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方节日和西方节日。
大年初一;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重阳节;农历火把节;三月街;奥宝汇;《那达慕公约》;泼水节;斯诺登节;id al-Fitr;宰牲节;国际妇女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国际儿童节;中国* * *生产党成立纪念日;中国的情人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大年三十。
西方节日:
除了一些东方的国际节日,还有新年。情人节;耶稣受难日;复活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劳动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
重要性:它展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65438+10月1
元旦
犹太历中七月的第一天;
伊斯兰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公历,阳历或阳历。它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采用这种历法。
根据阳历或公历,新年从1(1年1月)开始。在新年这一天,人们辞旧迎新。
04年2月65438日
情人节
圣瓦伦丁节是英美等国非常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每年2月的14。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现在大部分都无法考证。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是:它纪念罗马基督教殉道者圣?为了情人节。相传在14年2月被斩首前,他用自己执着的爱的魔力让自己失明的女儿重见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节不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大众的节日。在情人节,不仅情侣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还会给父母、长辈和其他自己尊敬和喜爱的人赠送礼物和卡片。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耶稣受难日(耶稣受难日)
三月12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耶稣复活的重要节日。对基督徒来说,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决定将21年3月后第一个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定为复活节,以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复活。所以每年复活节的具体日期是不确定的。因为复活节总是在星期天,所以它的英语表达可以是Easter/Easter Day或Easter Sunday。复活节后的一周被称为复活节周,在此期间,基督徒每天祈祷。
复活节前40天,有一个大斋节叫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前一天,持续40天。这主要是为了纪念耶稣在旷野禁食或悔改40天。大斋节为信徒提供了一个忏悔、禁食、克己、悔改的机会,并要求他们清理过去一年的恶行和罪恶。
根据基督教的习俗,在复活节的前一天,基督教徒举行夜间祈祷。那天晚上,教堂里所有的灯都熄灭了,这意味着世界一片黑暗。当午夜钟声响起,牧师手持点燃的蜡烛(象征基督之光)走进教堂,点燃所有信徒手中的蜡烛。很快,整个教堂被许多蜡烛照亮,祈祷结束了。
复活节会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比如“圣餐”,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复活了”。然后人们互赠复活节彩蛋,孩子们吃兔子糖,讲兔子故事。根据西方国家的习俗,鸡蛋和兔子是复活节的典型象征和吉祥物。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复活节星期一(复活节星期一)
4月1。
愚人节(所有的愚人节)
愚人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4月1(4月1st)。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在愚人节那天,人们可以随意撒谎和愚弄别人。欺骗程度越高,就越受尊重。在愚人节被愚弄的人被称为愚人节傻瓜。按照他们的习惯,当一个人成功愚弄别人的时候,他会笑着说,然后被愚弄的人会恍然大悟,和他一起大笑。
愚人节活动活跃了气氛,放松了大脑,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开玩笑还是忽悠人要有分寸,适可而止。不要只追求骗术的高明,而不顾别人的宽容,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暂时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母亲节
母亲节是英美等国为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立的节日。日期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母亲节起源于65438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据说当时美国费城有个小地方。人们彼此不太友好,经常打架。当时,一位名叫贾维斯夫人的女士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她发起了一个所谓的“母亲友谊日”。母亲节那天,我去拜访了别人的妈妈,劝她们重新和好。她于1905年5月9日去世,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小姐继承了她的事业,继续努力,决定建立一个纪念母亲的节日。于是她开始给当时有影响力的人写信,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她的努力下,费城在5月1908第一次庆祝了母亲节。
在母亲节,孩子们会送给母亲母亲节卡片、鲜花和母亲喜欢的漂亮礼物。同时,爸爸们会在这一天带领孩子做家务,让妈妈们可以休息一下。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父亲节(父亲节)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
