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春节习俗?

天水过年习俗溯源。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后汉《杨震传》:“冬无雪,春无雨,人多愁”,是对立春节精神的简称。作为节日,它也被称为香格里拉,元日,朔日,郑源,正日,郑丹,郑超,三元,三朔和三朝。

天水自古以来民风淳朴,过年习俗特色浓厚。从腊月初八开始吃迷米,杀猪,宰羊,磨豆腐,煮酒(自制甜酒),办年货,打扫房屋,送灶23天,然后蒸包子做饭,做新衣。30日上午人们争相抢集,下午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贴门神、装饰厅堂。接纸、续香、观年、迎喜神、拜年、贴五福、观庙、关灯、庙里拜人、访各种病,五花八门,风格独特。穿插其中的文化活动,如高台、高跷、马秧歌、黑社火、旱船、舞狮等,更是多姿多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中的一些正濒临灭绝。

12月8日

腊八节起源于秦惠文王(公元前326年)创立的“腊祭”,天水谚语说:“腊月初八,有突奔。有米的吃米,没米的捏娃娃。”蕴含着天水独特的风情。那一天,天水有三个习俗:

1,饭米米:饭米米就是米饭或者洒米。据传吃了可以入迷,什么都不想,专心过年。饭米,即吃腊八粥,风靡全国。关于吃腊八粥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个说释迦牟尼在刑罚的时候瘦得像柴火,一个牧羊姑娘给他一碗奶粥喝,他就恢复了精力,成了佛。因为这个故事,后来的佛教徒称腊八为“道教节日”。宋和吴的《录》说:“从到初三的冬天,正是腊月十二,这叫王腊。本月八日,叫腊八粥、大沙等寺庙都设五味粥,名为腊八粥,还设红酒糟,以糠、奶、芋头为食。僧侣们可能会供养或送谭世贵回家。”朱元璋小时候穷,饿了就拼凑点大米小米红枣和伙伴们一起煮粥。后来他当了皇帝,就命厨师在腊八节为他熬制这种粥,百姓称之为腊八粥。至今在天水郡吃腊八粥,都要舀一碗放在正房的坛下。直到正月初一,迎西神之后,再为牲畜拌草。

2、捏娃娃:

以前人们生活艰苦,吃不上腊八粥,就“掐娃娃”。这种习俗今天已经消失了。但是,是秦汉时期大蜡傩驱鬼的遗风吗?《宣钟记》云:“颛顼三子皆死,在宫中,好震子。”《后汉书·礼记》引自《旧汉书》:“颛顼家有三子,生卒为疫鬼,住于河中,居于宫中一隅,擅吓小儿。”大傩是一种盛大的节日驱魔活动,应该是一种公共活动。作为一家人,可能是“捏娃娃”。

3.打蜡疙瘩:天水农村腊月初八凌晨,人们早早起床,赶到山泉挖冰块,俗称挖蜡疙瘩。据传说,在挖好的蜡疙瘩上可以预知来年的收成。如果冰面上冻结的图像像小麦一样,预示着来年小麦丰收;和玉米一样,预示着玉米丰收,和什么样的作物预示着来年丰收一样,我们在春节安排农事的时候,要多播种这样的作物。蜡疙瘩一部分放在正厅的祭坛下面,一部分埋在厕所的干灰里。这一习俗的起源极其古老,源于冬天祭祀水神、用淡水洗澡的仪式。

腊月二十三

1.杀鸡献灶:这一天天水海关和全国各地一样,都要杀鸡献灶。比如《中国民族风俗志》下卷二:“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节。晚上各村家家户户祭拜灶神,叫祭灶。神父肯定是家长。在仪式中,一个年幼的孩子跪在他的身后,手里拿着一只公鸡,这被称为厨房马。父母磕头后,向灶神祈祷几句。祝酒结束后,一手捏住公鸡脖子,三次将鸡头推入草料中,另一手将冷水浇在鸡头上。鸡受惊了,就说灶王爷收马。”

2、烙灶台饼:灶神也被称为家庭的生命,天水被称为灶王爷,属于五祭之一。节日当天的晚餐后,女主人会为当年的十二月烤十二个烤箱蛋糕。如果是闰年,那就是十三。灶饼薄如韭菜叶,大如碗。烙好后先把灶堆起来,然后点上蜡烧香磕头祭祀。接下来,每一块掰出一点,扔在厨房的顶上,意思是提供给厨房主人,剩下的给孩子们。

