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事要讲究节气?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节气的物候,中国流传着许多时令农业谚语。比如“不认识甲子,不算命,不知道节气,不种地”,“人不念经,节日记得清楚”,“种地没有规矩,全靠节气”,等等。二十四节气和“节气物候历”在中国农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是“劝农民还乡”。在中国古代,“春是一年的第一年”,立春是一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全国都会举行盛大的“春节”活动。在北京,皇帝和皇后会带着文武百官到先农坛举行“皇帝耕种,皇后养蚕”的仪式,以示尊农爱民,国泰民安。各地州县也要举办各种春节庙会,传达圣旨,传播农桑新法。
二是“尊农时”。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和农事为依据,其他地区只能作为参考,这就要求各地制定当地的“农事历法”,让人们按照历法耕种,保证农业丰收。
三是“测天候天。”古人在太阳物候实践中,发现物候异常可以用来预测某些灾害。例如,“春水淋牛头,农民愁百日”,这意味着如果开春举行“打春牛”的民间仪式时下雨,今年将会发生春旱。
“长夏雷鸣声,早稻虫害多”,表示这一天长夏有雷阵雨,今年早稻田虫害比较严重。总之,通过太阳物候的预警,人们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确立后,成为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来指导农业活动的历法。据公元前2世纪的《易世训解》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和七十二个节气。
以五天为一期,三期为一息,每期对应一种物候现象,称为“候”。因为七十二候的“候答”多,不方便记忆,而且间隔时间短,适应面积小。在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及其对应的物候是最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