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有哪些习俗?

作为一个山西人,来介绍一下山西周边的过年习俗吧。在中华民族的众多节日中,春节是最隆重盛大的。放眼三晋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依然延续着繁华多彩的风俗。让我们一起品味从陕北到陕南浓郁的年味和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体会挥之不去的过年情结。元年正月初一的第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午夜接神。收神时,男父母带领几个儿孙提前摆好一桌香火,在院子里点起了旺火。所有的男人都磕头磕头地接受神灵。天亮后祭神祭祖。父母带领全家依次点蜡、拜香、祭祀、敬神,跪三拜九。庭院中的天地之神,称为神中之神,神龛上写着“天地三界,十灵真宰”,供品最为丰富。在晋西北,习惯上要放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果品,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特色馒头,表示五福来了。祭祖结束后,当场按照辈分大小,晚辈依次给长辈拜年。拜年是春节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习俗。拜年可以分为家拜、近拜、远拜等形式。家族崇拜是家族中晚辈给长辈磕头。现在大部分地方都是鞠躬行礼。近期祭拜就是给我们村里还没服五服的长辈拜年。进医院要先祭祖,再给长辈磕头。送别是我们村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拜拜。正月初一有很多禁忌。说吉祥话,要特别小心,避免打碎盘子。万一你不小心打碎了盘子,不要说话,悄悄地把碎片捡起来,扔到井里或者地窖里,这就意味着钱不会流出来了。现在不管是过年还是平时,不小心打碎盘子的人都会不失时机地说一句“岁岁平安”。山西北部春节忌挑水。山西南部有些地方讲究在春节或初二的时候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发财。初二初二开始走亲戚。晋北、晋中多在初二,晋南多在初三。大同地区有正月初一接女婿的习俗。山西南部的新疆,初二是她父母去看望出嫁女儿的日子,去的时候提着菜篮和菜盒。一筐油饭,一筐包子,礼物很重,尤其是第一年,花样齐全,挺招摇的。姻亲对礼物看得很淡。没有公婆就不拿蛋糕,有就拿。油饼表示对老人的尊重。礼物通常是一个馒头。万荣农村视初二为鬼节,《万荣县志》载:“初二,新丧家,亲戚来烧纸,女家特发一串竹签挂门,左邻右舍皆以竹签送纸,称为‘初一节’。”有些人因为不忍心打扰刚刚失去亲人的感情,停止了拜年。今天,万荣县的人们在初二仍然不出门在家祭拜。晋中祁县也有嫁女初二祭拜已故父母的习俗,所以这一天不可能回娘家拜年。第三天是去叔叔家的日子,我的侄女和侄子去叔叔家拜访我的祖母和叔叔的父母。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破五”,也叫“送穷”。在晋西北的很多村子里,日出时掀炕席,打扫炕土,倒掉,叫“送穷”。晋东南习惯把烂衣服、破布扔到院墙外。古代颛顼时期,鲁中出生了一个男孩,穿上新衣就哭。他不是撕破了新衣服,就是故意在屎里打滚,大家都叫他“穷小子”。所以在晋南一些地方,这一天把院子里的厕所挖出来,把粪便送到门外,称为“送穷孩子”。过了初五,春节期间开始解除一切禁忌。初五过后,人们开始工作,过年的气氛越来越稀疏。所谓“五天假”指的就是这个。太原人忙着准备大年初一,气氛一天比一天浓。他们一直忙到大年三十下午,也就是开始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包好饺子,准备好香、灯等物品迎接神灵。除夕夜,家家户户彻夜不眠,俗称“老年”。公鸡一叫,就开始烧香、点灯、摆供品、放烟花、接神祭祖,然后一家人互相拜年。太阳出来前吃早饭。吃完早饭,我开始出去拜年。太原的春节拖了很久,一直拖到腊月二十五以后。初五俗称“破初五”,民间有“破初五不出门”的说法。初六出行方便,居民要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才走亲戚。农历七月初七是俗称的人节。俗话说,晴天有利于种群繁衍。13日至16日是元宵节,晚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俗称“灯节”。二十就是俗称的“小加仓”,二十五就是“老加仓”。东西米市设了仓官的位置,人去祭祀,擦出火花。天藏节过后,春节期间的热闹结束了。郊县农民过年的方式很独特。