3.献厨糖:天水献厨糖习俗中献厨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灶神的嘴涂成甜甜的,贴在灶神的嘴上,让灶神在天上说好话,回宫求好运。

天水谚语:“腊月二十三,送厨主上天;腊月二十四,我把炉子送到柳树下。“在天水习俗中,祭拜灶神的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但也可以在二十四,因为这一天太忙乱,无人问津。其实腊月二十四的祭祀灶,自古就有。比如宋范成大《祭厨房》云:

农历十二月的古老传说,

灶神对着天空说话。

云、车、风、马流连忘返,

家里有杯子和盘子。

猪头煮好,鱼献上。

豆沙甘松粉鱼饵。

当一个男人让他的女儿回避时,

喝酒烧钱对你有好处。

天水把祭灶的日子称为小年。从此,这一年正式开始,所有的禁忌都被去除了,比如扫房,杀猪。

中国除夕

除夕又称除夕夜,是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晚上。大月是腊月三十晚上,流产是腊月二十九晚上。天水民间称那一天为除夕,那一夜为年三十夜。其主要习俗如下:

1.聚会:除夕,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聚会日,都必须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聚会日。那些没有准备好年货的人会早早离开,赶到集镇去买年货。因为是买年货的最后机会,大家抢着买,所以叫抢。这一天,商品价格波动很大。贵了就变成天价,便宜了就变成垃圾。收集最迟将在中午之后结束。

2.供奉神树:解放前,天水城乡都设立了神树。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在钦州城的护城河或北关购买了一棵松树。还可以在山上挖一棵松树种在院子里,叫神树。除夕夜,神树下摆香案,供上一个猪头和两个大盘子(大馒头和八寸盘)供香和熏香。现在,我要签神牌,祭奠。神碑的内容是“天地君师”;或详为“天地;这屋里全是水火”;“牛马,二王菩萨”。五祭是指对门、户、井、灶、中餐厅的祭祀。

3.贴春联:除夕年夜饭前,城乡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写在红纸上,失联不满三周年的要用蓝纸或黄纸。据记载,春联最早见于后蜀宗师孟尝君所写的“新年,甲节长春”的句子。《燕京春联》载:“春联,即符涛也。自入关以来,就有文人为了擦亮笔锋,在市井屋檐下写春联。祭祀完毕,逐渐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如今腊月下旬,天水护城河、城隍庙,春联的书写者比比皆是。

4.贴门神:在贴春联的同时,天水城乡仍有贴门神的习俗。《荆楚纪年》载:“画二神近户,左申屠,右雷宇,俗称门神”。如今,水门神不再是和,而是前门的和尉迟恭,后门的或钟馗。此外,今天水城内门上还有吉祥图案,如寿星、金婚或“福”字。

5.接祖:天黑后,家家户户主人带着儿孙,挑一盏灯笼,提一个香马托盘,装上有香味的蜡纸,到祖坟前接祖。如果祖坟太远,那就在祖坟的某个地方。烧香打蜡,跪拜,放鞭炮,先请人。之后,点燃的香带会回到两个炉中。回到家,屋里还有人鸣枪迎接我。一炉香插在正厅供桌上,另一炉插在厨房灶台上。灯笼挂在大门上方。“祖宗”,又叫“纸”,由鬼都包起来,签上离家很远的神的姓氏,三代族人和祖先,由后人准备。在这春节的吉祥之际,他们会被尊上花王的宝座,从此被祭祀到坟园焚烧。包装叫包装纸,签招牌叫送达纸,取送叫接纸送纸。接到先人后,重新奉上香烛蜡纸,先人按先中后左后右的顺序排列,历时三天三夜,第三天送去火化。

6.留香守岁:除夕夜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极为普遍。晋周《乡俗志》载:“除夕之夜,各方送礼,谓之“拜年”,请酒食,谓之“别旧”;老少聚饮,祝圆满福,谓之岁;大家彻夜不眠,等待天明,名曰守岁。”今天以水观岁的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吃年夜饭,多为饺子或扁食。卞氏,也叫槽,和饺子都有年轻的意思。(2)拜年,父亲给祖先磕头,然后子女给前辈磕头。比如给父母拜年,你会说:“爸(妈),我给你磕头了!”磕头鞠躬后,父母说:“快起来!”然后给孩子压岁钱。(3)饮茶,续香谈旧。

