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演绎的信息
就像端午节一样,清明节在历史演变中被人为地赋予了政治和道德意义,使得这个节日的内涵更加深刻和厚重。以至于诗人不得不感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的一般传说是这样的:
据说,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皇帝和将军的“墓祭”仪式。后来舆论纷纷效仿,这一天祭祖扫墓成了中华民族的固定习俗。
要说清明节,就要从一个非常著名的古代节日说起——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寒食节。它的日期是距离冬季至日105天,也就是说,它离清明只有一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是禁火,不用火做饭,只吃准备好的熟食和冷食,因此得名。
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襄公的臣子。晋国的儿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他被护卫跟随,立下了汗马功劳。重耳回国即位,也就是晋文公。介子推背着母亲,躲在绵山。晋文公去找它,但是他找不到。所以他释放了火烧山,试图把介子推出去。没想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悲伤地下令将绵山改名为界山(即山西介休县界山),并下令将介子被烧死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每年寒食节都禁止生火和吃冷饮,作为纪念。
其实寒食节真正的起源是源于古代钻木求新火的制度。由于季节不同,古人用不同的树来钻火,这就是换季生火的习俗。而且每次换火都要换新火。在新的火到来之前,人们被禁止生火。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李周秋官司轩家世》:“仲春,中禁以木铎修火。”可见当时的木头人是动摇的(原文如此,我觉得应该是“木铎”,意为大钟,古代用于宣布政教法令或战争时期。),走在街上,下令禁火。这是公司的宣家,也就是专做取火的小官。禁火时,人们准备一些冷食食用,逐渐成为固定的习俗。后来与介子推传说联系在一起,成为寒食节,持续一个月。毕竟不健康,所以日期从七天缩短到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朝以后,就融入了清明节。
寒食节的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荡秋千、玩地毯、拉钩(拔河)等。上坟的习俗很古老。有坟就要有墓祭。后来因为和三月上坟的习俗融合,逐渐决定在寒食上祭祀。唐书上说:“开元二十年,寒食去墓,礼记无声。现代传说,宜去墓中祭拜大典。”宋于《鸡肋要章》卷一:“寒食埋,无香。纸钱挂在树上。下乡的都是爬山看祭祀的。空中破叫破财。却因史静四方之缘,设酒随笔,携家眷春游。”
……
因为清明节是寒食的第三天生气,后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搬到了清明。宋代以后,寒食的习俗移至清明。.....清明节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有了报道。然而,寒食的习俗却以几种方式流传下来,并在清明节得以保留。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清明总是和扫墓祭奠联系在一起的。附其他习俗,介子推传说更附。所以可以说,清明是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正因为如此,清明节这个原本气候“清明”、花花绿绿的节日,被蒙上了一层悲凉,让历代文人除了“哀秋”之外,又多了一个“伤春”的话题。
把清明和介子推混在一起,本来是后人附会的。连所谓的寒食节纪念介子推都有牵强之嫌。
……
《荆楚年谱》记载:“晋文公、介子推死,子推削股以扬名。文公兴国,子推无所得,子推为龙蛇之歌。文公求之不出,左右夹攻,子推木死。文公哀之,使五月五日不能生火。”
也就是说,晋文公带着介休逃走了,当他饿了的时候,介休就把他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给文公吃。后来文公复辟,赏赐了功臣,介子推没有得到赏赐,就去做了隐士。晋文公想起推子的好处,下令烧山。他想把孩子推出去,但孩子从一棵树下走不出来,被烧死了。文公很难过。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五月五日不许人们生火做饭。看,明明是5月5日。怎么能和三月的清明节,寒食节混在一起呢?
《左传》和《史记》等正史都没有烧介子推的记载。像这样的“忠君”“贵德”的情节,应该是写在正史上的,所以很明显不是无意中漏掉的,而是在质疑中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