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做传统文化?

一是围绕以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育规律、教学规律,遵循融会贯通、分工研究、有序推进的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始终。以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中学教材。

二、推动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在语文、历史、政治等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三是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社团文化建设,推动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国学课,做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将传统诵经引入校园,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书写等交流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第四,加强对全体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水平,稳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阵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原著,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五,深入开展道德教育。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饮食、医药的研究、解读和积极运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深嵌入师生生活。活动中展示中国节日礼仪服饰,以强烈的仪式感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2.深入开展“爱中国”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我国历史名人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和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历史遗迹,展示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加大国家重要礼仪教育普及和宣传力度,体现国家重大节日的仪式感、庄重感和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促进良好举止、礼貌和宽容的形成,在社会规范中体现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弘扬孝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等。,开展节俭行动,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整理家训家信文化,培养家风优良的青少年。

六、学校传统文化展览馆的建设。让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到我们的思想中,树立天下兴亡的责任感,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信、礼、信的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