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判断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介绍

1,古人计算确定二十四节气主要有两种方式:

(1)二分法,将一年平均分为24等份,即365.2422天/24 = 15.218天,即两个节气间隔平均为15天;

(2)“定气”的方法,因为太阳每天在黄道上运动不均匀,冬季至日前后运动较快,夏季至日前后运动较慢,是不合理的。这样,古人创造了定气法来规定节气的具体日期,使春分和秋分必须昼夜等分,太阳在一年黄道上的位置分为24段,分布在农历十二月和每个月。有立春、惊蛰、清明、长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个节气。月中称为“中气”,有雨、春分、谷雨、小满、夏至日、大树、初树、秋分、初霜、小雪、冬至日。

2.二十四节气的系统记载始于《周篇》、《淮南子》。它准确地反映了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与黄河流域一年中的冷、暖、干、湿的气候变化十分吻合,比根据满月和短月来把握农时更方便。它是我国农业上指示时间方式的伟大创造,至今对农业生产仍起着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