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风俗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中最大的节日。春节也指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俗称过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早上开门,燃放2、3次鞭炮,以示开门之意。男女老少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年轻人向长辈拜年。解放前,他们俯首称臣。老年人一般口头叫“拜年”,解放后叫“拜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用红纸包着(有的是除夕提前给的)。解放前,仍有一些家庭在堂前悬挂祖先的影子(鬼魂,或称神之子,即涂有铀的雕像,挂在除夕夜),主人带领子女依次参拜。早餐吃蛋糕丸子,带着圆圆开心;有些人也吃面条,这意味着长寿。中餐是素食,或者吃面条,或者吃饭,晚饭吃肉,吃饭。米饭是“年夜饭”,意思是有剩饭。素菜有长梗菜(即青菜)、白叶炒菠菜、豆芽,象征长寿、波波键、知足。这一天,禁止扫地不倒垃圾。都说财富是不允许出去的;老年人在茶馆吃早茶和橄榄茶,这种茶被称为“元宝茶”,以求好运。避免夜间照明。父母哄孩子早睡,说是听老虫(老鼠)当亲人。有的提前在枕头边藏几个红鸡蛋,让孩子明天醒来摸摸,信以为真。
春节的时候,第一次出门,遇到熟人就鞠躬祝贺,说“恭喜恭喜”、“新年好”、“新年快乐”。从大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吃“年夜饭”(解放前是初五)。解放前,街上的商店从年初一到年初四都是关着的。在农历新年的第五天,通常被称为“路透的生日”,各家各户都要向路透献祭,以便发财,这被称为“路透”。商店迎接路透特别隆重,力争早于大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后在大年初五开门营业。
春节期间流行的大众娱乐活动包括过元宵节和放龙灯。大年初一,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敲锣打鼓取乐,叫“元宵节”,锣鼓喧天。掉龙灯是一个村子里大约20个年轻人组成的龙灯队。它被称为“太平龙灯”,因为它被认为是“抑制邪恶的精神”,并祈求和平的人口和丰富的作物。一般在第一年的初二到初五,投一个龙灯筹到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举办当地的公益事业。解放前洛社地区的龙灯有洛社上塘龙、钟涛巷龙、大树庵(花都)羽龙、五乡(花都)龙、胡俟桥龙、南江巷龙(徐贵桥)、杭运河龙(徐贵桥)、小旭巷龙(郑明)、彭村龙(双庙)。大树庵羽龙于1986修复,更名为凤羽龙,参加首届“洛社春艺术节”。
春节的习俗正在演变。解放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礼仪和习惯逐渐被废除(如跪拜、祭神、禁忌等。).随着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走亲访友的气氛更加红火,但几乎家家户户都请他们吃“年夜饭”,主人用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由于春节物资丰富,各行各业都休假过节,相对自由。人们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喜事,这已成为一种新的习俗。
第二,元宵
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是元宵节,俗称灯节。早上吃个饼(炒年糕),吃个荠菜饼。从早到晚,人们敲锣打鼓过元宵节。有一首歌谣,“五月半,龙灯灯笼齐来看。”由此可见,龙灯、灯笼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日夜都在燃放。解放前,杭运河的龙灯和花都五乡、葛巷的花灯,元宵节晚上在洛社镇拆下来,到店家穿个厅堂,店家奖励红纸袋。上塘大庙场(凯里庙前)和下塘西河沿岸的聋哑人广场场(现无锡通用机械厂所在地)都是集会和观看演出的场地。杭州运河的龙灯是“柴火龙灯”,9节。每节竹柄用竹棍扎成长方形龙骨,空心,形似柴锤。晚上龙落的时候插满了蜡烛,落的时候像龙在飞,挺壮观的。
第三,清明
清明,公历4月5日左右,也就是从至日的冬季算起,每隔一年***106天。一大早,家家折柳枝,插门斗,称为“催燕”。孩子们玩耍,剥下柳条的皮,抚平成杨秋,称之为“大叔”。清明节的时候,人们一起去郊外欣赏田园风光,这叫做“郊游”,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春游,去外地游览名胜古迹。春节过后,一直到清明,当地的放风筝活动(清明,地里的麦苗已经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踩坏麦苗)。风鸢等俗名有蜈蚣风筝、蝴蝶风筝、八角风筝、儿童放的瓦鹤等。民国时期,夜香村以户外活动闻名。村民们三面四面制造大风,晚上用长麻绳拉着,乘着风,背在背上。几十个灯笼被拴在绳子上,带到夜空,仿佛被串成了星星。这叫“鹞子灯笼”,真好看。