父亲节的由来与20世纪初的美国。据说当时华盛顿州有一个叫王的人。她年幼丧母,六个兄弟姐妹全由父亲抚养。她父亲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自我牺牲精神极大地感动了她。当她长大后,她积极倡导父亲节,并说服当时华盛顿斯波坎的部长级社会做出特殊的服务,向她的父亲致敬。后来1916,她的提议得到了木工威尔逊总裁的正式认可。从此,父亲节成为美国的传统节日。
按照习俗,在父亲节这天,孩子们通常一大早就起床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带到他的床边,感谢他的好意。此外,在父亲节,孩子们也会给父亲送礼物,通常是父亲喜欢的衣服和酒。
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劳动节)
这个的由来不言而喻。
65438+10月31
万圣节(万圣节)
根据基督教习俗,每年6月165438+10月1日庆祝万圣节,这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万圣节是万圣节的前一天,也就是65438+10月31。在中世纪的英国,万圣节被称为万圣节。众所周知,“eve”的英文是Eve,所以万圣节从万圣节+eve变成了万圣节。
在英国,万圣节可以说是鬼节。因为大部分活动都和“鬼”有关。每到万圣节的晚上,人们就围坐在火堆旁,讲一些关于鬼魂的故事,有时会让在场的一些孩子听起来很害怕。有人把萝卜或甜菜头挖空做成一个奇形怪状的头状东西,在上面刻上嘴巴和眼睛,放上点燃的蜡烛,看起来怪吓人的,然后挂在树枝上或门上。据说这样可以赶走妖怪。
在美国,人们制作“杰克灯”或“南瓜灯”。孩子们穿着奇怪的服装,戴着面具,扮成鬼,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地走,在大门口喊着“不给糖就捣蛋”。这时候如果主人不请客,这些调皮的孩子真的会捣蛋,有的会在主人的门把手上涂肥皂或者在玻璃上洒肥皂水;有的干脆拆了主人的门;还有人顺手拿走了主人留在门口的日用品。但人们一般都会欢迎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客人,并提前准备好糖果或零钱。当他们听到孩子们来了,他们立即向他们打招呼,并向孩子们分发糖果或零钱。
10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感恩节)
感恩节是美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时间是每年10月的第4个星期四165438+。
1.起源
感恩节的起源有一段有趣但复杂的历史,它始于英国的宗教史。大约在16世纪中叶,英国教会中出现了改革派。他们主张清除教会中残余的天主教旧制度和繁琐的礼仪,废除教会中华丽的装饰,反对封建王公贵族的骄奢淫逸,倡导一种节俭干净的简朴生活,因此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主张君主立宪,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激进派主张* * *和政治制度,坚持政教分离,主张用长老会制度改组议会,代表中小资产阶级贵族的利益。后来,他们受到当局的迫害,一些清教徒被迫逃往国外。9月,1620,102英国清教徒乘坐木船“五月花”号从英国普利茅斯出发。经过近三个月的海上漂泊,他们于当年2月23日抵达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的普利茅斯港,意外发现附近有一名印第安人。但那是冬天,一个陌生人,白手起家,缺衣少食,疾病侵袭。到第一个冬天结束时,只有50人幸存。幸运的是,第二年春天,这些幸存的移民得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热情帮助。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他们种子,教他们打猎,教他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种植农作物。就这样,在印第安人的帮助和移民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1621的大丰收。
为了感谢上帝的丰收,移民们决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也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热情帮助。于是他们在1621年10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四,和曾经帮助过他们的被邀请的印第安人一起举行了庆祝活动。他们在黎明时鸣礼炮,举行宗教仪式,向上帝表达真诚的感谢。然后他们用自己猎获的火鸡和自己种下的南瓜、红薯、玉米等美味食物来庆祝上帝的恩赐。这是美国历史上感恩节的开始。1789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宣布10月26日为感恩节。然而,直到1941,国会才通过决议,将每年6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全国统一庆祝感恩节的日子。
65438+2月25日
圣诞节(圣诞节)
65438+每年的2月25日,是基督教创始人的生日,也是基督徒最大的节日——圣诞节。根据基督教教义,耶稣是上帝之子,为拯救世界而来到人间。因此,圣诞节也被称为“耶稣圣诞节”和“耶稣诞生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正月是一月,古人称夜为“宵”,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根据中国的民间传统,在春回的节日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地上有一万个灯笼,所以人们可以看灯笼,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圆。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相传是汉文帝年间为纪念平陆而设。汉惠帝刘英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家族把持朝政。吕后死后,周波、陈平等人消除了吕后的影响,建立了刘恒作为中国皇帝。因为平息朱禄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文帝都要微服出宫,与百姓同乐,以作纪念。正月十五被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举行。司马迁把元宵节列为太初历法中的一个主要节日。
