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黄梅节气
夏季节气,气温进一步回升,江淮地区的雨季一般即将结束,但民间有句气象谚语叫“盛夏打雷,黄梅倒挂”。这是什么意思?雨季还会回来吗?过来看一看。
你可能喜欢这首关于小舒的古诗。
“夏天打雷,天翻地覆是黄梅”。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意思是梅雨过了之后,如果夏季节气有打雷,梅雨就会反过来,也就是所谓的“落黄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花连续几天处于盛夏,黄梅日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气温回升,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象呈现出盛夏的特点。但几天后,具有梅雨特征的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再次出现,这种天气现象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就像黄梅田倒退,回到长江中下游,所以叫“倒黄梅田”。
正常年份,梅雨应该在小夏之前就结束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7月8日-12涨水,然后进入盛夏雨季。这个时候雨带应该会向北移动。但几年后,冷空气势力强大,不断南下,使得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甚至使得小暑前后雨带再次向江淮地区移动,形成降水,持续出现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就像雨季回来了一样。
不过“倒黄梅”不会很久,一般一周左右,老人十天半月。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小夏打雷”并不是“落黄梅”的成因,只是一种可能的天气现象。必须指出,这种异常梅雨的发生,并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孤立的天气气候现象,有些严重的年份还与整个北半球乃至全球的大气异常活动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异常与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全球火山活动、太阳黑子活动等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