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蜻蜓饲养简介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岩石和低洼地区,只有少量分布在平原地区。一年一度的惊蛰过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醒来,开始出土,在潮湿的杂草或多岩石的沟渠中生活得很好。从芒籽到夏季至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逐渐移至阴沟、坟地、田埂或田埂的空隙处躲避炎热的一天。深秋时,它们常栖息在背风向阳的松土坡下或树洞、树根较温暖的地方。总之,蜈蚣怕光怕羞,昼伏夜出,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里。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要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尽量创造它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如种树种草,养殖场放置砖瓦,都是为了满足蜈蚣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Scolopes通常在晚上单独出来活动。虽然它有8只眼睛,但它的视力很弱,尤其是在白天。一个人的时候,不绕路,直到触角碰撞,彼此回避。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它们的活动高峰在20 ~ 23: 00。其活动特点是晚上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温度高于25℃时活性较多,10 ~ 150℃时活性较少;10℃以下活动较少甚至停止;天气闷热,雨后晚上活动多,气温低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时夜间活动多,大风时(风力6级以上)夜间活动少:雨后夜间活动多,雨天夜间活动少。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温度、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光照强度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应注意上述气象因素对其生活的影响。同时蜈蚣的钻缝能力很强,所以蜈蚣可以顺利钻过岩石、山脊等的缝隙,可以在这些缝隙中生活。

蜈蚣生活密度大或者受到的干扰多,就容易自相残杀而死亡。但在养殖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养殖条件的改善,如果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不会打扰它的生活,即使养殖密度高,也不会对它的生活产生太大影响。尤其是同母所产的蜈蚣,从小生活在一起,长大后甚至几十只蜷在一起,也能和睦相处。因此,为蜈蚣的人工繁殖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并保持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一般每只雌蜈蚣产卵20 ~ 60粒,多数为40 ~ 50粒,少数在10粒以下。在产卵之前,蜈蚣的腹部紧贴地面,自己挖浅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的身体弯曲成“S”形,卵从自己挖的浅孔中的生殖孔中成串产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产卵需要2 ~ 3小时。生完孩子后,立即侧转身体,用脚把卵聚拢成一团,抱在怀里孵化。蜈蚣产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 ~ 3.5毫米,米色半透明,卵膜有弹性。

蜈蚣孵化卵一般需要43-50天。在孵化过程中,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是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而逐渐变化的。一个月后,卵开始呈幼虫形态,体长约65438±0.2cm,显示出幼虫在卵膜中的爬行工作;35 ~ 40天后,幼虫长约65438±0.5cm,能上下爬行,但不能离开母体。43 ~ 45天后,幼虫长约2.5厘米,可离开母体自行寻找食物。在整个孵化期内,母体已经储存了足够的营养物质,不需要给予食物,否则容易造成卵或仔鱼被食物污染,被母体吃掉,影响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

在孵化期,母体从不离开卵块或幼虫,小心翼翼地孵化和守护。它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身体,驱赶近在咫尺的其他昆虫,还经常用爪子搅动或吮吸虫卵或幼虫。据观察,这是母爪的基底神经节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用于清洁卵块或幼虫,以防止卵块或幼虫被细菌和其他污物污染。如果蜈蚣在产卵或孵化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就会停止产卵,把已经产下或孵化出来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蜈蚣所谓的“保护性”反应。蜈蚣吃了蛋之后,可以产卵,又可以孵蛋。但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产卵率低,影响了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蜈蚣的人工养殖中,在蜈蚣产卵和孵化期间,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蜈蚣是甲壳类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限制了其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动物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多次蜕皮。每一次蜕皮,都明显长大了。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一年蜕皮一次,有的蜕皮两次。

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驱体颜色变化,动作缓慢,不进食,视觉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是由前向后进行,最后是尾足蜕皮。脱落的老皮干瘪,伸直了就是一个完整的蜈蚣体。蜕皮需要2个小时左右。蜕皮时不要被打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的时候,也要防止成群的蚂蚁攻击它,否则很容易被蚂蚁咬到。

蜈蚣发展速度慢。蜈蚣从第一年孵化的幼虫到当年冬眠,体长只有3.3 ~ 3.9厘米左右,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第二年体长只有4.9 ~ 6.6厘米左右。所以蜈蚣从幼虫发育到成虫性成熟一般需要3 ~ 4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物的充足程度和进食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当年生产的蜈蚣是在人工养殖中发现的,室内养殖的生长发育快于自然放养的。因此,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蜈蚣是一种变温动物,外界温度的变化对其生活影响很大。寒冷的冬天威胁着它的生命。为了逃避寒冬的威胁,它躲到地下冬眠了。冬眠时,不吃不动,身体呈“S”形或“L”形。冬眠期间的掘洞层深度与气温和土壤温度直接相关。气温和土壤温度越低,向土层渗透越深;气温和土壤温度越高,土层越浅。在一般气温和土壤温度条件下,大多在15 ~ 40 cm土层中越冬;气温和土壤温度较低时,可在80 ~ 100 cm土层中越冬。如果土壤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推迟冬眠时间,还可以在浅土层或土壤表层冬眠。可见,土壤温度是影响蜈蚣冬眠时间长短和潜伏土层深度的关键。因此,人工提高越冬场所的土壤温度,不仅可以缩短越冬时间,使其安全越冬,还可以相对增加蜈蚣的正常寿命,有利于提高养殖蜈蚣的产量。比如蜈蚣越冬前夕,在养殖场挖一个80 ~ 100 cm深的坑,将挖出的土和收集的垃圾污泥按2: 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内,填实。然后铺上适量的砖块碎片,将蜈蚣放生。盖上一层细土,最后用干草盖在树枝上。这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

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前,土壤温度较低,早、中、晚变化较大,改善后土壤温度大幅上升。早、中、晚温差小,能基本保持当天土壤温度不变,有利于蜈蚣安全越冬。蜈蚣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后的好处很多,主要包括:①深耕后土壤疏松,土层空气流通。由于土壤表面覆盖着细土和干草,砖屑下土壤中的热量不易散失,增强了保温能力;此外,土壤中的热量容易在砖块碎片间散发,减少了一天中早、中、晚的温差。(2)砖瓦碎片易吸水,造成蜈蚣所需的潮湿环境,砖瓦碎片间空隙大,有利于蜈蚣的出入活动和栖息。(3)垃圾泥灰岩与土壤混合后,垃圾迅速腐烂分解,放出大量热能,使土壤温度升高并保持恒定,缩短蜈蚣的冬眠时间。(4)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有利于各种虫子的繁殖,为蜈蚣添加了新鲜的天然食物,对蜈蚣起到了“天然喂养”的作用。因此,人工改善蜈蚣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是帮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另外,蜈蚣越冬后恢复了活动能力,喂食处要严密封闭,防止蜈蚣出逃。