7.望天:天水谚语:“三十夜无月,一时异。”大约在除夕夜(今晚9点),农民们要看天气,预测来年庄稼的长势。根据天空的昏暗程度,分为四个方向。天黑了,来年丰收:与明清相比,会有歉收。8.低下头:除夕夜,有的孩子个子不高,就蹲在门上。孩子站在门槛上,一个人在里面抱着,一个人在外面推着。外面的问:“长高了吗?”门卫并不急着回答,只是笑着调侃,直到门卫回答:“他长高了!”“一切都结束了。这预示着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可以长高。

农历新年第一天

“正月初一也是三元之日,称为月末。”所谓三元,即年元、时元、月元,所以正月初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此时此刻,天水至今仍有非常浓厚的风俗。

1,烧香:除夕夜,交友时,男女老少争着去我们村的庙里或祠堂烧香。人们认为获胜者在未来的一年里会有好运,全家都会健康平安。

2、点燃地:天水谚语:“吃的喝的,三十夜一盆火。”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生火放鞭炮。父母也从东西南北挖了一把锄头,然后把锄头放进炉子里。它的寓意是驱走新年的幽灵,预示来年繁荣昌盛,祭奠旧岁,让你从此处处破土。人们认为“年”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每年这个时候它都要出来捣乱。如《荆楚纪年》说:“庭前放鞭炮辟邪。”鞭炮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烤,竹节里储存的空气受热膨胀就会爆炸,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从而把妖怪“年”吓跑。或者放一把粗盐在火里受热爆炸。现在都是放鞭炮。

3、抢得快:第一天早上,天麻亮了,家家户户的孩子聚在一起,主人进,西出,冲到店面,喊着:“快!”“快!”,主人会拿出核桃、枣、糖果、硬币等礼物,这叫抢快。快是一种许愿活动,快就是快速致富。

4.摸角:第一天早上天麻亮了,家里的老人摸角和过去一年剩下的作物种子。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小麦、豌豆等一些作物会在磨粉机等农业活动中坚持下来。弄清楚哪种作物预示着剩余的作物来年会有大丰收,在安排农事时多播种一些作物。

5.摔跤:第一天早上一开门,家长就开始摔门。把门杆扔在地上,边摔边想,如“第一个摔杆,余粮万石;第二落,黄金财富;第三落,牛牛满圈;第四个秋天,家人平安等。其实是祈祷祈福活动。之后贴在大门口看你;槽头连着六畜的兴旺;柜子上贴着黄金万两;书柜贴学孔孟;厕所门贴的毕恭毕敬;骡鞍上贴着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之类的祝福语。

6.吃蒜:正月初一的早饭,大家都要吃点蒜,把蒜泥撒得前院后院都是,这样可以上火,避免疫情。这个习俗的起源挺早的,魏晋时期好像就有了。《风土人情》载:“元旦创造五道新菜。”注:“五味刺鼻,故发‘五藏之气’。即“蒜、蒜、韭菜、油菜、香菜也”,应该算是一个老窝。

7、占消费一半:《问礼俗》载:“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羊,初四,为猪,初五,为马,初七,为人。”所以从正月初一到初七,阴晴是用来丰足消费的。具体来说,如果第一天是晴天,那么今年鸡长得好,下蛋多;如果初四是阴天,初四是猪日,那么今年猪特别容易死。

8.忌梳洗:现在一些农村,初一早上禁止梳洗扫屋。梳洗和打扫屋子应该在迎接喜神之后进行。相传第一天的第一个早上洗衣服打扫房子会破坏豌豆花,第二年豌豆就不结果子了。

9.迎西神:正月初一早饭后,女人抱着孩子,孙子们扶着爷爷,男人牵着骡子和马,娃娃扛着烟花,全家出门,满心激动,喜气洋洋,开始迎西神。这是新年里最热闹、最喜庆的活动之一。据老人们回忆,解放前,钦州城里迎接西神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毛驴打扮成红色,人们骑着毛驴往西神方向跑。现在农村迎接西神,要通过喜鹊窝的方位来设定西神的方位。如果窝门朝东,西神在东,西神在西。第二,要扛住地球。在迎接西神归来的时候,骡马会驮着一些土,这意味着来年金土银土必然富足。第三,那些失去家人不到三年的人已经向他们死去的亲人戴孝投降。第四,我们应该开展娱乐活动,如赛马。