解放前,在清明节和冬季至日期间,所有拥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地方)的同姓宗族都要祭祀祖先,以示对未来的谨慎追求。每个16岁的男性去祠堂,由族长(俗称长辈)和一家之主带领参拜。祭祀仪式结束后,被称为“吃朋友”和“吃冬天的至日”的家宴统称为宫廷饮食。然后讨论:清账理财,整顿宗族规矩,即解决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抗命不孝等。).家人会在清明节或清明节(寒食节)前一天扫墓。人们带着酒杯和香烛到祖坟前祭拜,同时飘上红白黄绿四色的纸,称为“飘白纸”。有些在异乡生活的游子,也要专门回去扫墓,以示孝顺。一些家庭还翻修祖坟,植树和培土。解放后,扫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随着清明节的到来,机关、学校、群众团体开展了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一般去无锡革命烈士陵园(在惠山)敬献花圈,瞻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第四,立夏
长夏,公历5月6日左右。这一天,你可以品尝三鲜。有句谚语“长夏见三鲜”,主要指苋菜、蚕豆、蒜苗。解放前有称人的习俗。下午,村前的树上挂了一个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称体重。有些在家里称重。罗都开里寺前的石牌楼,曾是长夏叫人挂大秤的地方。长夏说人们有一个传说:
继三国魏蜀吴棺椁之后,金郎开国之君司马燕统一了中国。当时,在南方的边疆,孟获,曾经的蜀汉总理,诸葛亮,得知刘阿斗(即刘禅),已故的统治者蜀汉,被囚禁在首都洛阳。为了报答诸葛亮的宽容,他要求司马燕在生活上给予阿逗优待,并在每年长夏的这一天,专门前往洛阳亲自为阿逗称重。碗轻了,他就起来和金斗。可惜亡国的说“吾乐在此,不思蜀”。
第五,结束下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俗称龙舟节。每户门上插菖蒲剑(即菖蒲叶,俗称刀削形),小孩子手上扎菖蒲根做的葫芦,有驱除瘟疫的作用。
早上吃棕色的种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死于洛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古谚“瑞阳不吃棕籽,死了送别人”。第二天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褐色的种子,有米褐色的,红豆褐色的,豌豆褐色的,豆瓣菜褐色的。家境好的还包着火腿棕和鲜棕。款式有脚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饭时,喝雄黄酒,喷在墙角和床下,驱除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菜是两个传统菜:黄花鱼和黄鳞烧肉。大人手指蘸雄黄酒,小孩额头写“王”字,以示抑恶。有的还在脚背上写“王”字,防止蛇、虫咬。下午在室内熏蓬艾(俗称煤蓬头),消毒灭蚊。解放后,插菖蒲剑、喝雄黄酒、抽艾叶的习俗已被废除。
第六,夏季至日
夏季至日大约在公历6月22日。中午吃馄饨。
七月,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三十,大多数人在这一天或前一天祭祖,称为“七月三十”。祭品中有西瓜和茄饼(以茄子为馅的米粉饼)。也有人请亲戚吃午饭,走的时候送点茄子饼。有一首歌:“七月半,我们给亲戚做了茄子饼。”解放后,这一习俗基本被废除。
八月,七月三十日
农历七月三十日晚上,人们会点上香烛,插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和地上,称为“插香”。棒香是一种以细竹杆或木杆为芯的香。插香的习俗有两种版本。据说7月30日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在地上烧香点蜡烛是一种迷信。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棒香叫“狗屎香”,这是有来历的:
元末起兵,张士诚据姑苏,深得民心,被朱元璋击败。该城被攻占,于7月30日死亡。为了感谢他的功绩,人们每年都在他去世的那天晚上焚香纪念他。因张士诚谥号“九四”,故取名“九思香”,又恐违明,故称“屎香”
解放前当地流行用香贴的习俗,似乎是一种民间娱乐。在农历七月三十日的晚上,每个村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拿着点燃的棍子,贴在他们家门前的地上。此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火花四射,宛如火龙,蔚为壮观!爱玩的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在场地中央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图形中插上棍子;有的在几个大南瓜上插上一炷香,放在弹簧凳上,像灯笼一样。
九、在秋天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俗称八月三十。在这一天,我们要吃甜芋头(早上),麦饼(下午家家户户做的)和月饼。有句歌谣:“八月半,试试糖烧芋头。”。"还说"八月半,锅里做麦饼"。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大餐。解放前,洛社镇的一些店铺在斋月期间会在门前或天井里烧香(将香烛编成玫瑰花形的香桶,里面放上檀香和香烛,插上香)。中秋、明月之夜,常有居民外出散步,走三桥(如洛社桥、南桥、北桥),称为“走三桥”。
X.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因日月皆属阳数,故称重阳,亦称九。
登高和吃糕点是重阳节的两个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是:
