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立秋有哪些习俗?
送粥送米:第一胎宝宝出生后,女孩9天,男孩12天。我奶奶准备红糖,鸡蛋,小麦(或者小米),婴儿服,玩具庆祝。当天,其他亲戚朋友也准备了礼物祝贺宝宝,宝宝的父母设宴招待,叫做送粥送饭。客人归来,会送上红鸡蛋和馒头,以示感谢。奶奶通常会陪孙子几天。如果她很着急,她应该留下一件衣服。
接收满月:宝宝满月时,奶奶会接收孙子好几天。宝宝去的时候在脸上抹点黑墨水,他带过来的时候压点白粉。俗话说“宝宝越长,宝宝就越有钱。”奶奶又送来一只鸡,在它脖子上套了一块红布。这只鸡只能养不能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男女结婚都是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人:也叫“求婚”。媒人权衡了男女双方的人品、性格、家庭、社会地位,认为两家合适,有结婚的可能,即去两家介绍。两家人认识了,也没什么意见,媒人就告诉他们,父母愿意百年好合。
太小柬:男女双方同意结婚后,男方父母会用红纸写上“不要固执,随心所欲,六礼不备,寸寸红先,某某两家愿喜结良缘。”冰人XXX。某年某月某日将书交给媒人,呈送给女方父母。如果女方没有异议,就回复上述同意书,就是两家联姻。
大柬:小柬之后,男方准备首饰、衣服、红枣、栗子等。,媒人在吉日将它们送给女方。女方家录用后,她会送一张用红纸写的生日卡给媒人,让媒人送到男方家。男人向算命先生求婚,如果生日不想嫁给他,就订婚。
结婚:订婚后,男方选择吉日,备好轿子、唢呐、三眼枪,到女方家结婚。一个男人用他的轿子把一只公鸡抬到他妻子家,但她没有留下来,他还送了一只母鸡作为礼物给两家,以求好运。新娘穿戴整齐,扎辫子,头上戴红领巾,轿子红(即红衣服)。穿着红色的绣花鞋,我被母亲的哥哥抬上了轿子。出了村,放了三枪,轿子前吹唢呐,嫁了连后,沿途各村各桥各庙都放了枪,放了乐。在县城的东部,邢娘哥哥一家把茶壶和茶杯送到了男人的村头,马上就回来了。在县城西边,未婚姐妹会送轿子到男方家照顾新娘,新郎新娘看望完新娘再回来。
轿子落在那人门前。在唢呐和枪炮声中,男方和女方向新娘献上一个用红布包裹的酒壶(俗称彩礼贝壶)。另外两个和新娘属相不同的姑娘,扶着新娘下了轿子,慢慢走到轿子前面铺的芦苇席前。当她到达第二个芦苇垫时,她把第一个芦苇垫洒在新娘的头上,如此类推,直到在院子里提供桌子。在此期间,新娘两边各一人在新娘头上撒上红枣、花生、桂花园、栗子、老公皮等物。这叫散战,预示着贵子早生,富贵荣华。桌上点着香烛,还有一个装满高粱的桶。桶里放一面镜子,插一根杆子。新娘走向祭坛,和新郎一起祭拜天地。之后,新郎拿起桌上的水桶,将新娘领进洞房,将水桶放在床上,用扁担挑开新娘头上的腮红,夫妻交心畅饮。此时,人们在新房子里制造麻烦,强迫新娘和新郎接吻,咬苹果等。稍事休息后,新娘更衣礼服,随新郎在庭院中的神坛前走亲访友(俗称大小配)。先去拜访公婆,然后根据亲戚的远近,依次拜访,问头的人要磕头礼。晚上,新郎新娘进洞房,需要有人听洞房。如果没人听,婆婆或嫂子就在新房窗户前放一把扫帚,以示好运。洞房的灯不会整夜关着。这叫“长命灯”。
新婚第三天,新娘祭拜了祖坟。一般婚后第六天,新娘被家人接走,当天归还。第九天再接,待六天再送回来,俗称“接九留六,一辈子不苦(苦)”。第十八天,娘家要来接,住十八天。新娘会在娘家做家里的鞋子和锅盖,带回婆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农村青年男女自由结婚的情况并不多见。大部分是介绍人介绍的。男女先见面,然后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双方都没有意见,就去政府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领结婚证。然后选择婚期,准备饭菜,招待亲朋好友,举办婚礼。过去过年过日子、坐轿子、戴红头套、送锅钱壳、拜天地之神等旧习俗,现在都废除了。20世纪70年代末,男女结婚时,有礼金供女方见面和彩礼,数额与日俱增,成为社会公害,引起政府和有关单位的重视。经过宣传教育,这种趋势得到了遏制。
