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是如何通过节气掌握农业时间的发展过程的?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实行一种“火历”,从“火”即心宿二的“昏观”开始,根据“火”在空间的不同位置,确定季节和农时。但按星计时适用于较长的时间段,如年、季度等。
由于天象有时难以观测,短时间内计时的标志不如月相变化明显,所以逐渐形成了新月和回归年相结合的阴阳历。
新月是以一月月亮的圆缺为周期,所谓回归年是以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周期。但是回归年,月亮和太阳都不是整数的倍数,12个月亮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所以要进行月亮和月亮的坐标。
新月虽然方便计时,但难以反映气候变化。于是人们试图将一个太阳年分成几个更小的时期,一是为了详细反映气候变化,二是为了满足闰的需要。探索的结果最终确定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在土归测日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最晚不晚于春秋时期。春夏秋冬是它的八个基本点,每两个点平均分为三段,分别以相应的气象和物候现象命名。
二十四节气的系统记载始于《周篇》、《淮南子》。它准确地反映了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与黄河流域一年中的冷、暖、干、湿的气候变化十分吻合,比根据满月和短月来把握农时更方便。它是我国农业上指示时间方式的伟大创造,至今对农业生产仍起着指导作用。
二十四节气表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