在晋阳一带,除夕夜要生一堆大火,门上一捆草和柏叶。旺火用木炭块垒成塔,午夜钟声响起,点燃旺火,照亮全村,象征“旺火”生活。新年第一天,有吃水煮南瓜的习俗,叫做“吃水煮南瓜”。年底与小米同煮,放入碗中祭祖,俗称“隔年捞米”。初五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贫土”。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除夕夜,人们挂上祖先的神像,家中每户都要送上一份礼物。当年内生男生家一只鸡,女生家一壶酒。第三天早上,全家人聚在一起祭祖。下午送神到村口,面向祖先,烧香磕头,放鞭炮,俗称“送神”。“隔年钓鱼”的习俗与晋阳不同。年底煮半碗小米生活用,碗中放一个核桃争夺早君宝座。直到二月初二才倒出来晒干,拌在粪里。俗话说,能防虫灾。清徐一带的一月迎神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按照宪法记载的西神方位,把柏叶和石炭纪放在一根长杆上,立在房子上。同时,在新扫帚上贴上红纸,放在房子上。在供神的房屋前,在石炭纪上贴上红纸条和十字,在两石炭纪之间放上百捆香,俗称“嫩香”,以迎接一切吉祥的神灵。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开始。村寨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游九曲。在一些大的村镇,有背棍、铁棍、桌棍、高架亭,播放着各种戏曲人物的故事,制作精美,装饰精美,舞姿优美。大同煤炭资源丰富,必然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有着各种联系。所以煤的作用早在古代就已经渗透到风俗民情中,生火旺是当地的习俗。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在庭院前用大块的煤建一座塔,称为旺火,以祝贺一年到头的兴旺。里面放了柴火,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红纸条,“怒向苍天”。午夜,鞭炮齐鸣时,点燃旺火。点燃后,火焰从无数小孔中喷出,宛如一幅漂浮的画面,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小孩聚成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会来取暖,以求“一飞冲天”。如今,红火的习俗在大同又发展起来了。不仅过年期间,平日婚丧嫁娶或重大节日期间也有,有的是冬天出生取暖;有些人在夏天很幸运。如果说旺火规模宏大,造型精美,那么新年的旺火是最重要的。它有四个特点:一是选煤优良。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人工挖出来,再仔细切成整齐的方块;第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大师,把旺火打造成一个底小肚大、上有顶、内空的花瓶。只有这样才能烧的彻底,不至于旺火崩。三是逐年递增。为了达到年复一年比年好的比喻,要求在生火的时候,每年都要高于上一年。具体涨幅大小取决于车主的预期。第四,规模巨大。城市的街道上每年都会建起五六十个巨大的火堆,其中最大的一个火堆由80吨煤制成,高达30英尺,可以用巨大来形容。闻喜蒸小笼包过年期间,闻喜人蒸小笼包是必不可少的,寓意吉祥如意,一生好运。花馍的制作很有讲究。首先挑选一级麦,浮尘、石子、杂物等。用比脸盆稍大的铁筛子筛选,然后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仔细淘洗两三遍,再倒入可以沥干水的竹篮中,然后在上面浇水。这个过程叫做凝结。都说凝炼可以提高面粉的品质,是不可小觑的环节。在发酵好的面粉中混入适量的精粉,倒入温水搅拌均匀,然后揉制。揉好面团后,用小剪刀、小梳子等工具开始正式揉面。没有教材,也没有揉面馒头的设计。都是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教出来的,长相都在脑子里。只见他们胸有成竹,经过一番搓、捻、滚、切、捏、拉、按、挑、滚,花鸟虫、鸟兽从他们手中栩栩如生地变换出来。形状一旦定型,接下来就是唤醒发髻,也就是让它变弱。将揉好的面塑制品放入炕笼中,盖上棉褥,保持一定的温度,待充气后放入锅内蒸熟。蒸的过程也很有学问。像中国的武术,有一套办法,比如笼子上开什么水,笼子是密封的,急火充气体,蒸汽分大小份,气体从笼子里放出。出笼时要趁热给食物上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掉色。