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什么意思?我该怎么向孩子们解释?

清明节的意思如下:

清明是代表物候的节气,意思是天气晴朗,草木茂盛。清明节有登高、寒食、扫墓等民俗。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天气晴朗时,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浓浓。但清明节前后,冷空气仍不时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早稻死秧。因此,水稻播种移栽时要避免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在严冬和饲草料不足的影响下身体虚弱,需要防范春季后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牲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在某些领域,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华南西部地区,往往处于春旱期,4月上旬降雨量一般只有10至20毫米,不及江南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多,但4月初的降雨量一般只有20到40毫米,自然降水不足以农业生产,必须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加强对冰雹灾害的防御。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历法的开始。时间点在农历三月初一(公历4月4-6日)左右,太阳到达经度15。《二十四节气》:“三月节”...这时,一切都干净明朗了。”

《当我一百问》说:“万物生长之时,清净明,故名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之用,时万物清净明,盖时万物清净明,故名。”清明节、楚、禹、九三并称为中国祭祖的四大传统节日。

因为清明节是根据节气确定的,所以清明节是中国少数几个与西历大致重合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是台湾省、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按节气放假的节日,澳门有冬季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