10、送纸拜年:西神到来后,人们会给村里送“新灵纸”(给家人丧期不到三周年的人送纸)。“纸”是无形资产,和老祖宗的纸是一样的。可以签魔法卡,也可以不签,送纸的同时还可以拜年。给没有新灵纸的人拜年。如《贾青·鲁》中所言:“主人家家破人亡,向邻居、朋友拜年,或不派子女来拜年,谓之拜年”。11.秋千:在给邻居和亲戚拜年的时候,有条件的家庭要绑秋千,孩子们就开始玩秋千游戏。秋千据《古今艺术图》载:“北山容之戏,学之轻。中国的女人后来学会的是用彩色的绳子挂一个木架,淑女绅士们炫耀自己的衣服,坐在上面推,那叫“秋千”。

12.烧纸秧歌:正月初三下午,送祖宗(纸),到祖坟前烧纸,一回来就开始打秧歌,叫烧纸秧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是大年初五,硬件最好。至今,天水有等待路神、送五贫如洗、坚守五福的习俗。

1等。路神:清茹秋石说:“农历五月初五的云,相传是什么?上帝或他的房间,得到数以亿计。拜服献罗酒食。”这首诗是关于正月初五祭祀路神和财神的习俗。天水习俗是这一天早起,提着粪桶在村头路口等路神。据传说,路神把一块石头扔进粪桶,当他回来时,石头变成了金子。这一习俗演变成了早上拾粪。

2.送五个穷人:当天掀席子,土炕四角各扫一把扫帚,中间扫一把扫帚* * *五把扫帚,然后把土炕的土倒掉。可怜的是可怜的鬼,可怜的上帝。据《金谷元记》记载:“莱文之子,瘦而俭,衣好而食肉末。人以其作新衣,破而穿于火,宫谓穷。”天水民间流传下来的穷神是姜太公的妻子。

3.冉(粘)五福:每家早餐都吃饺子,浇上面条、卷心菜、萝卜丝等。吃之前从门、窗、柜、店等处粘一些米粒(天水方言叫冉)。,也就是所谓的冉五福。五福说“福”、“寿”、“康宁”、“善德”、“考死”。

九月初

《秦城区年谱》记载:“正月初九,即农历九月初九,家家早晨献贡。市区玉泉观是九天会(庙会),男女老少争着看。”游客们把一束冬草放在头上,这被称为吉祥草。相传是玉帝(俗称神)的生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祭祀玉帝的习俗。如安对寺,宝鸡对金台观等。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上元、元宵节。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半个月大如一年”的说法。《秦城区年谱》上说:“这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煮元宵(汤圆)的日子。城市和农村都要张灯结彩,到了晚上,灯笼会放在一起,人们会聚集在街上看灯展和烟花。元宵之夜,农村家家户户把荞面揉成生肖灯笼,家家户户根据自己的相号,举着相应的灯笼,点上油,绕在屋内各个角落的灯笼上,说:“绕着灯笼,绕着瞎老鼠的眼睛”或者:“你在找什么?“寻找蝎子、扁虱和跳蚤。你找到了吗?找到了。你杀了他吗?被杀。你的呢?没被杀。我们该怎么办?张天师的花马被踩死了。”据说可以保护家里存放的食物和衣物免受虫鼠侵害。这叫绕灯。第二天,把订好的面灯切片油炸,就叫倒灯,也叫捣灯。至今天水方言中荞面的数量就是由此衍生的。同时,这一天还有占星的习俗。

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庙里拜人,各种疾病的探访,是天水新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红纸人染病:正月十六上午,天水市伏羲寺举行上元庙会,附近的人们扶老携幼来到伏羲寺。相传西神是日本伏羲派遣到伏羲庙祈福,庙里伏羲的卦是按六十花排序的。每年都有一棵树被命名为西神树,并在这棵树上贴上一个红色的纸人,用点燃的香烛焚烧红色的纸人治病,使其腿疼脚疼,以此来驱走灾难。

2、游百病:正月十六,人们成双成对出门,或在山中旅游,或去寺庙烧香,称为“游百病”。相传可以避灾除疾,四季平安。

“十一五过去了,娃娃人安全了。”天水的过年习俗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腊月初八到二月初二。过年期间,正月十二、十三的社火表演,十五晚上的灯会、焰火表演等大型文化活动,为丰富的过年习俗锦上添花,营造出一派祥和、喜庆、繁荣的天水过年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