我国有元宵节吃元宵的民俗。根据民间传说,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正月十五,楚昭王过长江,看见江面上有漂浮物,是外白内红的甜食。楚昭王问孔子,孔子说“这浮萍果也是主复兴之兆。”元宵就像春节的年糕和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是一种节日食品。吃元宵像满月一样象征着家人团聚,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元宵在南方被称为“汤圆”、“紫苑”、“漂浮的紫苑”、“水原”。它是用糯米做的,实心的或带馅的。馅有豆沙、糖、山楂等,煮、炒、蒸、炸。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夏媛节。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三官分别是天、地、人,天官高兴,元宵节就要点灯笼。元宵节燃灯放火烧是汉代以来的习俗,到了唐代更受重视。元宵节点灯笼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唐代大诗人陆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写元宵节点灯的盛况,说“当星星落下时,就像月亮挂在建筑物上。”元宵节烧灯笼的习俗代代相传,灯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镜面灯笼、凤凰灯笼、琉璃灯笼等等。除了烧灯笼,元宵节还会燃放烟花。
“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于宋代。南宋时,都城临安每到元宵节都会做灯谜,猜灯谜的人也很多。当初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上,贴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上让人猜。由于谜语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除了庆祝元宵节,还有宗教活动。即“走万病”又称“烤万病”、“祛万病”的参与者多为女性。他们结伴而行或靠墙而行,或过桥走过郊区,目的是驱走疾病,消除灾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在许多地方,节日期间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斗指丁,因清明,万物清净明,盖时万物清净明,故名。“在一年的24个节气中,人们特别关注农历四月五日的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祭祀的习俗是从汉代沿袭下来的。以后的民间普及持续了两千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孝顺的儿孙们都会去郊外祭祖坟,割坟,给坟添土,打扫修整好。在现代,孝顺的儿子和孙子不一定会遵守清明节这一天来清明节扫墓。有的会在节前几天祭奠,有的会在节后几天祭奠,但一般来说,也就是清明节扫墓而已。
踏青是衬托清明节的副业。扫墓之后,一家人,无论大小,都在山野尽兴,用柳枝折成树枝,戴在头上,一直等到黄昏才回家。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节、五月节、艾节、端午节、重午节、午节、夏节。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各地人的习俗都是一样的。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老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挂钟造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游百病,戴香囊,备祭品。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生于楚威王武历正月初七,或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七夕节;七夕节
在过去,七月七日是人们非常热闹的节日。那时候,年轻女性对这一天最感兴趣。他们穿新衣,拜双星,求聪明。
在宋代,杭州的少年儿童在七夕常常扮演“莫霍罗”的角色,身穿半身花衣,胸前用梓叶、瓜果等人物装饰。美妆笑语,争着把腊鸳鸯等水鸟放在湖面上,浮在水面上。女人喜欢把小蜘蛛存放在箱子里,让蜘蛛在箱子里织网。根据网的密度,它被称为“聪明”。
穿针是七夕上小女孩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就已流行。《荆楚岁时年谱》中说:七月七日,是牵牛和织女聚会的夜晚,是女人们系上五彩丝带,穿上七孔针的傍晚。还有人把“穿”改成“扔”。形式是捧一碗水,放在七夕夜的星光下。然后把绣花针扔进水里,让它浮在水面上。星光下的针影照在碗底,会产生浮影,变化很大。根据它的形状,可以推测出投针姑娘的针线活是笨拙的还是灵巧的。
还有一个游戏节目,七夕之夜七个姑娘在花园里互相邀约在一起,各自用毛巾蒙住眼睛,然后仰望天空,面对牛郎织女,根据所见预言终身大事。但是遮住眼睛怎么能看到天空呢?自然,这不是看双星,而是闭眼做梦。
神话中的七夕,作为一个“情人节”,应该也是有意义的。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或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在中秋节前夕,人们尽力与家人团聚,取双月之意,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民间节日。早在三朝时期,中国就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的月亮是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南宋,人们互赠月饼,这意味着团圆。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变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香、栽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走月、舞龙等特殊习俗。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没有旧时代盛行。不过,宴饮赏月还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在求月中饮酒,以庆祝更好的生活,或祝愿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过去,在江苏的中秋之夜,妇女们往往会在月亮下外出游玩,或相互拜访,或一起去佛寺,或举行盛大的文化活动。甚至一直玩到四点钟鸡叫。这个习俗在当地被称为“月球漫步”。上海的风俗和江苏的相似。只是在中秋之夜,女性外出游玩至少要过三座桥,所以被称为“走三座桥”。
在古代,有祭祀月亮和拜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必须切成莲花形状。月下,把月亮雕像对着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数,家里的和外地的,都算在一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一样。如果家里有孕妇,要多剪一个。