准备晾干的时候,就要用竹签把辅助部分和衬托的花瓣结合起来。就这样,经过点画、绘画、组合、搭配,刚刚勾画出来的面制品已经红叶绿花,凤翔鱼游,蛇吼,栩栩如生。洪洞庙会最热闹。洪洞大部分人在除夕之交开始燃放各种烟花,响彻大地。县城里的炮声不断起伏,烟花响得更响,象征着来年的繁荣和好运。除夕夜的活动也是五花八门——放千张(视千张大小而定,数量为2579张),摆天地桌,辞旧岁,守岁,迎年,等等,一个接一个。据说正月初一是扫把生日,洪洞人在这一天不使用扫把,否则会招来“扫把星”,招致厄运。如果一定要扫地,一定要从外往里扫。这一天不能往垃圾上泼水,怕破财。除夕夜前打扫庭院,把垃圾都拿出去。洪洞人过年也忌刀械。大年三十,他们准备大年初一一日三餐的材料,第一天的每顿饭都会剩下剩菜,这样应该有一年多了。春节期间,人们最热衷于逛庙会。洪通城内有20多座寺庙,每年春节最热闹的地方有:城隍庙、老爷庙、火神庙、千佛寺、吕祖庙、二郎庙、文庙等。寺庙里装饰着灯笼和五颜六色的香。孩子们被五颜六色的纸做的风车、风筝、泥做的老虎兔子、泥做的鸡鸭吸引,女生最爱玩的“裹蜜”,男生玻璃做的“玻璃嘣嘣嘣”吹,“吹糖机”也很受欢迎。洪通苏宝民间艺人郭璞玉是“吹糖人”的后代,有用手掰的鞭炮,也叫“砸炮”。太谷社会如火如荼,太谷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项就是接神。原本是为了迎接天地之神,与民同乐,今天却成了迎新辞旧的主要标志。首先内容是点旺火,烧草,放鞭炮。旺火在当地医院,门外放着年草,应该是父母自己点的。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你必须先点燃一个鞭炮,把它伸出门外才能爆炸,这叫开路炮。点燃旺火,应该叫生旺火,发家致富,繁荣昌盛。家里长毛着火了,孩子们就穿上新衣服,围着火堆放鞭炮。女人们收拾家务,安排祭品给天地之神和祖先。此时此刻,每个村庄,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新年快乐是春节活动的高潮。旧俗中强调三跪九叩,现在多数地方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有的只叩一个头。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微笑着欣然接受礼物。拜年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本意是为了保护后代,健康加持。如果家里有新婚媳妇,长辈一定要给新媳妇压岁钱,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看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婆婆也想给新媳妇一块细布,希望媳妇继承针线。在春节,每个家庭都习惯吃饺子。交子谐音槽,是一种古钱币。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元宝是古代的一种大型金银元宝。元旦吃饺子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发财。人们煮饺子讲究吹冷风的禁忌,所以不拉风箱,全靠柴火烧。烧柴讲究烧芝麻杆。芝麻秆燃烧的甜美声音一方面像一连串发财的声音,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比喻。饺子的沸腾据说是赚的,不是破的。吃饭前,要鸣枪以示见识。第一碗饭要供奉给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好后,应该让父母先坐。第一杯酒应该是父母做的。盛饭的时候不要让锅空着,要留饭给看锅,意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的人吃莲子包的饺子,表示有一年以上;吃红枣包的饺子,寓意早点交好运;正在吃一袋钱的娇子说,钱蒸蒸日上。从春节的下午开始,传统的村火或秧歌开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村里娱乐,挨家挨户拜年。主人家会用香烟和糖果招待他们。上一年有人员伤亡和疾病的人,要请社火队到医院演出,这叫冲戏。最近一年娶了媳妇,生了孩子的人,也要请社火队来医院表演,这叫庆祝。从溪和从溪,主人的待客特别大方。我们村拜年后还要去邻村活动,直到元宵节达到高潮。不参加社火活动的人进行棋牌麻将等娱乐活动。县里将举办春节长跑活动,参与人数众多,从60岁以上的老人到戴红领巾的青少年,热闹程度前所未有。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