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地方习俗中:“仲夏端午节又叫五月五日,与夏季的至日相同。”段,古汉语有始、初之意,称为“端午”,即“第五日”。《说文解字》:“段也是万物诞生之题”,意思是“段”的意思是开始,所以五月初五称为“端午”。《燕京年谱》:“五月初五为五月初五,‘段’字音译也盖。”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头几天分别称为首尾相连。《岁时广济》一书说:“史静城内风尘之人,以五月初一为首尾,初二为首尾,偶数五为首尾。”五月的第一个下午被称为端午节。[1]
“盘古王彪”和“三童鸣会”都有记载。在古代,越人黄帝发明了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为载体,天干载天之道,地支载地之道,设置天干地支,承包天地命运。古代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日历年、日历月、日历日和日历时间。根据官方历法,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五月为“午月”,午日称为“重午”,所以端午节也叫“端阳”。[1][2][3]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最受欢迎的,达到20多个,如端午节、重阳节、端阳节、端午节、重阳节、党午节、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一节、玉兰节、女儿节、午时节、地拉节、正阳节、龙舟节等。唐朝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朝以后,“端午节”取代了“五月初五”等其他别称,成为主流名称。[4]端午节几个名称的由来:
中秋节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端午节正好在夏季至日前后,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年中最多的一天。田汝澄《西湖游记》卷20明代晁《欢乐颂》:“端午之所以为中节,是因为太阳中午去中天,达到最高点,你中午就跑了。”[5]
端阳节的名称来源于阴阳术数。下午是“杨晨”,下午月的第一个下午叫端阳。《荆楚岁时年谱》上说:仲夏爬山,太阳当空,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下午是在阳光下爬山的好日子。"[5]
重阳节古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为载体,纪元通用于天干地支。起初,端午节是干历的午日,正月为正月,五月为午月,午日称为重午。到了汉代,由于南北统一和历法的变化,朝廷决定将端午节改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以方便节日。[6][7]
端午节赛龙舟是古代吴越地区最早的祭祀祖先的形式。南方广泛使用舟船,船的首尾常绘有龙纹,作为家族的图腾或保护者。端午节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古代流行于吴越楚[8][9],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非常流行。[10][11][12]
第五汛期在上海部分农村,靠近杭州湾北岸的奉贤、南汇等地,习惯上称“端午”为“当午汛期”。还有一些地区叫“五月正午”。[5][13]
端午节是古代吴越地区先民的原始信仰,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东方的黑龙逗留七夜,春天东升,夏天南升,秋天西退,冬天消失在北方地平线下。干一诗中提到的“龙”,实质上是对黑龙一年四时七夜的阐述。仲夏的端午节是飞龙的节日。端午节期间,黑龙主星“火”(心宿二)南高,龙神(阳神)旺盛。[10][14][15]
端午节正值盛夏,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正午时分是一年中植物、树木药性最强的日子。这一天采集的草药是治疗皮肤病和辟邪最有效的。端午节有采药烧开水洗澡的民俗,故称浴兰节。汉代《大戴礼》说,“午后洗蓝汤”。[5][16]
古人认为菖蒲有辟邪的作用,端午节时挂在门上辟邪,所以端午节也叫“菖蒲节”。[5]
古代北方称之为“辟邪月”,所以有些地方在端午节,父母会把不满一岁的孩子送到外婆家躲起来避邪,所以称之为“躲午节”。[17]
女儿节沈明帮《万部杂记》:“五月女儿节为端午绳,穿艾叶五毒咒。万习俗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用小姑娘装饰,尽最大努力。结了婚的女人也回老家,因为叫女儿节。”[5]
红松子道教历法把一年分为五蜡,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云上七记》云:五月初一,五帝会南三日。找出陌生人的祖先和世人的后代所做的善恶,以便定罪加持。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些腊月是吉祥的日子,适合祭祀祖先和神灵以求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