过去,只有少数富裕家庭庆祝生日。每到生日,亲朋好友都准备礼物庆祝,主人大摆宴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少有人过生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过生日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孩子和老人。孩子们通过点蜡烛和吃蛋糕来庆祝他们的生日,朋友和亲戚会送玩具和衣服来祝贺他们。大多数老年人庆祝他们的66岁、73岁和77岁生日。66岁生日,结婚的孩子和亲戚准备66个馒头,66个零食,6斤6块肉庆祝生日。俗话说“六六,有块肉”;七十三岁,生日礼物里一定要有鲤鱼。俗话说“七十三,吃个鲤鱼跑了”;77岁生日,生日礼物里少不了一只鸡。俗话说“七十七,吃个鸡”。
年轻女子婚后第一个生日,父母准备礼物,邀请亲戚去女儿家祝贺。这叫“出世”。
过去,这个县的葬礼仪式复杂而迷信。老人去世前,大多把床搬到主房前,披上寿衣。临终烧纸钱,遗体入棺时称为“倒烧纸”,称为“成一”。棺前一般放一盏油灯,称为“魂灯”;一个土盆,叫“老盆”,用于亲友悼念时烧纸钱;一个小陶罐,罐口盖着面包,一双筷子插在饼中间,叫“阴阳罐”。此外,还有一些用白纸尖钉包裹的柳枝,长2英尺,被称为“丧棒”,供儿孙祭奠死者和崇拜新朋友时使用。在殡仪馆前搭一个丧棚,中间放一个祭坛,上面放供品,丧棚两边放用纸绑好的少男少女。门上贴一张白纸,门旁插一条白纸横幅,给邻居看。
死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都叫“孝子”,儿子叫“孝子”,头戴白帽,身穿长衫,头系麻绳,脚穿白鞋。媳妇和女儿戴着白围巾,穿着白长衫,扎着裤腿的白布,头上穿着白鞋。氏族中的其他人男性穿白色的帽子和鞋子,女性穿白色的围巾和鞋子。孝子日夜侍候在灵柩两侧,男左女右,称为“守灵”。亲友悼念时,孝子跪拜,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陪哭。受害者家属给男嘉宾送白帽子,给女嘉宾送白毛巾,给女婿、孙女、女婿、侄子送白布腰带。这叫“破孝”。
死后第三天,“送盘缠”,“坐棺口”。晚上,家属们准备好香烛和纸钱,按照死者的年龄包一个扁食,煮好汤放在桶里,到村外的十字路口祭奠。这叫“送盘缠”。前面送唢呐,后面两个人提着装满扁食的桶,一路上用勺子把扁食和汤一个接一个地捞出来,后面跟着孝子等人。在十字路口点上香烛和纸钱,说再见,选择另一条路返回。稍事休息后,落座(用钉子封住棺盖)。亲朋好友前来告别遗体。如果死者是女性,她母亲的家人必须邀请她,并得到他们的同意,才能给她让座。否则,她母亲的家人往往会浪费受害者的钱,甚至阻挠葬礼。
老年人去世后,哀悼期较长,一般不少于7天。有些人把葬礼推迟到一个多月后。如果死者的配偶已经去世,在葬礼的前一天,家人会准备纸钱到墓前看望死者,俗称“问灵”。葬礼当天,亲戚朋友准备礼物祭奠。女儿、孙女、侄子、侄女和其他亲戚通常会在供品之外准备一张芦苇席和一份抵押礼物。祭奠仪式按亲属关系顺序进行,依次由孝子持丧棒跪拜,用炮声迎接,俗称“取供”。祭祀结束后,主人招待了客人。盛宴过后,人们会安心哀悼。首先将灵柩抬到大门口停下来,然后亲戚朋友邻居祭奠。这叫“鲁典”。祭祀结束后,棺材被抬到墓地。棺材刚抬上来,孝子就把旧盆砸了,这叫“抛旧盆”,象征继承权。唢呐队在前面演奏,大儿子大女儿打着白纸横幅跟在孝子后面。然后,大家抬着棺材,跟着孝子。女孝子走在灵柩后面,当灵柩到达墓地时,亲友再次祭奠。然后将棺木放入墓穴,俗称“棺木入土”。阴阳师调整方向,把阴阳罐和丧棒放在棺前,盖上棺垫,封土筑坟,插上白纸条幅。
葬礼后第三天,直系亲属准备纸钱祭奠坟墓,重修坟墓,称为“园坟”。之后按期扫墓祭奠,7天为一期(从出殡之日算起),一直烧到第五期,俗称“烧五期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葬程序和封建迷信礼仪逐渐减少,纸牛、马、少男少女等丧葬用品基本废除,丧服逐渐被黑纱取代。干部职工之间献花,追悼会越来越多。1977年5月,砀山火葬场落成,火葬之风渐起。
不管死者是否结婚,只要长辈还健在,丧期不耽误。一般只有三天,有的死后当天下葬。丧葬器具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