东汉时,有一个桓景,跟方士费长芳学道。有一次,费长芳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要有灾了。遇到紧急情况,家里会缝制一个纬(绛)袋来装山茱萸(山茱萸是一种香味很浓的植物,这里指的是它的果实),大家把它绑在胳膊上,喝菊花酒。这场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桓景奉费长芳之命,于九月九日,全家出游。晚上回家,看到鸡犬骤死,人却免于劫难。
因为当地没有山可以爬,所以重阳没有路可以爬。但解放后,秋游活动推广,重阳节也有人去惠山爬山。解放前流行吃重阳糕,“校”与“高”谐音,意为攀高避祸。
XI。冬季至日
冬天的至日,大约在公历65438+2月22日。第一夜称为冬季至日夜,有“冬季至日夜先来,冬季至日慢”的谚语人们重视吃冬季至日夜餐。古时候有句谚语叫“有晚冬至日夜,终夜冻”,意思是人有钱就吃冬至日夜饭,没钱就要挨饿受冻。解放前,冬天的至日和清明一样,所有同姓的宗族都有祠堂祭祖(见之前对清明的描述)。
十二。实验室用动物饲养者协会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中午吃腊八粥。粥里有八种食物,彼此相似。一般和蔬菜、黄豆、红豆、蚕豆(发芽豆)、油豆腐、百叶帘、芋头、红薯一起煮。有枣,有莲梅,有银杏等东西都很精致。
十三、除夕夜(含除夕前)除外
除夕是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二月三十,二月二十九)的最后一天,俗称除夕。前一天叫小年三十(相对来说大年三十也叫大年三十),俗称小年三十。从12月中旬到除夕,人们忙于过年活动,描述如下:
(1)防尘檐
俗话说“欲发横财,必蒙十八”“十七,十八,越蒙越蒙”。每家每户都要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把一把草扫帚绑在一根长竹竿上,掸掉墙壁和房屋上的灰尘,用一根草棍或竹筏穿过灶间的烟囱,称为“掸檐”。其实这是为过年做准备的一次大扫除。
(2)烘箱交付
据说腊月二十四是灶神(俗称灶王爷菩萨)上天的日子。晚上各家包脚跟饺子(半白半黄,椭圆形)送灶王爷上天,并在神龛上贴出“天道讲好,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希望灶王爷向玉帝汇报时多讲好话,少说坏话,以保一家平安到来。这种风现在已经绝迹了。
(3)蒸糕做成饺子等。
12月24日送灶后,蒸糕做成饺子。事先“拉磨”(即淘米后,用人力磨),邻里互助,合作。目前牵引精练厂已经发展成为磨粉的钢厂(每个村都有粮食和饲料加工厂),节省了大量人力。条件好的人杀猪杀禽,有的甚至十二月初酿年酒,有的村上车抓鱼分。家家都买年货,市场繁荣热闹,一派过年的景象。
(4)祭祀记录
祭神祭祖,俗称过年,早期在12月26、27日左右,后期在除夕。解放前过年更隆重,先祭天地,后祭祖。祭祀的过程通常被称为进贡。祭祀仪式时,点上香,点上蜡烛,敬酒,上米饭,如鱼和肉(有肉汤和萝卜)和年糕饺子,全家跪拜。解放后,过年的禁令大大减少,但近年来逐渐恢复,只是禁令简化了,很多家庭只先祭祖。
(5)画弓箭,贴春联。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画弓箭,贴春联。画弓箭就是用浸过石灰水的草扫帚(有的把箭画成戟)在门前拉弓射箭,以示辟邪。有人在大门、后门等处画进画出,在田埂上写下“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家秦敏安”等吉祥语。抗战前,人们习惯画飞机和大炮。解放后这种习俗被废除了。春联,解放前叫门对(包括门对、双门对、门对等,一般指门对),贴出来迎接春节。解放前,传统对联是“跑三阳台,来时知无不言”(通用);种田获利千倍,养蚕非常丰厚”(用于农民);生意兴隆遍天下,财源茂盛达三河”(用于商业);忠厚传宗接代,诗书长存”(用于读书人)等等。解放后,春联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创新,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不局限于扁平化。比如:“翻身不忘* * *产党,幸福靠毛主席”(解放初期比较常见);听毛主席的话,跟着* * *产党走”(六七十年代比较常见);春天的九州生机勃勃,四化新潮流日见高涨”(自1978,下同)“全民同心,共创大业,五讲四美,新风貌”;春回大地,国展富民。"
(6)吃年夜饭
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有的人祭祖后吃年夜饭),酒菜丰盛。在外地工作的也赶回家探亲团聚,享受天伦之乐。送你妈回家,请儿子吃年夜饭(前三年内)。
解放前,一到农历十二月底,就有人到附近村子里喊蜡烛:“寒冬腊月小心蜡烛,水缸满了,柴箱清了。”同时提防小偷,大喊:“前门拉条,后门门闩。”除夕夜,人们挨家挨户索要年夜饭或年糕。现在有些村子还是有人在除夕前喊点蜡烛,村委会出钱。
(7)寿年
年夜饭后,家庭主妇们会炒长熟的水果(花生)和南爪,为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准备食物和新衣服。当一切都结束后,全家人会坐在一起,吃茶,瓜子,长寿果等。,并且无话不谈到深夜,这叫“守岁”。睡前放2、3次关门鞭炮。1980之后,有电视机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除夕夜,全家人在屏幕前享受春节联欢晚会。
解放前,穷人欠房租,负债累累,所以年底叫年。有句歌谣:“十二月半,拔了锅只剩烟筒。”这是形容债台高筑的穷人。他们还不起债,所以经常在除夕夜出去躲起来,直到大年初一都不敢回家(按规矩,大年初一不准债主要债)。这种现象从解放后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