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起源和习俗有哪些?
为什么中国农历新年是在正月初一?
我国人民把即将到来的寒冬和初露头角的春日作为新年的开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腊祭。据说“腊祭”原是神农时代“祭鬼神”、“集万物以乐”的年终礼俗。其主要内容是感谢去年的百神之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伴有驱赶疫病和灾害的活动。古代的“猎”和“蜡”也是相通的。在冬歇期,人们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用猎杀的野生动物作为祭品。《礼记·月令》云:“是月,满蒸。天子在天宗乞下一年,在公社和大门口割祠堂,拉祖祭拜五次,使农民得以安息。”当时,有些人把“腊祭”视为新年。
先秦时期的新年习俗处于萌芽状态。《七月诗经》记载了西周新旧交替的节日习俗。当冬天到来时,人们回到室内,堵住朝北的窗户,在室内生火,用烟熏老鼠准备迎接新年。所谓“八月剥枣,十月收稻,春酒为此,引眉长寿”,就是人们在收获后酿酒,庆祝丰收,孝敬老人。所谓“友享美酒,天天杀小羊,对簿公堂,说其寿无涯”,是指人们把酒和小羊献给神灵,以感谢上帝一年来的保佑和祝福。当时,由于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历法,所以没有统一的庆祝日。这是后来冬天农闲时新年习俗的雏形。
过年的习俗形成于汉代。战国末年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情趣高涨,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节日习俗。太初历法实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被确立为新年的日期。这样,原来各地区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奖励、祭祀和庆祝活动,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代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烧鞭炮、换桃符、喝屠苏酒、观新年太阳、赏灯笼等活动都出现了,庆祝日期也越来越长,逐渐演变成中国第一个重大节日。
新年习俗始于唐代。唐代是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的习俗逐渐从祈求报纸、迷信和放逐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化为一个娱乐性和仪式性的节日。过年的重心从祭神转移到娱人,转移到人们自己的娱乐和享受生活。因此,可以说,只有到了唐朝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全世界欢庆、亿万人欢庆的“节日”。
明清时期新年习俗开始转型,礼仪娱乐逐渐加强。新年里人们互相拜年,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在家祭奠。普通人也讲究“礼尚往来”,过年送礼,互致问候。此外,春节的娱乐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各种娱乐活动,如耍狮子、舞龙、表演、讲故事、踩高跷、旱船等等,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北京人逛长甸,广州人逛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逛城隍庙。各种娱乐活动别具一格,令人眼花缭乱。
按照我国的习俗,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段时间,狭义的是指正月初一。这期间活动很多,很多习俗都富有民族色彩。
春节期间饮食也极其丰富,各种好吃的都有。按照习俗,中国北方和南方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南方人喜欢吃甜食。在春节的早上,他们吃糖莲子、糖年糕和糖饺子,这意味着“年年岁末甜”,而北方人喜欢吃饺子。
春节的传统民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向往。在旧社会,无论多穷,春节都要尽量穿上新衣服,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幸福平安,农业丰收,生活幸福。
中国的过年习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盛行于赤县、神州,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铸造了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灵魂。在中国新年期间,农历年底回家与亲戚团聚,祭祖和拜年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普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