城乡都有打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耍龙灯已经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富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玩龙灯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来祈求龙的保佑,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玩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是由草、竹、木、纸、布等制成的。龙的数量以单数表示吉祥,多为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达二十九条。十五节以上的龙体积庞大,不适合跳舞。它们主要用于观赏。这种龙特别注重装饰,工艺价值高。还有一种叫“火龙”,用竹棍编成圆筒形成笼子,贴上透明漂亮的龙衣,点上蜡烛或油灯燃烧。晚上的表演非常壮观。

龙灯的玩法有很多种,其中九节以内的招数是重点。比较常见的招式有:龙游、龙腾钻、头尾钻、龙摇尾、蛇蜕皮。第11节和第13节中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一跃而起,时而飞上云端,时而破浪入海。非常好。

舞龙的习俗被海外华人发扬光大。每当中国人民有传统节日和重大庆祝活动时,他们都会舞狮和玩龙灯,表现出强烈的东方精神。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都说压岁钱可以镇邪,因为“老”和“特”谐音,晚辈可以用压岁钱平安度过一年。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把彩色的绳子穿成龙的形状放在床脚,这是燕京年记载的;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把分发给孩子的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岁钱可以在晚辈拜年后当众给,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时,由父母放在孩子的枕头下。

民间认为,给孩子压岁钱,当邪灵或“年”伤害儿童时,儿童可以用这些钱贿赂他们,将邪恶转化为好运。阿清吴曼云《压岁钱》诗中说:“一百元长彩线,再从枕上收来,论鞭炮价,使焦耳忙了一夜。”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岁钱是扎在孩子心里的,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过节需要的东西。

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依然盛行,金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大多是孩子们用来买书和学习用品的,新的时尚赋予了压岁钱新的内容。

把祝福的词向后贴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墙上、门楣上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由来已久的民俗。据《梁璐之梦》记载:“小的时候会逛百货商店,画门神桃符,过春节……”;“读书人,无论大小,都要扫地,打扫家庭,换门神,挂钟旭,钉桃子,贴春卡,祭祖。”这篇文章中的“贴春卡”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被解释为“幸福”,但在过去它意味着“好运”和“好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民间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表示“福已降”、“福已至”。还有一个传说是“福”字倒贴在民间。明太祖把“福”字作为暗号,准备谋杀。为了消除这场灾难,善良的马皇后让城里所有的家庭在黎明前都要在门上贴上“福字”。自然,没有人敢违背马皇后的意志,所以“福”字张贴在每个门上。其中一家不识字,就把“福”字倒过来。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反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砍倒那座房子。马皇后见事情不妙,急忙对朱元璋说:“家里人知道你今天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反了。这不就是“福道”的意思吗?”皇帝一听真相,下令释放,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从那以后,人们把“福”字倒过来,以求好运,纪念马皇后。

还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长寿、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是手写的,现在市场和商店都有卖。

吃年糕

春节期间,中国许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生活逐年改善。

作为一种食物,年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发现了稻种,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汉代人把年糕称为“年糕”、“鱼饵”、“糯米糕”。古人也有一个从年糕到年糕的发展过程。公元6世纪,烹饪书《史记》载有制作年糕“白茧糖”的方法,其中说:“米若煮熟煮透,且比杵臼的更热,则须煮得极熟,才不至于有米粒……”即糯米蒸熟后,煮成米饭,再切成桃核大小。

把米磨成饼的方法也是很早的。北魏贾思勰的《齐姚敏书》可以证明这一点。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丝筛过,再加水和蜂蜜揉成坚硬的面团,在面团上附上枣和栗子,再用竹叶包裹,蒸熟。这种糯米糕有中原特色。

年糕多由糯米粉制成,糯米是江南特产。北方有糯米之类的粘粒,古代最早推出粘小米(俗称小米)。这种小米去壳粉,用水蒸熟后,呈黄色,粘粘的,甜甜的,是黄河流域人们庆祝丰收的美味佳肴。明朝崇祯年间出版的《京师风光略》一文记载,当时的北京人会“正月初一吃小米饼,过年糕”。不难看出,“年糕”在北方是“粘饼”的谐音。

年糕的种类很多,北方的白年糕,塞北农民的黄年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省的红甲鱼年糕。年糕从北到南有不同的风味。

北方有蒸年糕和炒年糕两种,都是甜的;南方年糕除了蒸、炒,还有切片炒、汤煮,甜咸兼备。

据说最早的年糕是在除夕夜用来祭神祭祖的,后来成为春节的食物。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食品,而且随着一年的过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一首诗所说,“人心高,和食作,使年比年好,以祈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