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庸之道?
自读书识字以来,大家都是“中庸”,即不偏不倚,即两头兼顾的“骑墙”,黄思对此从未怀疑过。以至于在孔子眼中,只有君子才能具备的品德,在现代人心中几乎成了“小人骑墙”的代名词。
但是这几年随着国学的流行,为了参加一些辩论,谈谈自己的体会,我不得不去读一些儒家经典。当我读到《中庸》的时候,不禁对这句俗语产生了一些怀疑。程子在《中庸》的开头说:
子程子说:“不偏不倚,就是居中,不容易平庸。中庸者为天下正道,平庸者为天下定理。”这篇文章是孔子对心性的教导,子思怕长此下去会穷,所以写在一本教孟子的书里。他的书从一个理论开始,中间分散的东西,到最后组合成一个理论。“放则六合一,卷则隐密。”它的味道无穷无尽,而且都很实用。好的读书人玩绳子,有所收获,就会终身受用,无穷无尽。
“不偏不倚就是平庸”,这大概是对“中庸”一词的经典解释。但是,我很难从这里找到“骑墙”的痕迹。所谓“刻薄”很好理解。关键是“平庸”。“贱”字一旦破了,“贱”就不难理解了。骑墙是指头脑两端不定,也有人说“不容易平庸”。这是什么意思?能被称为“平庸”的,是对根本原则的坚持。按照他的解释,所谓中庸,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原则(道),不做任何妥协和改变——这哪里有点“坐壁上观”的意思?
后人对“中庸”的误解并非无中生有。综合《中庸章句》全文,孔子及其后继弟子的言论很可能是误解的根源。例如,孔子说:
我知道不可为,知者不可为,愚者不可为;我知道不明,圣人已过,无良不及。
这里提出了“过”和“不及”的概念,这是成语“过犹不及”的最早来源。过不去就是过不去。如果过不了,那就“留在中间比较好”。如果留在中间不偏不倚,是不是有点“骑墙派”的嫌疑?这引起了我的第二个怀疑:中庸的很多内容都是后人加上去的。
据古书记载,今天的儒家五经(古代的六经,后来失传的《乐记》),包括《礼记》,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中庸》本来就是《礼记》中的一章。直到宋代,统治者才把它从《礼记》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中庸》在。
问题出来了:既然中庸在孔子之前就有了,那么很明显现在的中庸里面孔子的那几大段话是后来的儒家加上去的,也就是说中庸是掺了水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以朱等人的评论,现在的《中庸》绝对不是孔子之前的《礼记》中的《中庸》。
关于《中庸》中的谬误,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孰真孰假却存在争议。掺假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不参与那些争论,但是我们能简化它吗?既然中庸在孔子之前就有了,我们就不需要考证了。我们只是把孔子及其后继弟子的评论和笔记全部删掉,剩下的几乎可以算是《中庸》原著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所谓“中庸”就是“天人合一”的原则,主张君子要坚守宇宙自然、人见人爱的“大道”,不断学习亲近这条“大道”,严于律己。即使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像在公共场合一样坚持“大道”“不动摇”,所以中庸从明确的意义开始。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因为他们不了解自然。他们把天,也就是变化着的自然规律,视为人类必须遵守的唯一“大道”,而这些原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人类发现必须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你任意放大人的力量,不自量力,违背天道行事,而不是“道法自然”。只是孔子把尊天的思想无限放大,最后做了一个皇帝代表天,天子。尊天变成尊帝,帝代表天,成为儒家三纲之首,完全背离了“天人合一”哲学的本来面目,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类解放的借口。
那么如何解释“中庸”?在《中庸》的第二段中,有几句话可供参考:
喜怒哀乐不发,谓之中;所有的头发都在中段,称为和。如果你在中间,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和者也,天下也。中立,天之地位,万物之教育。
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不表现出来,放在心里就叫“钟”;它是显示出来的,却是符合天道的,叫“和”;“中国”是世界的基础,“和谐”是普遍真理。只有和而不同,天地各守其位,万物才能发展壮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和自然是并列讨论的。自然界有人,自然界也有人。它说的道理对人对自然都是有用的,所以开头讲的是人的喜怒哀乐,最后归结到天地自然,应该是“中和”,“和合”。人“和”“和”了,就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天地与自然和谐,万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查《说文解字》“中文,内也。”后来扩展到心脏。《史记》中的“深沉宽厚”是指内心的宽容和善良。“还没念”,这个“中”就是“内”的意思——还没念就不在心里了吗?因此,《中庸》原文对“中”的解释更接近《说文解字》对“中”的解释。
我们再来看“勇”,“说文解字”,“勇,勇也,从勇到更”,后来引申为普通的、普遍的意思,也就是中庸中的“达道”——普遍真理。
所以,所谓中庸,与其说是不偏不倚,不如说是始终与心中的普遍真理保持一致更为准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庸其实就是“为中国服务”,一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管理国家的人“和”“中和”,不乱来——这不就是“为中国服务”的根本道理吗?
程子说中庸是儒家的“心法”,我认为这是中庸的重点,是内心修炼的“心经”,以与“达道”相一致。这也是儒家重视它的原因。至于他们把“达道”解释为三纲五常,抛弃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辩证思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