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发展历史
清明节的发展历史
融入寒食节的习俗
清明起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后来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现实来看,禁火寒食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改火习俗的遗存。
原始社会,先民钻木取火,火很难得。由于季节变化,用于生火的树种经常不断变化。所以改火换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大事。春天和三月是换火的季节,所以在新火到来之前,人们应该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不允许人们生火,晚上在宫中点燃蜡烛,火势蔓延到达官贵人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寒食和祭祀扫墓。中国的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在古代,家里有人去世,只挖坟安葬,不建坟。祭祀主要在祠堂举行。后来挖坟坑的时候建了土堆,墓地里安排了祭祖,就有了物质上的支持。战国时期,墓葬祭祀之风渐盛。
秦汉时期,扫墓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颜延年这位大臣即使远在北京千里之外,也定期回到家乡祭奠墓地。到了唐代,无论是文人还是平民,都把寒食节的扫墓视为回归故里,追寻宗教的仪式性节日。因为清明节离寒食节很近,所以人们往往把扫墓的时间延长到清明节。诗人的作品往往是寒食和清明。如魏有诗曰:“清明好寒食,春园满花。”白居易也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鸡鸣树昏,清明寒食泣。”鉴于民间寒食和清明节都已成为一种习惯,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节来了,可以和寒食节一起放假。这一规定距今已有1200多年,可见清明开始有了国家法定假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从附属于寒食节上升为取代寒食节。这不仅仅是餐桌上的扫墓仪式,寒食节原有的习俗和活动,比如冷食、蹴鞠、荡秋千,都被清明节接管了。
融入上思节的习俗
大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吸收了另一个更早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在古代是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习俗是慢跑和在河边洗澡,这反映了人们在度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对精神调节的心理需求。
有一首晋代陆机写的诗:“春末了,天气柔美。元吉龙初,游黄河。”是上巳节人们幼年出游的生动写照。
既然清明节都是去郊外扫墓,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去元夜祭拜也是调节心情的一种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青年节。生性贪玩的孩子,往往不满足于清明节只郊游一次,就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少年日行,不必既清明节又上思”。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祖扫墓节日之一。清明节始于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明节起源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命令人民在清明节祭奠忠臣义士介休及其母亲,并在这一天禁烟、吃冷食、插柳枝,逐渐演变成成年人祭祖、扫墓、郊游的节日。清明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方价值观,即守节到底,缅怀先人。因此,清明节也成为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乃至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周边国家人民的重要节日。直到现在,人们仍然保持着在这一天祭祖扫墓、郊游等不同的风俗习惯的主题。
但清明节前后,气温变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季节,所以清明节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农业谚语说“清明节前后,点瓜种豆”“种树不如清明节”,所以清明节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清明节的饮食习俗
吃痱子
中国北方和南方都有清明节吃痱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酥脆精致,在古代被称为“冷器皿”。寒食节禁火禁寒的习俗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并不流行,但与此节日相关的痱子却深受世人喜爱。在汉族地区流行的痱子,有南北方的区别:北方的痱子大方自由,以小麦粉为主料;南方痱子制作精致细致,以大米和面粉为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痱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尤其是维吾尔族、东乡族、纳西族、回族。
吃清明螺
清明节是吃蜗牛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螺蛳尚未繁殖,最为肥美丰满,所以有“清明螺蛳抵一只鹅”之说。蜗牛的吃法很多,可以用葱、姜、酱油、料酒、糖炒。也可以煮,挑螺肉,可以拌,可以喝,可以烂,可以煨。如果吃的得当,真的可以称之为“一螺不如千物,美酒不如佳肴。”
此外,中国北方和南方都有在清明节吃鸡蛋、糕点、夹心饼、清明粽子、蒸饼、清明饼、干粥等营养食品的习俗。
清明节的发展历史相关文章:
★清明节的发展历史和习俗2022
★清明节的节日变化
★清明节起源最晚。
★2022年清明节的发展历史和传统习俗。
★清明节2022的习俗和发展历史
★清明节习俗简介。
★清明节有哪些主要习俗?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传奇短篇更短。
★2022年清明节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