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娅在哪?
在大多数文献中,西亚的经纬度定义为东经74度56分至北纬26度16分至北纬43度34分至北纬12度35分。西亚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两河流域巴比伦14个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来,西亚就是沟通东西方的主要道路。丝绸之路从中国Xi开始,沿着河西走廊出新疆,穿过巴基斯坦,然后从西亚到欧洲。现在,西部除了连接三大洲的陆地和国际航线,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也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西北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南部的波斯湾是世界石油运输的主要水道,而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则是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咽喉”。因此,西亚在战略上处于一个连接三大洲、沟通两洋五海的现代化陆海空交通枢纽。高原主导的地形:西亚东部的伊朗高原,西部的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和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高原,都是内陆高原,被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形成的褶皱山脉所包围,边缘分布着许多高大的山系。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前寒武纪古陆形成的台地高原。平原面积不大,主要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外高加索的库拉河谷平原。在地质历史上,西亚高原发生过多次火山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分布着许多火山,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现代火山和地震也相当频繁。外力地貌以干旱风沙地貌为主,沙漠分布广泛。气候干燥的北回归线穿过这一地区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同时,该地区西南毗邻干旱的北非,高原边缘被高大的山脉环绕,气候干燥,多属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年降水量大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的地区一般不超过500毫米,只有山区和地中海沿岸地区降水丰富。因此,水资源已成为当地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限制性资源。地中海东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燥。阿拉伯半岛是世界闻名的干旱气候区,降水很少。受降水和地形限制,该地区内陆河流域和无流区广阔,地表径流差,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外,大部分为短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的山区,由冰川融雪水补给。河水量小,季节变化显著。沙漠和半沙漠景观西亚的自然植被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沙漠和半沙漠(荒漠草原),植被稀疏,种类少,抗旱性明显。发达的根、肉质茎和针状叶多为矮垫灌木,有许多一年生短命植物和多年生假短命植物。森林主要分布在多风多雨的山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裸露的,富含水生植物的绿洲多分布在沿海低地和干旱河床沿岸水量充足的地区,生长在绿洲上的椰枣林是其特殊的景观。丰富的石油资源西亚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波斯湾的海岸、海底和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油田,波斯湾是以它为中心的一个巨大的石油带。西亚石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易开采。石油的形成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波斯湾地区和两河流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褶皱山系的边缘坳陷带,储油构造良好。同时,长期温暖的海洋环境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海洋生物的遗骸沉入海底后,成为生成石油的有机物的来源,经过复杂的生化过程,逐渐变成石油。其他矿藏包括铬、铜、锑、锰、铁和磷灰石。复杂的人文地理特征西亚不仅是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结合部,也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世界和地区性宗教的发源地。在近代历史上,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列强多次瓜分,使得这一地区的民族、语言、宗教、领土和边界问题相当复杂。多年来,它成为两个民族之间或两个民族之间,或一个国家内部民族之间政治动荡的导火索,并因外部压力的干预和控制而进一步复杂化。西亚一系列问题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趋势都与之有关。居民2.2亿多(1990)。它是战后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50年代为25.8‰,60年代为27.5‰,70年代为29.2‰,80年代超过30‰。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西亚仍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以地中海沿岸和两河平原地区最为密集。沙漠地区人烟稀少。西亚有大量的外籍劳工,集中在波斯湾的几个石油输出国,约占总劳动力的80%,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劳动力市场。人口城市化进展迅速,从1950的22%上升到50%以上。科威特(93%)等产油国更是高达80 ~ 90%。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从1增加到13,德黑兰(600万人)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城乡差别很大,农村仍然过着落后的游牧生活。阿拉伯人占1/2以上,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区之一。集中在中国中南部: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小亚细亚半岛大部分是土耳其人,伊朗高原主要是波斯人,以色列在世界上主要是犹太人聚居地(约83%)。塞浦路斯主要由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组成,还有阿塞拜疆人、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居住在外高加索。西亚的居民主要是白人。从民族上看,阿拉伯人占绝大多数,语言以阿拉伯语为主,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著名的圣城是麦地那和吉达。五海三洲西亚位于“五海三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国际枢纽。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经过这里。西亚也是东西交通的空中走廊,是中亚通往南印度洋和波斯湾的隧道。近年来,海湾战争和巴以冲突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经济发展按其经济特征可分为两种经济类型,即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石油出口国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曼。石油是各国的经济命脉,石油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出口值中所占的比重是绝对主导的。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商业都是以石油生产为基础的。战后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单一的经济结构往往受到国际市场,尤其是能源市场的影响。为此,各国正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发展多元化。劳动力资源不足,每年有大量外国工人和技术人员从国外进入,成为世界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石油出口国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采矿业和加工业相对较弱,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在运输、加工和提供劳务方面从石油中获得可观利润,并收取高额过境费,获得可观收入。当然,各国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西亚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受气候影响,灌溉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麦和豆类,其次是小米和水稻。棉花、烟草和甜菜等经济作物。畜产品和干鲜果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如枣、榛子、开心果、石榴、橄榄、紫羊羔和安卡拉山羊。耕地集中在沿海地区、河谷和绿洲,山区和高原的草地牧场以畜牧业为主。农产品自给率低,已成为世界农畜产品主要进口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