在中秋节,拜月并不意味着拜月。这种习俗起源于北宋首都。那天晚上,全城的人,无论贫富老少,都穿上大人的衣服,烧香,表达自己的愿望,祈求月神的保佑。相传古代齐国的丑女无盐。她年轻时,对拜月教非常虔诚。长大后,她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八月十五见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来,他立她为皇后,中秋节拜月由此而来。在月亮中间,嫦娥因其美丽而闻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一样,容颜如明月”。
许多地方也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节习俗。例如,香港的舞龙、安徽的宝塔、广州的中秋节、晋江的火烧塔、苏州石湖的赏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盘和高山族的持球舞。
中秋节的习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十九、二十九很重要,称为“重阳节”。因为在中国古代,六是阴的数字,九是阳的数字,所以重阳节被称为“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初。据说在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戴山茱萸,喂以鱼饵,饮以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齐惨遭杀害后,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外,这一习俗便流传到民间。
在古代,人们有在这一天爬山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爬山节”。相传这一习俗始于东汉。唐代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关于崇阳爬山的名篇。爬山没有统一的规则,一般都是爬山,爬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精致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一样,上面放两只小羊,符合重阳(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阳糕上贴上红色的纸旗,点上蜡烛。这大概就是把“爬”换成了“点灯”“吃饼”,把山茱萸换成了小红纸旗。
在西方国家,虽然圣诞节是最大的节日,但新年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元旦晚会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项重要活动。西方国家的人们喜欢在欢快的音乐和绚丽的光彩中愉快地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夜。这个时候化妆舞会特别受欢迎。客人们把尊严和谨慎藏在面具后面,穿着奇怪。大家都很自由,玩的很开心,和平时的行为很不一样。在英国和美国,当午夜钟声响起时,参加聚会的人们会手拉着手,唱起著名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西方国家的复活节有各种各样的习俗。例如,一些人在复活节焚烧犹大的模拟像。他是一个背叛耶稣的门徒。在忏悔日,基督徒去教堂赎罪,复活节星期一是复活节庆祝活动的高潮。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游行。一些西方国家也在这一天举行传统的“滚彩蛋”活动。复活节前40天被称为四旬斋。在四旬斋开始的那一天,基督教徒会举行仪式。牧师将棕榈叶的灰烬涂抹在礼拜者的额头上,基督徒称之为神圣的灰烬,有节制地警告他们生命短暂,行善谴责人类。节日前的星期天被称为假日周。在这一天,基督教会给礼拜者发放褐色符文以纪念耶稣。传说耶稣于周日抵达耶路撒冷。这一天,他受到了耶路撒冷市民的热烈欢迎。人们在耶稣经过的路上展开棕榈枝,撒上棕榈叶。
为了感谢上帝的丰收,移民们决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也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热情帮助。于是他们在1621年10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四,和曾经帮助过他们的被邀请的印第安人一起举行了庆祝活动。他们在黎明时鸣礼炮,举行宗教仪式,向上帝表达真诚的感谢。然后他们用自己猎获的火鸡和自己种下的南瓜、红薯、玉米等美味食物来庆祝上帝的恩赐。这是美国历史上感恩节的开始。
当第一声鸡鸣响起,或者新年钟声敲响,街上鞭炮齐鸣,喧闹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喜气洋洋。新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服装。首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在节日期间,孩子们也会得到压岁钱,吃团圆饭。第二年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他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祝贺他们新的幸福和财富。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和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北宋,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无论贫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烧香向拜月表达自己的愿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们互赠月饼作为团聚的象征。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造佛塔等活动。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更加流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香、种中秋树、点塔灯、放天灯、赏月、舞龙等特殊习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没有旧时代盛行。不过,宴饮赏月还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在求月中饮酒,以庆祝更好的生活,或祝愿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孩子们在端午节戴香囊,据说有避邪驱除瘟疫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内头的。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再用五色丝线系成一绳,做成一串形状各异,各种精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